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計畫是星期四的事,一度想過當天來回,不過在思考過後,決定還是先訂房間:如果騎太慢,有地方睡;如果騎太累,整天可以睡,而且打電話訂房時,確定不用付訂金,所以如果不慢又不累,還可以去別的地方睡XD
第一天預計停留的景點是白沙灣隔壁的麟山鼻、基隆午餐、鼻頭角,接著就到羅東運動公園、羅東夜市買晚餐回民宿看聽奧開幕、休息,第二天隨機調整。
路線是承德、淡金、濱海,也就是幾乎完全沿海岸線走,雖然比起其他路線是長了許多,但一來是印象中路比較直,二來自認為這條車子應該比較少,但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喜好。
記得之前自己騎車最遠只去過淡水、十分,不知道哪個比較遠……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最遠……還會更遠。
路線

配備
相機、手機、換洗衣物、衛生用品、路線地圖……還有,一件厚外套(本來是怕下雨太冷,事實證明我永遠穿不對衣服)
星期四,台北天氣:午後太陽中有陣雨;中央氣象局:週末颱風外圍環流可能影響台灣
星期五,台北天氣:傍晚開始細雨轉大雨;中央氣象局:北部、東北部發佈大雨特報
星期六,台北天氣:晴晴晴;中央氣象局:來不及看
出發~
表上54199.7,但是因為還有去加油,所以出發時已經是54199.9了

早上七點,假日的早晨,沒有排隊上班的車潮,往外出遊的人大概前一晚就出發了,一路上都沒有什麼車。
紅燈,停下,眼前橫臥的是自己到淡水時最遠的頂點,似乎看到自己的身影接著左轉上山……綠燈,壓過水源街二段,手上油門明顯加重,往後夥計踏出的每一圈都是突破。
逐漸甩開城市的煩囂,在看到路邊一排砂石車時,心情豁然開朗,當然不是因為那排砂石車,而是此時路面排開雙向八線道,沒有烏煙瘴氣,沒有擋住天空的高樓大廈。
出發還不到35公里,時速表旁的小格子居然已經跑出半紅了,有點捨不得夥計的辛勞,以往都儘量在轉紅前就先換的,但直至出發前都沒去檢查一番,事到如今也只能先撐著吧。
行至台二線23公里……海,是海!
接下來一路大概都可以看得到海,但是……白沙灣呢?為什麼我沒有看見它?一路的疑惑在撞見萬里隧道時真相豁然明朗……「我的白沙灣呢?我的麟山鼻呢?」到底是在什麼時候我錯過它了?莫非……
經過基隆也還沒胃口吃東西,只好一路走走停停往鼻頭角前進了。

進入臨海路段,海風隨著浪花的節奏衝撞著車燈,前面的路開始寬闊而平坦,嘗試將速度爬升,但就在超2的時候,夥計向我發出抗議的怒吼,全身也深刻的感覺到由座下傳來的震動……對,避震也該換了。
早上近十點鐘,海水由灰藍轉為深藍,正當想著下一個避車道一定要停下再多拍張照,而又不斷錯過時,赫然發現我已經到鼻頭港服務區了。
隨筆記下一路的心情,又用過「零食」之後,開始走動。鼻頭港和鼻頭角原來沒有通。拎著夥計騎到鼻頭國小,是我家地太平嗎?往國小是極陡的上坡彎道,對於我與夥計甚是吃力。國小是步道的入口,假日白天有開放入校,不過平時也可以由國小旁邊的便道直接進入鼻頭角。
假日遊客就是多,總算在轉進觀景平台的小徑上,靜,靜得只有風聲與褲角摩擦的聲音,連海水的浪潮聲都隔絕在外,猶如一個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觀景平台就在燈塔不遠,燈塔是不對外開放的,但在觀景平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它。懶在觀景平台上不知道多久,直到下一批遊客的吵雜聲提醒,我才又起身離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山上的鼻頭國小,看得到海,還有祖先為伴(這種月份就不把照片放出來了)

