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又是排到要回台中家晚餐的日子~~~但勤瘦幫再度來到"桃竹苗"地區,再怎麼說都要參與一下囉~~~(但下午14:00就一定要脫隊....)另? 到南庄是"客家美食黑白吃"嗎? 那好像不符本幫"吃很大"的幫規耶是否讓小弟去問一下苗栗/南庄有沒有在地人推薦的餐廳呢?(又是吃不到竹南越式羊肉爐的bobby...請老方大大這次試一下另一家囉....)======== 火車組(以下請複製使用) ========01~05) 老方,winnie,歪妹,Hilo,阿堅06~10) 白色,寶財, Leo,蔣sir ,蔣夫人11~15)======== 自行前往組 ========01~05) Aaron, bobby(只能到14:00)======== 遊覽車組 =========01~05) Hilo友,
davidyeh_168 wrote:[活動]12/12(...1800 竹南(越氏羊肉爐 每人約200-)...(恕刪) http://forum.ncphoto.cc/index.php?showtopic=17680
歪妹阿鴻 wrote:[活動]12/12(...1800 竹南(越氏羊肉爐 每人約200-)(恕刪) 昨天剛去那附近, 所以去"探望"了一下: 發現....店面....沒人....因為換地點啦~~~同樣在忠義街啦, 望眼即可看到, "呆就哭"啦~~~請老方大大這次要選: 在"竹南忠義街"的"許"越氏羊肉爐喲~~~小的只能哭著"這次又沒能吃到", 在南庄與各位小別後直返新竹
歪妹阿鴻 wrote:來亂一下,應該沒順路...(恕刪) 有順路阿~可是這樣兩餐下來,腰圍又會多了一圈To Bobby:我上次吃的那家也不錯耶~雖然吃完了才想到為啥沒有'沾醬'因為不用'沾醬'味道就超棒的而且空間蠻大的,可停10幾台腳踏車,不用擔心受怕吃完自己的愛車走失了
davidyeh_168 wrote:我上次吃的那家也不錯耶~(恕刪) 老方大大....我想您數(十)年來"騎遍"全台灣數十回合(世界級的己經高到不在小弟的"予想之內~~~)您可會有印象: 很多"店家"有"分身"的.....竹東的"老店/老街"~~~台中的"太陽餅"~~~鹿港的"玉珍齋"~~~后里的"豬血財"~~~東河的"包子"~~~(關於小弟最愛的"牛肉麵", 那更是族繁不及備載.....)咱們沒有空去理解每一個"本尊分身"之間的"歷史",反正每次採買, 或每次在地用餐, 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嚐試~~~大家高興就好(不高興就下次再找另一店, 也更好~~~)只是想向您報告一下: 若您及各幫眾當天, 有空的話, 去二家店, 比較一下"人潮",或許您這次要試看看竹南"許"越式羊肉爐囉.....小的........流口水中...........沒能參加........只能"建議"啦~~~~~
taylormade wrote:老方大大....我想...太陽餅...(恕刪) 太陽餅沒有包太陽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老祖先的故事行銷概念說起老婆餅的由來,就要從清朝末年說起。當年,「蓮香」茶樓僱用了一個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由於廣州離潮州較遠,點心師傅回鄉不易,有一年,他要回鄉探親,想說自己從大都市回去,總得帶些禮物,於是就買了些廣州的著名點心讓家鄉人享享口福。沒想到回到家裡,老婆吃了之後卻說:「你們『蓮香』茶樓是廣州赫赫有名的老店,做的點心居然不過爾爾,還不如我炸的冬瓜角好吃呢!」這位點心師傅聽了頗不高興,就要老婆做些冬瓜角來嘗嘗。只見老婆將冬瓜熬得稀爛,加些白糖麵粉,熬到半乾半濕時取出包在麵皮裡,炸成金黃香酥的冬瓜角,吃起來皮酥餡滑,異常可口,點心師傅不得不衷心佩服,回廣州時,特別要老婆做了一大包帶回去給同事品嘗。那些見多各式點心的師傅們最初也沒將冬瓜角當成一回事,但出於禮貌也得品嘗一下,沒想到吃了之後,連聲稱好,連老闆吃了之後,還以為是潮州師傅特地買回來的名點,忙問叫什麼名字,這名潮州師傅一時答不上來,就把緣由說了一遍,於是就有人提議說,既然如此,那麼乾脆就叫潮州老婆餅吧!後來,這種用料簡單、製作方便的點心,就成為「蓮香」茶樓的招牌點心,經過點心師傅加以改良後,用料做工更加精細,並做成喜氣的圓型,改炸為烤,成為酥鬆香軟的老婆餅,雖然茶樓老闆嫌俗氣,改名為「冬茸酥」,然而,大家仍然喜歡使用老婆餅這個充滿趣味的名字。 老婆餅的由來另有一說,在從前,有個老婆因為公公生病了,家裡沒錢替公公治病,所以自願賣身為奴,深愛老婆的老公為了贖回妻子,努力研發了一種美味可口的餅,並且靠著賣餅的錢將妻子贖回,於是,後來的人就將這種餅稱為老婆餅。*-*-*-*-*-*-*-*-*-*-*-*-*-*-*-*-*-*-*-*-*-*-*-*-*-*-*-*-*-*-*-*-*-*-*-*-*-*-*-*-*-*-*-*-*-*-*-*-*-*-*-*-*-*-*-*-*-*-*-*-*-*-*-*-*-*-以製作糕餅而言,中國人也頗富創意。可以欣賞月亮為名,乃有「月餅」的發明。那麼,有月餅,何不也為感謝太陽公公的德惠大地,也生產個「日餅」,但日餅也許拗口,來個<太陽餅>如何,而金黃色的太陽餅,還真是像個太陽。其實太陽餅的由來,沒有定著,台中縣口述歷史中記載,太陽餅的由來有三種傳說。第一傳說是:相傳在中國古老的南方地區,民心純樸,民智未開,有一天突然天昏地暗,民眾以為觸怒了天神,派天狗吞噬太陽,正當民心惶惶之際,有人提議集合所有婦女,以麵粉、麥芽製造糕餅,祭拜天地,讓天狗飽食,不再吞噬太陽,在全民贊同之下,於是製造許多糕餅祭拜,果然太陽復明,因此相沿成俗,而所製造的糕餅,遂被命名為太陽餅。第二種傳說是:清朝末年,製造糕餅非常著名的賀日昇,有女初長成,賀日昇的弟子陳維民看見小姐花容月貌,依其容顏製成太陽餅,以純正麥芽糖做心,表達甜蜜思慕之情,在招親會上大獲賀師傳的青睞,遂將愛女許配給他。此後,賀師傳還以陳維明所做的太陽餅當做喜餅,分贈給親友,深獲好評,所以太陽餅又有千金餅的美名。 第三種傳說是:太陽餅的形狀渾圓,中間蓋有紅色的店記,形似太陽,數十年前不知誰取名為太陽餅,就此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