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jian wrote:那個醬油烤玉米,我除...(恕刪) 對!醬油裡面有加糖、五香粉、甘草粉,以一定比例調整後塗上,當然一定要塗上豬油,才會香酥,接下來就是炭烤的功夫。烤太久,失去水分,變成硬老化。失敗!烤不久,沒入味,玉米與調味醬味道分離。失敗!一大早玉米田新鮮摘下,包葉玉米穗放在麻布袋備料區,要烤才剝開外葉,才是行家。若是已經剝好無綠色外葉,那就是已經放超過一天以下,葉子變黃難看被摘除,若是噴點水保持水分還可以撐三天。注意看生的玉米顆粒要飽滿剔透有光澤,沉重是良品。反之,玉米粒凹陷就是已經放太久了。接下來看老闆的手法,如果很急躁,作品一定失敗,玉米容易焦黑。如果是很冷靜,不急不徐,恭喜您您遇到烤玉米行家,有口福了。小弟吃遍全台灣烤玉米,已有三十年以上經驗。出門旅遊在外,若是有遇到原住民朋友擺烤玉米攤,不用客氣!直接下手。原住民朋友,幾乎人人是美食家。呵呵~~小小經驗分享提供!A夢敬上
mike6314 wrote:大大的用詞,果然有國文198的水準啊現在的學生,唉~~~~~~ 大大的觀察敏銳,程度應該在小弟之上,呵呵!小學家窮買不起課外讀物,唯一可以看到的免費書不是聖經就是功德會送的佛經,尤其是地獄遊記最讓我百讀不厭。可能如此,識字稍多。國中遇到有耐心的國文老師,不斷的在作文上刪掉贅字冗詞,才漸漸明白作文的要義在於通順達意。讀彰中一年級時,也幸運遇到好的國文老師,在一次孔孟學會舉辦作文比賽的中,僥倖獲得名次,自己也很訝異與驚喜。進軍校政治系以後,遇到資深國文教授教導甲骨文,深刻了解了中國文字的形音義的基礎,這時心中才能對漢學翰海得以以管窺天。小學在垃圾場撿到的三國演義,現在已經破破爛爛。中學舊書攤買的水滸傳,縫線脫落封面也都不見了。高中同學送的西遊記、紅樓夢,也愛不釋手。這些書籍曾陪伴我在小金門服役,也是我值勤戰情中心時的最愛(夜督不能睡覺)。呵呵~~突然講到以前的往事,可見心態老成了。晚安!感謝回文鼓勵!A夢敬上
爭什麼爭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不就得了嗎笨蛋 wrote:我的老家在彰化縣埤頭鄉,在明道大學附近,雖然我對二林沒什麼印象,但看到大大拍的照,感覺埤頭也差不多是這種景象,是個空氣好水質好的地方。 人親鄉土親,埤頭是地靈人傑的好地方,也是農業發展重地。-------------------------------------------------來源:官網位處濁水溪沖積扇上,舊濁水溪流經本鄉與北斗、田尾鄉鄉界,該鄉農田在沖積扇上因此灌溉不易,故以前在今埤頭村、和豐村、興農村、田尾鄉交界處開闢一個大埤,以供農田灌溉之用,本鄉地處大埤之頭,故稱為埤頭。另,據史料記載清代早期遍地荒野,而原住民巴布薩平埔族人部落曾居住本鄉如番仔埔等地,後因閩、客逐漸來台落腳墾荒而有漸有聚落形成。直至1861年載潮春起義,小埔心人陳弄(鄉民都稱他為啞吧弄)揭竿響應,一開始聲勢浩大、戰無不勝,被擁立為西王,但在嘉義戰役遇挫,退回小埔心,1863年4月清軍強攻陳弄陣營,是謂小埔心之役,陳弄率眾達2000多戶居民抵抗清兵,可惜最後因寡不敵眾,陳弄夫妻壯烈成仁,村民亦死傷慘重。當時遺留下來,以夯土築成的清軍古砲臺現仍存在,戰場位置就在現今合興村。依據史學家洪敏麟教授考據,戰役之前,小埔心約有二千餘戶,非常富庶繁榮,陳弄敗亡後,小埔心全庄遭大火焚燬,連燒數日,致使人口乃據降,僅存七、八十戶。日治時期開發河圳、大埤,極力推行農業發展,直至迄今成為彰化縣主要農業生產中心之一,居住人口全鄉達17村約3萬2千餘人。---------------------------------------------------------------小弟有機會會去拜訪"合興村夯土築成的清軍古砲臺"。謝謝大大回文鼓勵喔!A夢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