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已騎過三四台以上, 經常存在一種感覺, 老車鼓式剎車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變鈍, 當然調整剎車桿是第一聯想要做的, 經驗久也會檢視來令片指示器是否已達該換位置, 這裡存在一個問題: 是否機車行換新來令片它會自動回歸到起始刻度?

然後每一台機車都有的感覺, 來令片可確認剛換沒多久應該還很厚或煞車桿還有足夠的位置, 但是一變鈍剎車感很硬, 車子會持續減慢但仍在前進, 有危險的感覺. 只要一停下來用腳猛往後面推卻整部車動也不會動, 也就是說50~125cc車重加一般個人體重的 "動能" 剎車不足以煞住! 因沒大機私能拆後鼓也沒量測器可判斷是否後鼓磨平, 但是可確認一件事 - 經過一段時間或者洗車滲水入後鼓就變軟而有效率! 所以上來請教 DIY 高手, 有沒清潔後鼓內部的偷吃步?有沒噴罐可有效解決這種狀況的來令片變鈍?
進水生鏽會很利,鏽一磨完又恢復原狀.

煞車鼓鑽2個洞,常用氣槍吹掉粉塵(請戴口罩)會有一點點幫助.

從煞車凸輪下手(補焊增厚再磨平),讓"初始值幾乎沒頂開煞車皮",
手感會很好且利!
如果沒慧根能如此處理,請換新煞車鼓(框).
沒有,這是台灣機車工業的不長進,
碟煞並非外星科技,個人使用鼓煞20多年了,
非常痛恨這種過期技術。

能夠做的事只有在更換剎車皮的時候,
用一塊砂紙去把輪框推一推,推出一大堆削,
然後回復到最佳狀態僅此而已。
用一陣子剎車力還是會持續下降。
csit95217 wrote:
機車已騎過三四台以...(恕刪)
除了煞車輪鼓要清(用砂輪機磨)之外還有後煞車凸輪 後煞車臂 六角緣面螺栓等等,這些其他鼓式煞車零件都要一併清潔才會有新車的煞車手感效果。
PS:很多店家嫌麻煩不願意做。
這就是我老婆換機車時要求前後碟煞的原因啊。

之前一直騎前後鼓煞的老機車,
後來因為哩哩拉拉快解體,
老婆換了前碟後鼓的gp125中古機車,
第一次騎到有碟煞的機車老婆覺得很滿意。
過了2年,
gp125被偷要買新車,
我跟老婆說有前後碟煞的機車要不要考慮?
後來老牌選了many125。
事後車子被警察尋獲,
現在給親戚騎。
今年大女兒要上大學必須買新機車,
老婆並不打算讓女兒騎gp125,
而是買了前後碟煞的jbubu115。
csit95217 wrote:
機車已騎過三四台以...(恕刪)


鼓煞清潔就是在煞車皮刻出在運轉時會把粉塵排出煞車鼓外的斜向溝槽這一個而已吧
鼓煞也不是完全的不好 至少雨天就不像碟煞會受水影響煞車力降低 不過以煞車性能跟鼓煞吃溝消耗的觀點還是選碟煞的好點 至少吃溝不用換整顆輪框

nomoneynoproblem wrote:
進水生鏽會很利,鏽...(恕刪)

綜合各位的經驗,還是得在拆後輪時順便加工,要鑽洞算破壞了,暫時不考慮,唯一偷吃步大概是煞車超級硬時輪框泡水盆讓剎車皮吸到水洗一下內框,這時就會小段時間很 "軟" 了...
先花個50元換上加長型剎車桿試看看
一定比換剎車皮好用
ps:如再不行 就應該是輪圈的煞車鼓已[退鋼]
沒摩擦力道了....

新時代街友 wrote:
先花個50元換上加...(恕刪)

這個價位是手把還是後煞車臂? 爬文看到一篇說槓桿力道加大但剎車鼓大家常見的止動不行也沒啥幫助, 而且以前的經驗煞車線也容易扯斷, 得不償失...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鼓煞清潔就是在煞車皮(恕刪)


若沒記錯,不用換整個輪框哦!可以只換哈姆。以前騎鼓剎機車,的經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