mingchao_liu wrote:
但部分車友的D73車型的鈑件,有車頂鏽蝕問題囧,據當初的PDI人員說明,這是因為羽田後來引進車體鈑件來台灣自己組裝後,用錯了防水膠欠揍,一般是要用中性防水膠,羽田卻用了酸性防水膠,所以導致車頂鏽蝕慟哭。
在車體鈑金上,三富羽田都不敢亂更動...(恕刪)
交車中心人員的話
當作聖經?
他們真的知道真相、說出真相?
還是只是找藉口搪塞?
難道車商都一樣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2&t=543586#5225684
mingchao_liu wrote:
而不是四處逛逛看看,滿口good!good!
嗯嗯...說起來敝公司的英國人、瑞士人、義大利人主管們到台灣好像就真的滿口good!good!
每一兩個禮拜她們來開會視察,我們都覺得好像大拜拜..
mingchao_liu wrote:
『日本人的爛老二』
接受日本人次等爛技術還乖乖的抱持老二心態覺得大哥說得都對
這是我的解讀...哪裡限制級?
像王永在對王永慶:那是 好老二 的作法,因為老大對老二像親兄弟
像台灣toyota對日本toyota:
那是爛老二的作法,因為那是次等殖民地的心態
因為原廠歧視台灣給台灣的都是過時的東西,然後台灣toyota再負責把這些東西賣到嚇嚇叫
why??挺起腰桿向日本要求技術下放這麼困難?台灣人挺toyota的挺度大概全世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乖乖的被歧視?花幾十萬血汗錢去被日本人當傻子看
不是我崇歐,也不是我太有錢覺得花比國產車更多的保養費心甘情願
我就是不爽被當爛老二
日本是很強的國家我相信...畢竟我一天到晚看的除了歐美片之外日片也占一半
但是在法國車,德國車,瑞典車 ..歐洲車領域裡面
進口到台灣的車子
我看不到歧視的影子
mingchao_liu wrote:
國產日本車為什麼那麼可靠?用了一堆舊技術,一堆bug都早已被debug掉了,當然可靠,但車體很多都偷工減料,國內代工廠都私自去除一堆日本原廠所設計的安全結構,或是將車體金屬與材料加工規範私自修改,改得早已不符合日本原廠的標準,來減低成本,把省下的成本用在華而不實的配備上,所以國產日本車車體像鋁罐一樣薄弱,一個大撞加翻滾,人馬上就往生。若歐美車至少可以讓人僥倖存活,在醫院躺幾週後用走的出來。
日本車要買就要買原裝進口的,如Infiniti G35、M35,Subaru Legacy等,安全性夠。
i407 wrote:
不用一副看熱鬧的態勢
國產法裔車當然也一樣亂偷亂改
你的405便是
我相信國產法裔車有些東西有被偷改
不然不會我家的405用10年內裝就很多都老化
但是結構安全部分
我本人家族慘痛的經歷我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母親在305買來三年的時候在上班途中被闖紅燈滿載的砂石車側撞
整部車右半邊鈑件幾乎全爛
但我母親好好的,開門走出來,雖然嚇呆了
我父親在換405後開始開始喜歡在路上挑戰日系車
結果在一次跟人追車的過程中高速飛到田裡撞電線桿
身上唯一的傷是安全帶拉出來的淤血
我大伯開裕隆國產車在台南鄉間路上不小心擦撞路樹
結果車體嚴重扭曲整個車室都大變型,我大伯身受重傷之於也瞎了一眼
我奶奶就是在三菱的車上因為我堂哥撞到貨車走了
很抱歉,經歷過上述這些不光彩的車禍史
你要我相信國產車有多堅固真的很難
你要我認為法國車有多差,也一樣很難
國產車到現在,偷的還不只是引擎變速箱的差別
連安全輔助系統也往往被偷掉
去比較台灣的altis跟日本的就知道
我懶得找
結構安全 ...?
civic八代連內鐵都沒有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1&t=877881&r=5&last=9528268
accord八代被從後面追撞
看到保險桿裡面有內鐵
車主高興到到處炫耀
這些在歐洲車上面最"基本"的安全配件
對國產車而言是天大的favour
好笑
程一田 wrote:
請問車主,您開什麼車呢?
保養都不用錢的嗎?
您的錢,都是用花的,開畫國車的,就是用燒的?
感覺修養上的問題,比較嚴重一點
他的國產車比較不燒錢啦
只是民族尊嚴都被燒光了而已
真是愛台灣
日本人的爛老二來這邊耀武揚威...好笑到極點
levis501tw wrote:
但以406跟我家另一台車Camry來論,法國車的毛病的確比日本車多。
這個是事實...不能否認
假如叫我捨寶獅換牛頭牌.....
叫我開計程車算了...
levis501tw wrote:
i407大講的不是完全沒道理。在橡、塑料件、電子零件方面,跟氣候也有些關係。
歐洲乾燥、多數時候氣溫在20度C以下。台灣有不少地方潮溼多雨,日曬強烈。
我的406有一段長時間停室外, 塑橡件老化的情況,似乎比日本車來得嚴重,塑橡件老化的情況。
我覺得這些都是車廠、車商要去想辦法改善的。
奇怪..我的406十年來都是停室外,我怎沒經歷"塑橡件老化的情況"
除了前門橡膠膠條設計有點問題都被踏爛外
其它的.都還好好的
我是很難拿來跟日系國產車比較
因為我身邊的同學朋友
國產車大概開兩三年就都換歐洲進口車了
七八年以上的狀況...無從比起
shinekuo wrote:
他的國產車比較不燒錢...(恕刪)
Kuo大,還是就事論事就好,沒必要上升到民族自尊的高度。
其實某些日本企業還是算不錯的。您還記得在TOYOTA進來之前,國慘車是什麼樣的狀況嗎? 其實當年TOYOTA進來台灣的安全性跟品質規格,整個幫台灣的國產車提升了一個等級,讓其他的競爭者必須跟進。看看現在那些國產TOYOTA受到撞擊後的照片,很明顯比以前國慘車的強度要好很多。
OPEL、Peugeot、雷諾(我家也買過雷諾19)也不是沒國產化過,但被惡搞到爛。Lexus進來台灣的價格,比歐洲還便宜。扣掉稅跟美國差不多。最近又引進一輛日本原裝的RAV4,價格也很合理。
在責怪日本企業時,是否也應該檢討我們自已那些國慘車做得怎麼樣。是日本人在欺負我們嗎??還是我們自已人在欺負自已人?? 想想汽車產業結構,及國產車堅持不公佈撞擊測試,您應該會有答案。
TOYOTA的車操控比不上Peugeot,這也不能否認,但它也是一輛好車,也是很多人相對實用的選擇。
塑料部分,也許您都有按時保養,比較感覺不出來。但就我同時養過二台車的感覺,歐洲車的「耗材」還是多了點。有些零件管線,比如冷氣管線、方向機等,日本車很少在壞(也是會有出問題的,但相對少很多),但歐洲車就好像變通病或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