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日月潭、八卦山】一段旅程的結束是另一段的開始

湊熱鬧一下!

1. 合歡尖山-海拔高度3217公尺,望坡止步. . .(霧雨中-登山健行者的路程 2014_12_27)
Fc3J0A3236-icb+ by jy彭, on Flickr


2. 霧雨中的合歡山遊客中心. . . (霧雨中-2014_12_27)
DPP_0001 by jy彭, on Flickr


3. 冰天雪地的合歡山遊客中心停車場. . . (2005-01-1)
DPP_0039 by jy彭, on Flickr


4. 哇賽!霧雨綿綿,還有腳踏車強人呢!(車拍、霧雨中 2014_12_27)
A3J0A3190-icb by jy彭, on Flickr


5. 武嶺的東面建的一座觀景台,供遊人眺望遠近風景。由於地處偏僻,少有光害,也是夜間觀星的良好地點!(霧雨中 2014_12_27)
C3J0A3194-icb by jy彭, on Flickr


jypeng0416 wrote:
湊熱鬧一下!1. 合...(恕刪)


原來合歡尖山的步道修好了呢!!

冰天雪地的景色太夢幻了啦!!好棒啊!!

大哥~看您的日期似乎在合歡山上待了不少天,而且還等到下雪耶!!!真是太夢幻了,好想去看看冰凍中的合歡山!!

過了卓社隧道埔里盆地就在腳底下囉,可惜能見度真的太差了,灰矇矇一片讓我很難提起勁來拍照,如果天氣好的話視野一定很遼闊。


既然走武界這邊,就不打算進埔里市區,打算走131接九族文化村,然後到日月潭接台21甲順時鐘環日月潭右半邊,但是131接九族文化村這段路我從未走過,而且手機掛了沒電子地圖可以看,憑藉著印象與指標走完131到魚池後,沒接上九族文化村,直接走台21到日月潭了,看樣子只能逆時鐘環日月潭左半邊。


日月潭的觀光產業幾經起伏,拜陸客所賜現在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當然也造就了不少亂象,比較好奇的是,陸客真的會覺得日月潭值得一看嗎?中國大陸比日月潭美的湖泊何其多?



天氣真的很糟,看的到慈恩塔、玄奘寺嗎?



天氣差還是別拍風景好了,都灰撲撲的不好看,喜歡這樣的寧靜悠閒。



如果讓池水溢過去就酷了,這樣就有無邊際泳池的味道,說到無邊際泳池,涵碧樓似乎有個無邊際泳池,不過涵碧樓是個我消費不起的地方...



向山遊客中心一直是對於建築與攝影都有興趣的我所嚮往的地方,或許是因為人多吵雜,不然就是心情急躁煩悶,拍不出我想要那種洗練簡潔、安靜沉穩的感覺...



有機會再來拍吧,真的拍不好...



前面在拍婚紗,如果畫面中那個人是新娘子而不是攝影師這張照片會好看N倍。



告別向山繼續往南行,到了台21與台16交叉口時,忽然發現路邊居然有這塊“新高山登山口”的石碑,新高山指的就是玉山,是日治時期的名稱,因為玉山比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還要高,因此名為“新高山”,現在登玉山是從塔塔加開始爬,如果從這邊就開始爬的話真不知道走幾天才能攻頂。



沿著濁水溪到了集集後,本想到火車站附近晃晃,站前卻人滿為患,這樣的人潮使我不敢靠近,掉頭離開沿著鐵軌往攔河堰方向前進,集集綠色隧道遠近馳名,不過應該不是我拍的這一段,然而這段路的悠閒氛圍也很有集集的味道。



到了集集攔河堰,這攔河堰可不得了,是全臺灣最多閘門的攔河堰也是臺灣地區計畫年取水量最大之水庫,不過這邊大部分的水都到了六輕去了,因此雖為全台取水量最大的水庫卻沒辦法讓雲林地區水源充足,因此雲林正在興建湖山水庫,今年就可以蓄水了。看這前方的單車騎士,想想完成這趟旅程後緊接著就是單車環島,一整個超級期待的。



