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名可謂使用全世界最先進的工法來興建的高速公路,他大部分設計基準是以140km/hr來設計的。
這遠遠超越了我們二高的120km/hr,2014年的話就可以從御殿場JCT直衝名古屋!
話說你其實也不一定要從名古屋IC去名古屋市區其實,經過豐田JCT時可以改走伊勢灣岸再從名二環進去
我覺得也是不錯的,畢竟伊勢灣岸是銜接新東名和新名神的大動脈。
不過還是很可惜,原本新東名和新名神是全線6線道的規格,受制於日本經濟不景氣,小泉時期
隨著日本道路公團名營分割化,縮減新東名新名神經費導致以暫定4車道興建(但還是有路段以六線道規格)
但我覺得遲早還是會拓寬為6車道的!畢竟隧道和橋梁都是保留6車道規格。
以現有計畫來看新東名將於2020年全線通車、新名神將於2023年全線通車,屆時將可取代舊有的東名和名神
成為東日本和西日本的新大動脈。
儘管是龜速興建,但最近安倍政權若能解決經濟問題,或許將來可提早興建完也不一定。
上面有人提到新東名頂多3車線,這邊我得提出來講日本高速公路車道寬的問題,據我所知日本高速公路最寬的路段為雙向8車道,也就是單線4車道。僅有名神高速公路、首都高速公路灣岸線、京葉道路有這種規格。
然而可別以為8車道路段很長,全日本高速公路8車道的路段加在一起應該不超過30公里,台灣的話光國一國三就都有很長的8車道路段,國一甚至還有10車道規格。韓國的話8車道規格更多,甚至還有12車道的規格。
連狹小的新加坡的高速公路也有8車道規格。
日本主要原因在於國土面積狹小外土地價格又高,使用相當完善的路網和優良的開車習慣補足後,高速公路3線、4線就還過得過去。
德國跟日本一樣擁有非常完善的高速公路網和優良的開車觀念可以發現德國大部分也頂多2線、3線,一樣只有大城市周圍才出現8線道的規格。
至於隧道的話新東名和新名神皆有將近4公里的長隧道,日本高速公路的隧道數量相當多,8公里的隧道在日本可能還排不進前5長,也因為隧道眾多加上開車觀念好,日本高速公路可以變換車道下肇事率我想還是優於許多國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