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的維修保養費用猶如吃自助餐一樣


傑~* wrote:
現在人都病了每次都拿...(恕刪)


其實大大言重了
並不是消費者愛拿網路成本價去衡量店家
而是店家的進貨成本與工資根本就不夠透明所致

消費者都有選擇的權利
但這行本來就是要有做過功課的人才知道
這些保養耗材的用料品質是好是壞

一般人哪知道用拆胎機拆或用工具"鍬"出來的差別在哪
他們只懂得輪胎破了要補、機油哩程到了要加,車子會動就好
分不出添加氮氣有啥分別、機油號數有啥分別,車子為啥不會動

儼然變成賣家市場..

在日本資材價格是寫給客戶看的(當然價格因店家而異)+工資(總額的10%)
非常透明,顧客看到修復清單就能明白每項花了多少錢(而資材價格上車廠網站就能找到)

而台灣卻沒有..沒有人知道你換的那罐機油
資材佔幾趴,工資佔幾趴...也難怪會被質疑

說真的..為何不敢寫明?還不就是怕客人看了嫌貴不上門
就是想多賺點罷了...被質疑剛好而已
波爸 wrote:
開版大大的意見 仔細閱讀後 我認為很好阿

使用者付費 技術者 應該得到應有的報酬 這一點很合理

對消費者而言 可以清楚的知道 錢花在哪裡

只是要做到可能有點難

畢竟 沒有人敢當~~先驅者~~
沒錯,當中我也想了解我究竟將錢花到那兒去了。畢竟有很多產品都有所謂的公訂價或是建議售價,我們就拿便利商店來說好了,當我要買一包可樂果,我們知道他的建議售價就是30元,無論你到7-11、OK、萊爾富、全家等便利商店,它的售價就是30元,至少這是可以確定的公訂建議售價,也是基本的消費觀念。有沒有更便宜的地方?有,那就是大賣場,畢竟大賣場以大量進貨的方式壓低成本轉而回饋給消費者。這兩種銷售模式的差異就在於便利商店的銷售據點多但價格採建議售價,反之大賣場以量制價回饋給消費者但據點少。

接著我所要提的是一般機車行據點即使沒便利商店那麼多但至少在每個人居住的地方附近應該都有,只是他的消費模式卻沒像便利商店一樣有所謂消費者普遍認知的基本消費金額底限,也就是官方建議售價或是公訂價。
站在店家的角度來說,開店做生意本來就是要賺錢糊口,該給店家賺的本來就要給店家賺。
相對的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錢現在變薄了,我們先不論大盤商、中盤商及店家取得料件的金額價差會有多少,但至少應該有所謂的官方建議售價,也就是最底端的標準公訂價吧?今天身為消費者的我來說,我要在你這間店消費,我是付費者,了解一項商品的標準金額(也就是官方建議售價)及店家的維修工資各是多少應該也是消費者最基本的基本權益不是嗎?可是似乎沒一間車行有提供這項買賣基本權益...

那麼哪裡可以去撿便宜呢?要嘛不是去機車材料行,要嘛就是網路拍賣詢價再進行拍賣問答了解工資是多少再決定是否前往該處進行維修保養,就以我來說好了,我本人是住在新北市區,現在有因過去在網路拍賣上找到一間維修保養價格不錯的店家而現在也都固定去那裏進行機車維護保養,但是該店家是位於台北市區,也就是說每當我要進行車輛維修保養時就得從新北市區騎車到台北市區,而當中會讓我感概的是明明住處附近那麼多間機車行可以進行維護保養,卻因為採完工價的黑箱作業而導致我得捨近求遠跑到台北市區才得以保養我的機車。

大致如上。

zeonforce wrote:
在日本資材價格是寫給客戶看的(當然價格因店家而異)+工資(總額的10%)

非常透明,顧客看到修復清單就能明白每項花了多少錢(而資材價格上車廠網站就能找到)

...(恕刪)



工資(總額的10%)


日本好像比較有可能工資比材料錢貴吧




Vicknado
相對的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錢現在變薄了,我們先不論大盤商、中盤商及店家取得料件的金額價差會有多少,但至少應該有所謂的官方建議售價,也就是最底端的標準公訂價吧?今天身為消費者的我來說,我要在你這間店消費,我是付費者,了解一項商品的標準金額(也就是官方建議售價)及店家的維修工資各是多少應該也是消費者最基本的基本權益不是嗎?可是似乎沒一間車行有提供這項買賣基本權益.....(恕刪)