從集集走台三丙接台三線是一條快速到雲林的路線,中途有個知名景點“紫南宮”,現在想想當時應該去求一下發財金,不過還好這趟旅程到了手機摔壞後已經跌停了。


與朋友相約在斗南,朋友帶了她兒子前來赴約,想不到我也已經邁入了聚會中會出現小朋友的年齡了,相信未來的聚會小朋友會一次比一次多,到了哪天可能變成沒小孩的成了異類,大家瘋狂詢問“還沒有對象?”、“是要娶了沒?”、“都老大不小了”,不知道到時候我會不會就是那個異類,哈。



國中、高中都是在雲林讀書,對於雲林有著不一樣的情感,比起我的故鄉埔里、大學待的高雄、現居的桃園,斗南的時鐘似乎轉得很慢,茶窯的雞排+珍奶(覺得這這個組合超搭的)、掛號費只要$50元的診所(很多時候只是假借看病名義,想從學校溜出來)、很好吃的麵包店(買過很夢幻的草莓蛋糕)一切都還健在,沒有酷炫的店家、沒有超高級餐廳、沒有到處開的房仲店,一切都是機能取向,典型的台灣小鎮市區。




============= 2014/11/02 =============


早上約了另一位朋友在西螺一起吃早餐,由於從國中開始我就是到外地求學,很多老朋友都是很久很久才會見一次面,然而卻不會因為太久沒聯絡而生疏,最近臉書上有許多朋友在PO一個小測驗:要朋友寫下是怎麼認識發文者的,彼此是怎麼認識的其實還蠻有趣的,我也很清楚記得跟那些老朋友們是如何認識的,但利用這個來測驗我覺得太刻意,或許說拿友情來測驗本身就是不信任這段友情了,我相信“友情不是目的,只是結果”。


既然都到了西螺,當然要走西螺大橋囉,記得在大學一年級開學前,從桃園騎車到高雄,第一次騎台一線經過濁水溪,想說終於可以見識一下“遠東第一大橋”的風采,結果卻莫名其妙的上了溪州大橋,到了河面上才遠遠看到西螺大橋怎麼在旁邊!?一度想迴轉卻因危險而作罷,相較之下溪州大橋就只是條長到看不見盡頭的普通大橋而已。可惜的是今天的天氣實在太糟糕了,灰撲撲的搞得西螺大橋也看不到盡頭。



我覺得西螺大橋時在大美太重要了,所以想附上前年好天氣時拍的照片,結果我在硬碟與隨身硬碟裡東翻西找卻發現了一個令我十分錯愕的消息...


原本以為有將2013年拍的照片備份進隨身硬碟,所以前陣子把電腦裡2013這一整個資料夾刪除,結果當我打開隨身硬碟裡2013這個資料夾時赫然發現...裡面只有到2月...整整有10個月的照片永遠回不來了...噢買尬!那段時間是我攝影的精華歲月,還好最喜歡的那些照片有傳上網,只是永遠沒有原始檔案了...


那年剛畢業,把機車從高雄騎回桃園,雖然不是第一次走西螺大橋,但那次經過是重新上漆後的第一次,現在這座橋可是個古蹟呢,右邊鋼柱上有個中美合作的牌子,雖然整座橋完工於光復後,但橋墩卻是日治時期興建的,也還好橋墩建於日治時期,不然國民政府蓋的橋不知道可不可以撐這麼久...



