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407 wrote:
日本車廠並沒有打敗歐洲車廠?
很抱歉!沒有!PSA、Renault、FIAT這些義法車廠,既沒有再進入美國市場,也沒跟美國三大巨人合作,這些『純歐洲』車品牌,受日本車壓力影響比較輕微,因為義法車廠它們在80年代在美國吃過虧,所以在90年代初期退出美國後(識時務者為俊傑),就專心經營歐陸與全球市場
,不再去美國跟日本品牌正面衝突,其消費者使用族群完全不一樣。所以不會被日本車打得要政府出面挽救,FIAT也頂多差點被GM併入,但合併失敗,FIAT換一位優秀的CEO,又自己再站起來
,反而現在GM還要聯邦政府出錢挽救
。至於法國三傑車廠,Renault居然與Nissan合併,一起共享資源,增加戰力,如Clio底盤用在Tiida上。而PSA根本是八面玲瓏的怪物
,一下與FIAT合作出廂型車,一下與Toyota合作出107、C1、Aygo、一下與三菱合作出4007、C-Crosser、Outlander,還供應柴油引擎給歐洲Ford,傑出的策略與管理,是義法車廠它們不怕日本車挑戰的原因
。
歐美系統受害者
當然更別說他曾花過多少錢保養跟維修他的新E,唯一的差別是他賺錢很忙,沒那種閒情逸致來上網嘴砲;所以我個人的感覺是...真好,今天有空來打打嘴砲

原廠(原來只是掛了藍色招牌寫著peugeot的保養廠)技術差真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其實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維修人員應該沒認真看過維修手冊(他們有特別詳細的一大份維修拆裝程序可以看),畢竟很多做這個的同胞,都偏向不愛唸書,相對的就把這習慣帶來工作上面,反正拆著拆著就拆開了,到時候哪邊有孔就鎖螺絲,哪邊有洞就勾卡榫,多簡單?
這樣修著修著,很容易就順便把旁邊沒壞的東西給修壞了

話說我的小淫蕩號壞了冷排被拆中控台以後就一堆雜音...不知道是哪個鏍絲沒鎖緊,還是哪個地方凹太大力給鬆脫了...光我自己拆開來抓到的毛病就3個,還有兩個怪聲音不知道怎解決,叫他們交出手冊我自己搞還不肯,真的是硍
)我雖然當下會有點堅持,但幸運的是還算善忘的人,尤其對不爽的事情更容易忘,反正車子能動就都好談。
要是很放不下的話,之前大概就會常常來發飆了

換人經營後,客服確實很用心,還會打電話來追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廠讓他們處理後續(還有更麻煩的離合器問題),小弟也不願多去點名哪個廠的技師如何,相信現實中真的有像獅博士這樣用心的經營者的話,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小小建議一點,貴方應該定出一個更令客戶信服的保養規則,並且寄到每個客戶手上保存,不然...
我要求照著保養書上的時間/里程建議要求保養時,有時被建議不必太早換,有些東西卻提早要我換;問題是技師口說無憑,如果我真的沒換到時候出問題~真的不知道要算誰的?
這幾天比較閒,來借題抒發一下而已,獅博士不必太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