就網拍的售價比官方建議售價低很多

不是沒有車行有提供這項買賣基本權益
只是少
又很很提供這項買賣基本權益
的車行不願意上網

做好自己的客戶就好
看網路來的就算了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有請設備組現身,告訴大家澳洲的機車維修工錢怎麼算
我想台灣唯一價錢透明化的
只有改裝精品店吧
進去看到價錢OK
在拿去請師父安裝給他工錢
傑~* wrote:
我想台灣唯一價錢透明化的
只有改裝精品店吧
進去看到價錢OK
在拿去請師父安裝給他工錢
沒錯,在價格公開化的情況下確認欲更換的機件價格後再詢問店家施工的工資→雙方達成共識→店家施工→完工後付款走人。
消費內容公開透明且沒有任何疑問的情況下,這樣子的消費模式自然是再單純不過了吧。
cokecolatw wrote: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有請設備組現身,告訴大家澳洲的機車維修工錢怎麼算

我不是設備組,也不知道澳洲的維修工錢怎麼算
但是我知道兩年前在布里斯本因為要過戶驗車所以去修車上的雨刷不會噴水
老闆從旁邊的殺肉車上裁了塑膠軟管,拿到我車上接一接...25塊
當時好像是1:27~28
路權被侵占不能成為違規的藉口,違規卻會變成侵占路權的劊子手~~啥~只針對機車喔??
Vicknado wrote:
沒錯,在價格公開化的情況下確認欲更換的機件價格後再詢問店家施工的工資→雙方達成共識→店家施工→完工後付款走人。
消費內容公開透明且沒有任何疑問的情況下,這樣子的消費模式自然是再單純不過了吧。



我個人最喜歡便利商店,多少錢你自己都可以算出來,因為價格都標在上面
所以如果價格能夠公開化,制式化..當然很好
但是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於"民族性"

舉個例子...機票的價錢每一家旅行社都把從哪裡飛到哪裡,票期多長,是多少錢清楚的標在網路上,
在哪個時候到哪裡的旅行團的價格也是
可是為什麼客人一走進旅行社裡面都喜歡東砍西砍,專門佔人便宜?


沒錯...台灣這種地方..殺價,砍價,佔人便宜是民族性
車行老闆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抬高價錢,因為客人會砍
漸漸的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假設我今天排氣管鑼絲鬆脫,騎起來趴趴叫,但是我不了解問題出在哪,只好騎去車行
還沒進門老闆耳朵一動,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螺絲一轉,沒換東西,十秒鐘解決
跟客人收150..
客人認為.啊你又沒換東西,也只花了十秒..只是螺絲鬆了,轉一下我也會啊
這樣要跟我收150~黑店阿~
然後就上網路上來罵(這種人最近很多)

這種情形,怎麼表定價格?
訂成:轉排氣管螺絲,收費150嗎?= =
這150或許真的要不了多少力氣,也不花時間,隨便路人甲都會
但要有分辨出排氣管漏氣的能力,可能在以前他已經轉斷了幾十,甚至幾百支排氣管了
這種經驗跟能力,值不值得賺你150?
他大可跟你說排氣管已經斷到無法使用了,要換 一支,你又能知道嗎?
或是今天碰到兩光的師父,東修西修,跟你說這邊壞了那邊壞了,東修西修花了你把鈔票,結果根本找不到問題
那表定..有用嗎?

或許你認為這種經驗跟能力值得賺你150,所以你給的很樂意
但是..在台灣....願意的有多少人?
我自己沒有花過這種錢..因為很多年以前自己動手排氣管拆裝了兩次就發現漏氣的時候聲音聽起來的差別
但是當身邊的人知道我可以的時候,就要我個人幫他們修車
而且表現的理所當然...朋友嘛~幫個忙幹麻這麼小氣?<-----我真的聽過給我換裝後搖臂的朋友這樣講
而我..只是要求請我喝飲料而已


我有次有個客人,表明需要隔天三位往返上海的機票
我幫她找了很久,便宜的位置剩下兩個,第三位必須比其他兩位貴八百,因為便宜的機位已售完
客人卻要求第三位的價錢要跟另兩位一樣
我跟客人表明說沒辦法,如此一來我會賠錢
客人卻說:不會啦不會啦~不會賠錢啦~~~~

原來,我好心幫他省錢,找到兩個便宜的機位,是在自找麻煩?
那這樣下次我直接三位都給他報貴的價錢就好,再私底下幫他訂便宜的,利潤還更好
不是嗎?反正客人也不知道
這樣到底是誰佔到便宜?
說不定我幫客人買了兩張便宜的一張沒辦法只能買貴一點的,
他到限在背後還在罵我說我收費標準不一~有沒有可能?

套到先前講的那個例子,今天你的朋友群中有機車三台車,都是相同情形
排氣管漏氣趴趴叫~結果兩位修起來只要轉轉螺絲就好,所以老闆各收了150
第三位狀況比較複雜,排氣管螺絲斷在裡面(拆過排氣管的應該都知道這種情況很常見)
所以又電龜又退牙又阿魯蹦又攻牙~收600
或許第三位就會開始抱怨了...明明都是一樣排氣管趴趴叫
為什麼收費標準不同?
這中間的始末,外行的人又是否能理解?
或許老闆也知道會有這樣的情形,所以乾脆一開始你們三個全部都收600
不只不會有爭議,還賺的比較多
如此前兩位又抱怨的更大聲了
如此一來,要如何表定呢?