橋下的稻田配上紅色的鋼構與藍天白雲構成一幅舒服的景色。



過了西螺大橋後就到了彰化,由於不趕時間,所以打算走八卦山山脈,於是從北斗接田中上八卦山,才剛爬山不久就看到了“參山國家風景區”的牌子,看來差個獅頭山這趟旅程就可以走完參山國家風景區了。



從八卦山南段上來離受天宮很近,受天宮位於松柏嶺上,而松柏嶺則是一個著名的產茶地,騎在路上都可以聞到烘茶的茶香味,看這牌樓多麼富麗堂皇阿。右下角的三位阿兵哥是星光部隊,在當兵之前印象中都沒看過什麼軍人,結果當完兵後才發現其實街上、路上、高速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軍車、軍人...



受天宮是台灣玄天上帝信仰代表廟宇,由受天宮分靈之宮、觀、壇、宇計四千餘座,可見其餘道教中之地位,而現在這座廟宇是在2008重建完成,因為在2000年時曾發生過火災,在火災後我曾跟隨父母前來參拜過一次,對這座廟宇最大的印象就是“火災”,這種軼聞反而讓我覺得比較印象深刻。



色彩鮮豔活潑、雕梁畫棟繁複華麗。



而「松嶺遠眺」為南投八景之冠,可惜的是天氣不佳,能見度不夠好。



我最愛喝的純喫茶也來松柏嶺尬一角,不知道是純粹廣告,還是飲料中使用的茶葉產自此地?



騎著騎著居然看到眼前就是台3線,原來我騎錯路了,自持方向感一流,且常經過松柏嶺,因此一路上幾乎沒在看地圖(沒了手機的電子地圖,於是先跑到松柏嶺的旅客中心拿紙本地圖),結果居然走錯了,回頭走“出林虎路”再度回到松柏嶺,話說出林虎路這路名好帥!


松柏嶺路邊盡是茶園再不然就是製茶廠,而上橫山的這條路則是綠樹如蔭,騎在路上感覺十分悠閒美好,至於“橫山”是什麼地方呢?原來他是八卦山山脈的最高峰,聽起來雖然沒有五嶽劍派的“恆山”與“衡山”屌,不過是八卦山最高峰,這點就值得一遊。



從這邊已經可以俯瞰彰化平原了,不過天氣依舊不佳,如果能見度夠好的話應該能看到台灣海峽,因為此距台灣海峽只有35公里,而高度有大於100公尺,這樣的高度下可以看到這麼遠。



在半山腰處即可看到橫山登山口,指標指示約有750公尺的距離,看來挺容易的,只是爬到一半就覺得要流汗了,這天氣流汗不打緊,但我待會還要騎車吹風,因此刻意放緩腳步,輕鬆的攻頂。


恩...這山頂跟我想的差很多啊...完完全全沒有展望...就當是健行吧!



再度騎上機車後發現有條小路可以鑽進去,裡面是一間私人經營的庭園式咖啡廳,咖啡廳旁有一條小到車輛進不去的小路,路邊有一顆看起來比剛剛那顆二等三角點更酷的“八卦山制高點”。



小路還可以繼續前進,居然就到了剛剛我爬上來的那邊...


橫山的下一站是“猴探井”,這是個看夜景的好地方,後來建了個天梯讓這邊更加火紅,此地整個山谷像一口井,山谷前有一小峰,像極了一隻猴子蹲著俯探著深井,因此將此地命名為“猴探井”,不過讓我不解的是“猴探井遊憩區”不是政府管轄的嗎?還是純粹私人經營?因為我找不到任何一個公共停車場來停車,再加上滿坑滿谷的人,所以我就走了。


原本沒什麼車輛的139縣道,到了這邊就像行駛高速公路突然遇到了收費站,這間有名的鳳梨酥店,帶來了不少商機與人潮,也讓八卦山上種了很多的鳳梨,搞不好哪天“八卦路”改名“旺萊路”也說不定,感覺又是個須自備女友才會有趣的景點,而且這麼多人讓我感覺不是只有“微熱”是“很熱”才對,實在很不適合我,因此又繼續上路了。



邊騎邊看路旁,發現樹裡行間可以看到山下的景色,視野頗開闊的,但總找不到較好的眺望點可拍攝,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木造眺望台興沖沖的揹著相機就往台上衝,衝上二樓後卻發現了驚人的一幕...


