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下一跳

不過有很多老一輩的車行師傅都說2陽的發展後續是日本人給了光陽一分禮物是豪邁、名流兩台機車的技術是日本人最後離開台灣的獻禮之後日本的機車業和台灣就是兩碼子的事,品質也是兩碼子的事了
(聽起來超像外星人把某技術交給人類一樣的X檔案)
現在的2陽引擎不是拿豪邁系統去研發不然就是水冷系統去研發
最要不得是請工研院研發引擎再套入車體販售

反正台灣4大廠都在看誰出問題,也在用台灣人的錢+命去完成他的作品
好讓下一台車可以外銷

到最後是沒錢人玩國產、有錢人玩進口,這樣才會有消費者市場消費力平衡

湯小尼 wrote:
真是下一跳不過有很多...(恕刪)


三陽這時候默默的說......干我屁事.....YAMAHA熄火你也扯我近來....光陽斷框你也扯我近來.....奇怪勒...都不是咱們家的車出事...你們都要扯我......


還有.....送報送報.....送蘋果比較有用....訴求第三方檢驗...來證明是否本身品質有問題.....反正不管哪家車廠...只要處理發是你不喜歡...你就送蘋果麻....只要是企業都怕媒體...
alzooe wrote:
時速40公里有可能呀...(恕刪)

我以前騎迅光載我同學兩個大男生約150公斤加上車重100公斤。
在大度路上用70km的速度釘到一個頗深的坑洞,輪胎還沒接速坑底就直接撞上坑洞邊緣。
當場車就走不順,下車來看,輪圈有點變形。
250kg的重量用70km的速度撞擊下去,也只是變形。
要40km的速度撞到三爪全斷,不知道車上要載多重的人?

而且在樓主po照片裡並沒有任何痕跡證明是撞到後跌倒。
若是直接滑倒,一般都是滑到後撞擊車身,不知道要怎麼滑倒才會傷到輪圈?

另外看照片上的斷裂處超平整,撞斷的很難那麼平整。

yanyu_911 wrote:
不要拿理論值來說項,...(恕刪)

不是理論不理論
而是設計基本概念
當然也有可能是安全係數有夠
但是製造穩定度不足
簡單說
就是工廠Cpk太差

KenLin1932 wrote:
我的racying是...(恕刪)

版大口誤啊
是racing

sonyrex wrote:
這個說法更奇怪
要是汽車以最高速去親山璧
最多也只能接受變型嗎?(恕刪)

看過volvo把240垂直吊起來往下砸的影片嗎
確實引擎室爛了
但車室沒怎樣
這是最基本的設計概念
絕對不能騎一騎出個車禍就裂框
或是騎在路上自動裂框
會的話就是設計或製造有問題
ot512 wrote:
不好意思 路過看...(恕刪)

筆誤沒錯

要說的是動量~

不過後來再想想

這邊應該要用動能來看才對~

動能轉換成輪框形變損耗的能量及磨擦的能量.能量守衡的觀念



看完了整篇文
我只是好奇那輪框是怎麼撞的?
我不知道有沒有報警?有沒有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有沒有找客觀的單位分析?有沒有附近的監視器?
只看到樓主他朋友說如何如何....還有2種說法?

基本上或許可以跟車廠要求一個新輪框,至於其他的費用可能就要請樓主他朋友自行"舉證"
畢竟記憶當不了證據,在01上的留言倒是車廠蠻好的證據......


吳宗仁 wrote:
看過volvo把24...(恕刪)


所以吊起摔下車室會爛的車都是該死的,因為它們沒有做到最好

按這麼說...那全世界的車,多數都是屬該死不夠格的....不是嘛
昆蟲博士 wrote:
先看照片我再講事情經...(恕刪)


樓主可以po犛田路段的路況照片來看看嗎?
要不然也沒法判定是不是路況的因素照成的

原以為是撞到中柱沒想到一看是框斷了<框邊凹掉的是因為撞到橋....斷了之後才撞歪的....不然不會3爪通通斷的一乾2淨>
樓主預設立場就是行駛中斷掉

依我看看照片4.5.6那三張
我個人覺的
狀況一
車主應該是自己先犛田然後撞到橋墩或護欄才斷的
狀況二
或是撞到坑洞導致輪圈撞凹輪胎漏完氣失控摔車撞斷的

所以說
樓主的道路狀況照片,應該至少要涵蓋倒車點前約100公尺
才能判定是否是路況照造成的
當然
人為因素也有可能

殊不見馬路上一堆自已為是moto gp的車手在胚車的
坦白說
不要說時速40公里
時速10公里
可能就會要命

況且
針對這問題有疑問的人
就算金牌打手
不太好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