這就是民族性...
客人硬凹店家砍價錢,店家為了不被砍所以先提高
如此一來,怎麼表定?

就算表定了,客人還是要砍,榨盡一絲 一毫
面對如此民族性,你說店家怎麼會願意表定?





就算以後只要東西一有問題,一率全換新
然後對新的零件表定價錢
還是會有人上來抱怨說零件還堪用,老闆就把我換新
真是黑店
講了這樣下來.我還真不知道表定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路權被侵占不能成為違規的藉口,違規卻會變成侵占路權的劊子手~~啥~只針對機車喔??
有些工資可以很明確訂出來,如果大家願意照這樣做,那也成。
但是有些工資如何訂呢?
老板,我的大燈燒掉了,我的燈不會亮,這兩種情形判斷處理上可能就不同,光是大燈燒掉的原因就有數種,我曾遇到過整流器壞掉,大燈重裝又燒了。
許多人一到機車行只會簡單描述出現的狀況,判斷處理是交給車行師傅,好的師傅一下子就處理好了,那工資要少算一點嗎?如果遇到爛的師傅,可能請你留車,師傅也可能跟你說得頭頭是道,讓你覺得好嚴重,到時付錢你就覺得"揪甘心"。
我覺得還是挑師傅吧!訂價有時是參考、參考。
Vicknado wrote:
沒錯,在價格公開化的...(恕刪)

老實說現在比較大間的連鎖店EX:YSP
保養幾乎都會開估價單
但開這估價單也很為難
不拆開來看我怎麼知道那些需要更換對吧?
所以呢我就照公司規定的照里程換
狀況1
皮帶10000KM更換
但說實在正常狀況下騎車10000KM
皮帶不至於需要更換
所以好心的老闆跟你說
皮帶還不用換
但要收工錢300元
這時自以為聰明的消費者就會說:靠換皮帶才800你只是拆開看一看啥都沒換就要收300X的黑店
(這種狀況在01上已經炮到不想炮了)
狀況2
老闆為了避免狀況1的事情發生
所以先不拆開
估價單內容完全照公司訂的更換
這時又有自以為聰明的消費者會說:靠~看都沒看就報價X的黑店呀

另外你提到的公訂價問題
假如大賣場88神油現在外面車行公定賣價是300元(不含工)
換到好350你信不信還是有人上來炮
X的大賣場才賣88你換到好要350去搶算了
可是換個角度想
這個公定價是為了要全國統一才制定的對吧?
那你想想是不是會為了比較偏遠地區的店家因為進貨OR其他成本壓力
而把公訂價給提高許多?
而這樣子是不是反而肥了那些成本低的店家?
還是說你要分地區性來定價?這也不合理吧?
難道說我住中壢 中壢地區所以車行的進價都會一樣嗎?不可能對吧?
當然你會說這是公定價不一定是完工價對吧?
所以啦我也許尋尋覓覓可以找到一間只收我250元的店家對吧?
甚至交行好點可以只收我200元
那這樣的公訂價有何意義?跟現在的店家收費方式不是一樣?自由心證罷了不是嗎?
這樣的比價模式不就和現行的方式一樣
消費者在檯面下比價再找到便宜的店家更換
那這樣有需要費那麼大的功夫訂公定價嗎?

再來還是要扯到技術面的問題
有人提到依照工時收費
有時候要花很多時間檢查
但卻只是一個小零件壞了
工錢花了800料錢50
依現在消費者的這種想法會不會又被拿上01討論一下?

還有制定公定價是不是到最後會變成像共產主義一樣
反正賺的都一樣多大家一起擺爛呀
反正我工做那麼細也是收這樣
工做的很粗也是收那樣
你想以"人類"的惰性會不會大部分的店家變這樣?
這樣又是大家樂見的?

這樣制定公定價是能多透明?車行照公定價收也會有人上來炮信不信?

其實大家白吵了,很多人不知道吧多年前其實機車公會好像就有推動過這種東西
我還依稀記得是一張白色的紙上面密密麻麻更換各種零件的收費標準
有的貼在外面廢油桶柱子上有的裱框掛在市內牆上有的壓在老闆桌下
不知道有人有沒還記得?
如果做得到為啥推行不起?這背後有很多因素
你說有重大利益我不否認
但這裡面也包含很多車行的苦衷呀

最近18%話題很紅
套句很多人說的 在你眼裡如果真那麼好賺 你怎麼不去開一間試試看?

簡單說現在網路很發達上網你可以先去附近估價再上來爬爬文發發問找找資料
大概就會知道合理的工資是多少了
甚至請網友推薦你生活圈附近優良的店家
這樣實際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