此時坐在長條木椅上的阿伯猛然回頭往我一看,他的眼神緊張帶著一點羞愧,往他兩腿間一看,阿姨正蹲阿伯兩腿間的地上,她睜大著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恐懼,他們在幹嘛當然一清二楚,只是不解的是,為什麼他們會流露出這麼害怕的神情,光天化日之下敢做這種事想必心臟應該很大顆的,我既沒大聲尖叫,也沒想要接近他們的意思,幹嘛兩雙眼睛好像在看剋星一樣看著我?



管他的,我還是拍我的照就好,自顧自地走到欄杆邊拿起來相機開始拍外面的景色,此時覺得他們似乎回魂了,這才想到...我這樣衝上來胸前又掛著一台相機,這不像抓姦的徵信社嗎?難怪把他們嚇個半死!


這是往東眺望,草屯、南投一帶,看看地圖會覺得從交通與地形來看應該是草屯比較熱鬧,比較有發展的潛力,為什麼反而是南投市人口較多?



再往前一點到了一個交叉口,左轉可以往彰化,路旁有一個廢棄的小鐵棚,因此剛好可以往西邊看,眺望彰化平原,鐵棚裡站著一對親密的男女,看到我的出現又是一幅警戒的姿態,心想著...八卦山上也太多八卦了吧...



越往北騎離台中市就越近了,這邊已經可以看到台中市區囉;南投與彰化的天際線都很平順,沒有高樓的點綴顯得平淡無奇,但台中就不一樣了,凹凸有致的天際線看起來氣派多了,雖然沒拍到7期的大樓群,但台中第一高樓“世華國際大樓”也入鏡囉,比較可惜的是...天氣不夠好啊,想想如果在一個能見度可達30公里的傍晚,在此拍攝華燈初上的夜景會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奇怪了,怎麼一推對象來的機車騎到一半就迴轉了?而且這些車不是重機就是改裝車?


看來這邊大概就像中部的北宜公路吧,愛騎車的人來此跑跑彎道,愛拍照的人來此拍拍追焦,看了這麼多帥車也停在路旁拍了幾張追焦照,平常對追焦沒什麼涉略,臨時磨槍上陣結果不太理想...



台中市區已經在不遠處囉,會想去台中市區主要是因為最近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剛剛建完,想去朝聖一下。



從八卦山下去的路都還蠻陡的,不過這條台74線騎起來很棒。



進市區後車流量明顯增加很多,此時才想到雖然打算去大都會歌劇院但我卻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只記得“好像”在七期附近,手機又摔壞了根本沒辦法GOOGLE,只能碰碰運氣囉,如果真的找不到在問路人吧。


結果在台中豪宅叢林中繞了幾圈居然就找到了,原本以為會很巨大的,但可能是周圍的豪宅太巨大了,歌劇院看起來有點迷你。



抵達之後才發現剛好遇上了光影藝術節,原本想說來繞一圈後就繼續北上,既然夜景是重頭戲那就待晚點吧,自己一個人揹著一台單眼可能看起來就很閒,逛了一圈有兩組人馬請我幫他們拍個照片,幫這個小忙當然是樂意之至,而且我發現這邊拍人真的很好看。


夕陽的黃金色將豪宅點綴得閃閃動人!更增添高貴的身價...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開始在這邊拍拍夜景,看看展覽,開始在思考...要不要晚上留在台中就好?反正最近沒什麼事,只要11/5前回家接著單車環島就好。



在這邊拍了不少照片,這邊就不贅述了,有興趣可以參閱【攝│台中│建築】台中大都會歌劇院,邂逅光舞紀



依依不捨地離開歌劇院後,想說天黑了就來去拍BRT吧,騎在台灣大道上,看著兩側的高樓不只比高,還比炫,台中的確是個發展快速的都市,五光十色的街景讓我很想將這幅畫面留在記憶卡中,於是開始爬上台灣大道上的陸橋,以前經過沒有注意,這次為了拍照才發現...台灣大道上的陸橋有夠多的!