一路保持著速限+10以內的速度行走,路段在台二線76公里起開始蜿蜒,步調也隨著地面油漆警語趨緩,但行至99公里時,夥計仍開始發出不滿的噪音,真是的,本來想撐到回台北再換機油的。
到了宜蘭的濱海路上,油表也進入紅色範圍,為了保證我進得了市區,迅速找了間加油站,重新將油箱裝滿,夥計顯然開心很多。
找到羅東運動公園,才發現高中校外教學其實有來過,已頗感疲倦的我從三點半晾到了六點,等不及看太陽下山(說過要看聽奧開幕),動身前往羅東夜市。到夜市先找機車行,請老闆幫忙換了機油、齒輪油,又調了些小問題,接著開始覓食。東西都是外帶,因為打算回去邊看聽奧開幕邊吃,包心粉圓很好找,紅豆湯圓就繞了一下,本來還以為不會找到,沒想到才轉悠兩圈就被我發現了,滷味太多人,所以還是回去排人比較少的糕渣。
因為可惡的排隊拖到七點半才離開夜市,往民宿的路上小小的迷路,重點是在不到500公尺的巷口耽擱了10分鐘以上,八點半才在老闆娘的帶領下到達民宿。本來訂的是算人頭的通舖,不過老闆還是給了我雙人房,大概只有我是一個人來的吧。
洗澡是一門藝術,水龍頭需要抓穩節奏在冷熱水間不斷替換,才不會被燙傷或凍到,但我早被曬傷的手背和脖子還是難忍中溫的刺痛。
夜晚十一點多,床稍硬,但是一晚好眠
第二天八點十分出發先到傳藝中心,不知道為什麼對這裡一直感到很親切,大概這裡是我在宜蘭最熟悉的地方吧,不過這裡九點才開園,所以大家不用像我這麼早。
不大不小的傳藝,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白天清新翠綠,晚上又神祕豔麗,不過如果不是住園區宿舍,飯店的房間好像不算便宜。
繞抵目的地,文昌祠原來不接受還願金,向神明對話的同時廟裡敲起晨鐘,晨鐘旁的門寫的是「片時、千古」,暮鼓旁的門則是「風斤、月斧」。
文昌祠前戲臺,中心似乎對出將上方的大同寶寶相當自傲

黃舉人宅也很吸引我,其實不遠,但大家似乎普遍懶得過橋;傳習街是另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這天十點場由金廳演出皮影戲,個人覺得還好,但觀眾看起來還算滿意,提醒要看演出的話記得至少十分鐘前出現,不然可能就要站著看了。

看完皮影戲,動身離開。
回程,同樣是濱海,不同於前一日,車流明顯增多,臨近基隆市區,油箱又進入紅色範圍,但北寧加油站竟然在整修!所幸往前不遠又有一家。加滿油,中午十二點半,繞進基隆廟口外圍覓食。午餐是愛二路與仁三路交叉口附近的魚丸米粉,不知道是我太餓還是流傳六十年的老祕方,就連不吃油蔥的我都覺得它很香。臨走前又叫了豆干包跟著魚丸一起打包帶回家。

離開基隆,循著原路打道白沙灣,台二線上的公里指示牌數字逼近出發時剛看到海的23公里,心中猶不願相信前一天的「莫非」的直覺,但就在跨過24公里不久,白沙灣停車場的牌子果然出現了……
停好車,卻找不到麟山鼻,乾脆走進白沙灣,剛好一個出租帳篷的前來詢問
「小姐,要不要租帳篷?」
「不用……請問麟山鼻在哪邊?」
「你要去麟山鼻喲,那邊是麟山鼻啦(指),啊那邊富貴角啦(又指),啊我們這裡是比較適合讓人家玩水啦。你知道我們這裡是台灣最北邊嗎……%&*!︿$%&﹀」
「謝謝。」
「小姐你一個人喲,你怎麼來?」
「騎車。」
「你自己從台北騎車過來喲!」
「對。」(只是先到宜蘭再繞回來)
「你去麟山鼻要小心喲,晚上不要去喔,我們當地人是不會怎麼樣啦,可是會有外地來的……%︿*&(@︿*+@﹀*」
「所以我現在來。」(時間下午三點)
「……*+*$#︿﹀_!@(繼續嘮叨)……」
漫步沙灘,可惜沒準備多的衣物,不能玩水,看著浪花層層堆疊,砌起奶得像雪花般的城堡,進了麟山鼻,沿著某條內斂含羞的小道,竟是天然的觀景平台。頂著豔日,在大岩石上坐了許久,不知這裡是不是真的最北邊,太陽照耀著海水,更顯出波光粼粼,小鳥穩穩矗立在救生圈旁的竿子上,一瞬間,時間寂寞了。不知多久,真曬得受不了了,又順著麟山鼻漁港的指標前進。原來原本想找的,應該是臨海棧道,不過真要走過去的話,我恐怕要在天黑中的郊區騎車了。掉頭回去,順道繞上觀景平台,原來上面是個大廣場,可以遠眺四周景象。

夕陽無限好……身高瞬間拉長70公分

白沙灣有規定戲水範圍,應該只有狗狗能超線吧!

下午五點半,離開白沙灣。正當踏進淡水鎮時,就在我錯過一個莫名其妙的路口時,我迷路了!終於翻開地圖好好看過之後,我又迷路了!而且為什麼還要上山?!秉著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原則,開始朝南前進,意外在一個莫名其妙的路口,我又找到台二線了,雖然是往淡水捷運,代表我真的繞了一圈,不過至少我還是回來了。但不想,走在承德路上,我居然睜著眼睛走了岔路,從文林北路繞到中正路以後才回來,讓我強烈懷疑是由於夜晚的關係導致我成了半個瞎子。
總算在晚上近七點,安全抵達台北的小窩。里程54594.8

而今天,我累癱了。
所以
[9/6更新]091031陌生人花蓮海岸盃~趴兔(PART 2)熱情招生中(限輛100台)
有人願意載我嗎(我其實有車啦,不過沒走過,真的會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