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55555 wrote:小弟目前人在海外,體...(恕刪) 我覺得例子有點不太對另外台灣不是小費國家所以我對於肯定的技師常常用的是請飲料等+喇低賽培養感情你多給五百 他搞不好還覺得奇怪但美國不同!美國是小費國家,給小費是很自然的,給多給少而已。之前不也有餐廳服務生收過高額小費嗎!我想不是所有老闆都是壓榨勞工,不能以偏概全。表現良好的人我想還是有機會如果機會一直不來 就找尋下個機會吧
dennisfan wrote:對不起 先講句比較...(恕刪) 樓主提的是觀念性問題,國外的確較尊重"專業"這種東西,但其實就算是外國(美國)人也一樣會做比價的,講真的,綜觀各種時代背景因素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老外(美國)DIY風氣這麼盛的原因,甚麼HOMEDEPO, IKEA, 有的沒的也一大堆。離題~ 其實你講的也沒錯,台灣因為這十幾年來政客把持權利,使得台灣至今走不出另一個具未來的產業策略,依然在賺 舊世代經濟 的錢,利潤當然江河日下,人家都在往甚麼方向甚麼產業走,台灣還在哪? 哀~~ 錢已經賺得比人家少,又不思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