這是我爬了四次陸橋後覺得最棒的景色,



拍完這張照後剛好發現橋下有公共電話亭,打了通電話回家,跟老爸說我可能會晚點到家,老爸跟我說東北季風增強盡量別走海線,掛斷電話後心想...我已經在前往海線的路上了,現在改走三線要橫越台中市區耶...還是照著原計畫走好了。


到了大甲溪後風實在太大,由大甲轉進三義沿台13線繼續北行,到了新竹市的時候已經12點了,看了看手錶11/3,一開始還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但再仔細想想11/5要出發環島...相減之下...我剩不到兩天了!


最後在凌晨兩點平安抵家,一段旅程的結束是另一段的開始。


virus1988 wrote:
實在很難想像40年前...(恕刪)



自台7甲線要往武陵農場的沿路上.一直到遊客中心之後.不知版大有無注意到會經過的:百福.千祥.萬壽.億年等四座小橋?
這四座橋是完全沒改變的...
雄立於農場入口收費處一旁.刻在岩壁上的"武陵勝境"幾個字也是幾十年都沒變的...
還有位在農場最裡頭的武陵山莊旁.有條步道可通往的"桃山瀑布"(又稱:"煙聲瀑布")依舊白練高掛...
培育櫻花鉤吻鮭的七家灣溪河道會因颱風.暴雨的關係偶有小改變...
其他在收費站之後沿線所見的人工建築和植栽完全都不是40年前的武陵農場所有的...

也許我這樣的形容仍無法描述早期武陵農場的模樣...
但可以確定的是:40年前夜晚我在武陵農場所見的星空.和版大在合歡山上住宿一整個月時所看見的星空應該是完全相同的吧?

對囉!因為幾次機旅時我都是以時速30公里這樣在環島的.所以上武嶺.合歡山時就沒有特別感覺到機車衝力不足的現象...
環島之後突發奇想改爬玉山也順利登頂了...再來的目標一是爬雪山.二是在合歡山住個兩天把合歡群峰全爬一遍...

我54歲.我的大孩子與版大同年...
祝我們都能逐一完成我們想走的路.和想看的風景...

應該又是個巧合吧?
由於我住台中又常在中部縣市機旅獨遊的關係.版大後面這一段PO文記錄的地方幾乎一個不漏的全到訪過...
比較不解的是:版大從集集經竹山.林內(沒錯的話)到斗南.西螺是純粹為了訪友?懷念的餐飲?還是有其他理由?
對照隔一天從北斗經田中往八卦山.松柏嶺這樣的路線.好像就多跑了不少路...(集集>民間>松柏嶺>八卦山不是最短的距離嗎?)


話說旅遊途中意外看見他人"搭檔演出"的奇景我也有過一次.那是台14線草屯往埔里的路上有處以出產檳榔出名的地方-雙冬.
台14線的雙冬橋是鋼筋水泥大橋.不遠處的上游還有座年代已久的雙冬吊橋...
有回我特別繞小路想去看看雙冬吊橋.沒想到因為吊橋這裡因為很少會有人繞進來的關係.意外讓我也看見有兩位注重"情趣"的男女也正在靠近橋頭處的吊橋上辦事...唉~或許搖晃彈跳的吊橋可以減緩橋面那硬梆梆的木頭吧?不然怎會有人來此辦事咧?
這事離題了...

