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att wrote:
台北是捷運為主,出了捷運再轉公車,
所以公車方便度差一點、慢一點,為了到達目的地,還是要坐。
台中以BRT為主軸,
還弄得不夠方便,
那騎車出門就好啦。



國外都有電公車,輕軌

日本人最愛用電車

台灣就只能永遠騎車就好

只能騎車.... 騎車 .... 騎車.....

每年死掉1000個機車騎士
Mianhuayubaby wrote:
台灣就只能永遠騎車就好
只能騎車.... 騎車 .......(恕刪)


台灣長久忽視大眾運輸,
才會是這樣的結果。

現在好不容易來個BRT,
如果做得好,
其他縣市都可以跟進的。
既然要認真發展BRT,
思維就必須改一下,不能用騎車者的立場,而是用乘客的立場去看BRT的設計,
怎樣才能讓更多人願意捨棄摩托車轉而利用大眾運輸。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吃太多會吐 wrote:
設在內側車道一樣也能做到, 個人會認為設在內車道除了站體可共用, BRT公車行駛上和上下車的乘客外在干擾條件也比目前設定來的單純更多
機車族群也是用路人, 這種大眾運輸工程規畫本來就要多方想法來成就, 難不成發在閒聊區層次會比較深? 台中港路改成台中大道是因地制宜?


請教"設在內側車道一樣也能做到"要如何做,會如何單純?

內車道站體共用,設置在路口某一側:
假設上行有一班BRT停靠上下車時,路口為紅燈50秒,
此時下行有另一班BRT需準備通過路口進站.
試問,下行BRT要先停等50秒紅燈再行通過路口進站後,再次停等車站上下客?
或是號誌優先,將橫向車流截斷,讓下行BRT先行通過進站停靠上下客?
截斷的橫向車流又將受到上行BRT上下客完畢準備通過路口而干擾...
不知如何單純更多?

內車道站體共用,設置在兩路口中間路段:
無號誌停等問題,但此時行人到達站體的方式
1.增設行人穿越道紅綠燈.意味著私人運具要停等的紅綠燈數量增加.
2.加蓋人行天橋讓行人穿越.建築成本大幅增加,包括兩側人行道的用地改建徵收,店面住家的抗爭
3.與其它路橫向路網連結使用的行人,需徒步行走至少半個街區.

台中港路改成台中大道是因為捷運公車BRT造成的嗎?
要討論一件事,就要連其他狗屁倒灶都一起攪進來才行?

路鋪不平,所以不要BRT
台中港路亂改名,所以不要BRT
who是藍的,所以不要BRT

事實上,行人才是BRT最大的目標群.可惜沒有行人版.
騎機車還是比BRT快也比較省錢
現在因為公車免費才搭公車
等到要收錢就一堆人回去騎機車了
除非是蓋捷運……

gogohell2003 wrote:
請教"設在內側車道一...(恕刪)
.
你說的情況, 以目前的建置方式一樣也要面對不是嗎?
我指的單純是內車道車況相對於慢車道部分
原文討論的應該是BRT的建設, 目前方向比較像是機車族跟BRT的衝突
扯到路名變更的是的確是沒意義, 跟您道歉
台中BRT不需要停紅綠燈嗎?
電車捷運都不需停紅綠燈。
原本就塞的中港路(台灣大道)少了一道只會更塞。
會想要使用的主要誘因是其"便利性",
在目前交通體系不完整的情況下硬要建BRT,
其目的根本不是在於便民考量。
這跟搭普通公車根本無異,美其名BRT而已。
要停紅綠燈的捷運嗎?
中港路沿線好像大規模施工不只一次了,都從中港路變成台灣大道了~~在搞什麼東西??

大眾運輸最重要的就是便利你做的一點都不便利誰要去搭??

沒有人喜歡在下雨天 大熱天開車騎車找停車位的~

至於台中市民買不買單我們等著看吧~~

台北的內線公車道就很好了快很多了

硬是要搞啥BRT紅綠燈連鎖還是在台灣大道祈禱台中政府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反正向震怒老胡說的房子都建一半了怎麼能換師傅

不要吵了~讓我們看下去吧~
--------------------------------

Mianhuayubaby wrote:
國外都有電公車,輕軌
日本人最愛用電車
台灣就只能永遠騎車就好
只能騎車.... 騎車 .... 騎車.....
每年死掉1000個機車騎士

你怎麼不說,日本駕駛人比台灣守法,>125cc機車就可以上國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