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車好棒 支持通勤車喔 :)

god52101314 wrote:
翔鷹100 或Dio100 都是當年小鋼砲 二行程高轉速 適合一個人單騎
這些車 當年價位都是45000元上下 而且這些車還不是125的動力

同年代同價位
二行程100遇上四行程125
無論是以前的翔鷹100或是後來的X-mode 100
二行程100動力輸出不會比較小

幾年前雜誌實測時
100m內加速
國產125以下最快的是X-mode

有人喜歡高轉速
有人喜歡低轉速
有人喜歡二行程
有人喜歡四行程
有人完全無感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自己不喜未必其他人不愛
陳怡安 wrote:
同年代同價位二行程1...(恕刪)


您說的真好 很認同 ~
二行程機車真的有很多優點 可惜隨著台灣法規因素 慢慢走入歷史 :(
一切都是為了環保述求,製造機車廠當然是要配合進步啊!
買一台機車就用他個一二十年,人家要賺啥啊?
過去二行程機車,只要維護保修做的好,用個二三十年肯定沒問題.
現在機車跟著加入商業消費化設計,一段時間後切斷主要零件供應,
你就只有乖乖換車的份,機車價格也只會跟著越來越進步,這就是
時事所驅,把握當下有補助,不行的老車趕緊淘汰吧!
環保是現實問題 也許100年後的世界
全部都是電動智慧車的時代 :)
wmcrux wrote:
光陽VP125是10年前出的,車頭學一代勁戰才對,三代戰4年前才出的。
這車竟然還有新車在賣

so what?
反正只是通勤的代步工具,
這外型也算還不錯。
現在的機車 扭力大 動力足 即使通勤車 其實真的不錯
別再自我催眠了,國產四五萬的用料很廉價,不然就是大陸進拼裝車。


東南亞五萬已經可以買到配備不錯的日系大廠車款,七萬可以買到用料不錯的樂趣檔車,真的不知道國產在貴什麼。

為何不追求性能與潮潮外型,就只能挑用料廉價還必須賣你五萬的車?還得靠政府輔助刺激買氣⋯⋯
Altis~10月改款 不也是漲價嗎...哈哈
第九代和現在第十一代 相差快10萬了

希望樓上 您快點成為大老闆 造福台灣車業
更讓台灣每位勞工加薪 我們等你 生產4萬125cc的機車
單純價格導向的話,可參考CPI,有四萬多的車,不過......
我在意的是妥善率問題
台灣機車妥善率低
希望改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