過去我在機旅的途中所拍攝的照片除非是逼不得已.否則照片都是沒有"人物"出現的.(個人偏好而已)
版大這篇文章裡的照片就比較無法表現出你對相機運用的技巧功力囉...
或者時間上趕著回家的關係所以給版大造成壓力呢?(純研究探討而已)

virus1988 wrote:
原來合歡尖山的步道修......
(恕大哥~看您的日期似乎在合歡山上待了不少天,而且還等到下雪耶!!!真是太夢幻了,好想去看看冰凍中的合歡山!!刪)


霧雨天(2014_12_27)、冰天雪地天(2005_1_1),二者日期差 3 天,可是年度卻差了10年呢!
哈哈!

angel4tim320 wrote:
自台7甲線要往武陵農...(恕刪)


聽您這麼一說,雖然此次前往並未留意這些年代已久的重要建物,下次拜訪一定多加留意。聽起來的感覺似乎您不太喜歡現在武陵農場過多的人工味?小弟已經覺得武陵農場算是現在農場中很自然的一座了,草創時期的武陵農場真令人嚮往啊!
相較於人生,大自然的確永恆,40年的星空,對宇宙而言確實十分短暫,仰望星空對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

時速30公里環島...
好個閒情逸致!在山中我可以,到了平地會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上武嶺會感到衝力不足的主因是因為我想“衝”,不然真的是蠻平順就上去了,那時只是因為覺得好冷,好想快點到,所以就把油門催下去了!!

哇~恭喜您成功征服台灣最高峰,登玉山與雪山也是我想完成的目標之一,可惜身邊沒有對登山較有興趣的好友,可能要帶我的朋友從合歡山慢慢爬,讓他們對高山漸感興趣後看能不能把他們騙去爬玉山、雪山

說到合歡山群峰,我也還有北峰跟西峰還未爬過,網路上常看到爬北峰在小溪營地露營,感覺是個超棒的營地!


看來您已經快進入退休享受人生的階段了!真是熱血啊!真懷疑我如果年紀到了您這樣是否還能有這麼熱血的精神與過人的體力。



angel4tim320 wrote:
純粹為了訪友?懷念的餐飲?還是有其他理由?...(恕刪)


您說的沒錯,本次旅行主要目的其實只是要到斗南與朋友聚餐~其他的旅程算是額外贈送的

說到雙冬吊橋,我一直很想去走看看,結果經過了上百次從沒實現過。小弟的故鄉是在埔里,在水沙連高沒開通前常常走台14線,記得以前雙冬吊橋爛爛的,當時也沒什麼觀光規劃,每次經過只是“噢~雙冬到了”現在已經搬出埔里,就算回去也走高速公路,到很懷念台14線上的景色~我想“刺激”就是他們的“情趣”。

下篇的照片從第一張應該就可以看出端倪,天氣實在非常的糟糕...那已經是我用軟體清晰過了...實際上能見度更差,我愛拍風景,愛藍天白雲空氣通透,雖然能將陰天、天氣差也拍得好看才是真正高竿的人,但我的技術還沒到那邊...況且下山之後的景色跟山上真的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了。而且如您所說的,除非逼不得已,不然也不想有人物出現,譬如在向山遊客中心...那樣的建築氛圍實在與人聲鼎沸搭不上,但實際情況就是這麼的熱鬧...對於拍照,我希望不只能拍下只有漂亮的照片,而是有內容的照片,當然很多技術、技巧、構圖還不夠成熟、到位,發表在論壇上也是希望有人可以給我批評指教,可惜的是論壇大多都只是只發表正面的,要不然就是沒有建設性的批評,學習效果實在有限阿...前陣子我在01上看到一篇遊記對於照片中的顏色覺得太過飽和,而他的回文就是不接受批評這樣...真的很無奈...還有曾在攝影版貼過我在合歡山的照片,一開始提到使用的器材,並說明有經過LR修圖,結果有人開始說何必說明這些,這樣只會讓別人誤以為我使用的相機牌子發色很好...,真的是讓我哭笑不得啊!



jypeng0416 wrote:
霧雨天(2014_1...(恕刪)


原來是這樣!!

沒看仔細,酷耶!!合歡山總有拍不完的題材,年年上山也年年不同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