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湯哥末代武士中美國中尉的原形之一斯卡羅中的李仙得

最近熱播中的史詩大劇斯卡羅中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是個傳奇人物 是湯姆克魯斯演的末代武士中國的美國歐格仁上尉的原形之一

李仙得出生於法蘭西王國望族,曾在漢斯皇家學院接受過軍事教育,畢業於巴黎大學。文武雙全 這相當於在美國唸完西點軍校再去念哈佛大學1854年和美國人克拉拉·慕洛克結婚,岳父為紐約著名的律師,婚後搬到紐約,並歸化美國國籍。--------看了會不會想揍人??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李仙得招募了很多人成立第51志願步兵團獲授少校 戰功彪炳但是因為下顎及脊椎重傷被子彈傷及左眼及鼻梁提早退役 破例晉升准將 他的上司格蘭特將軍後來變美國總統 酬庸李仙得去當美國駐廈門領事
李仙得上任後就立功抓了一個走私奴隸的販子(這人改邪歸正幾年後 反而抓了李仙得)正好碰上美國商船羅發號事件遇海難飄上台灣恆春被台灣原住民抓到殺掉連船長老婆都不放過指逃掉一個 因為這種事件以前很多 李仙得奉美國政府之令解決這個問題


李仙得先找中國政府交涉 結果中國政府說 "臺地生番,穴處猱居,不隸版圖,為王化所不及",意思就是說那不是我的領土,此事與我無關 ;李仙得沒辦法只好自己找原住民交涉 但是一直沒有回應 美國就派軍隊懲戒原住民;結果打了個大敗仗 反而被原住民教訓了但是臺灣瑯嶠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說因為看到美軍很英勇
願意見面談談 中國政府一向狡詐沒有信用就免了 李仙得就帶了通譯孤身赴約 到了現場一看對方1-200人
一副沒談成隨時開幹的樣子; 卓杞篤很佩服李仙得臨危不亂的勇氣 向李仙得得解釋 原住民不是天性好殺 是因為
以前有白人進攻部落大開殺戒;先人遺命見到白人就殺 卓杞篤覺得這樣殺來殺去不是辦法所以想談和;雙方就訂下
南岬之盟 原住民承諾只要遇難的白人舉紅旗 原住民就不殺害 不舉紅旗 的任由處置;雙方和平落幕 這是台灣原住民和外國簽的第一份國際盟約 後來原住民也確實遵守盟約

李仙得一直勸中國政府要在恆春和台灣東部設官經理 不然會被外國認為是無主之地 引來別國來殖民 但是中國政府一概不理 理由都是"那不是我的領土與我無關" 所以李仙得從此確定了一件事

"台灣恆春和東部不是中國領土" 這個就種下了日後日本出兵懲戒原住民的牡丹社事件的種子


1871爆發八瑤灣事件日本琉球船隊海難 被原住民殺了54人 ;李仙得很生氣跑去質問卓杞篤;沒想到卓杞篤說"簽的約只包含白人 不含漢人"原住民誤以為是漢人所以照殺 然後卓杞篤女兒抱怨 遇難的洋人船員 原住民都好好照顧送到中國政府 中國政府不只不照約給犒賞 連路費都不給 造成收留的原住民部落很大的負擔 怨聲載道 連帶他父親卓杞篤的權威受損 交涉失敗 李仙得只好回廈門

美國政府因李仙得的功勞把他轉調阿根廷大使 路過日本的途中 正好因為 日本為了八瑤灣事件煩惱 因為羅發號事件日本政府知道應該要求中國政府懲戒原住民或者日本自己出兵 但是日本一出兵等於和中國宣戰

李仙得告訴日本 談判沒希望 出兵懲戒沒有問題因為中國政府根本不認為那是中國領土 日本政府大喜直接聘用
李仙得當外交顧問 李仙得告訴日本政府要符合國際法 首先要取得中國政府的確認 出兵才能名正言順
所以日本就派了大臣去中國交涉 先請中國政府自己處理 果然中國政府官員告訴日本"那不是我的領土,此事與我無關" 日本政府當然就出兵懲戒罪魁禍首的牡丹社了

所以日本不是中國宣傳的"侵略台灣"而是"出兵懲戒"這是符合當時的國際法的

這個湯姆克魯斯?

就是騙人把戲
lee15wen
分不清現實跟演戲?
Brian 168
分不清被人嘲笑跟愚弄?
KUMAKIKIKI wrote:
最近熱播中的史詩大劇斯卡羅中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是個傳奇人物 是湯姆克魯斯演的末代武士中國的美國歐格仁上尉的原形之一

我有看過電影《麥迪遜之橋》,不過,男女主角相遇的遮棚橋卻被大火
燒掉,和電影場景也不能再搭配起來,要是劇本的內容,當地人認同,
現場一定會被原汁原味的保留,也能在不同地方看到相似的故事場景,
只能說《斯卡羅》是另一個《麥迪遜之橋》的翻版吧!
KUMAKIKIKI wrote:
李仙得告訴日本政府要符合國際法 首先要取得中國政府的確認 出兵才能名正言順
所以日本就派了大臣去中國交涉 先請中國政府自己處理 果然中國政府官員告訴日本"那不是我的領土,此事與我無關" 日本政府當然就出兵懲戒罪魁禍首的牡丹社了

所以日本不是中國宣傳的"侵略台灣"而是"出兵懲戒"這是符合當時的國際法的


日本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為「蕃地事務局都督」,向等國租用輪船,僱用美國軍事顧問李仙得(C. W. Le Gendre,又名李讓禮),準備對臺灣出兵[17],並事先派遣樺山資紀水野遵來台調查。

但在出兵前夕,英美等國卻轉變態度表示反對,聲明中立並拒絕租借船艦給日軍日本政府迫於外交壓力決定停止此次行動,大久保利通並親自到長崎下令罷兵。但西鄉從道以「已經準備妥當」為由拒不受命,斷然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18],這也成為日後日本軍國主義軍官在戰場上獨斷獨行的濫觴,充分表現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個原型(prototype),亦即軍事的先行與政治的追認[19]。著名文史學家司馬遼太郎曾評論這次出兵完全是無名之師,可稱為「官制的倭寇」(日語:「官製の和寇」)

mlee wrote:
日本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為「蕃地事務局都督」,向英、美等國租用輪船,僱用美國軍事顧問李仙得(C. W. Le Gendre,又名李讓禮),準備對臺灣出兵[17],並事先派遣樺山資紀、水野遵來台調查。

但在出兵前夕,英美等國卻轉變態度表示反對,聲明中立並拒絕租借船艦給日軍。日本政府迫於外交壓力決定停止此次行動,大久保利通並親自到長崎下令罷兵。但西鄉從道以「已經準備妥當」為由拒不受命,斷然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18],這也成為日後日本軍國主義軍官在戰場上獨斷獨行的濫觴,充分表現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個原型(prototype),亦即軍事的先行與政治的追認[19]。著名文史學家司馬遼太郎曾評論這次出兵完全是無名之師,可稱為「官制的倭寇」(日語:「官製の和寇」)

+分!

真是用心!
文中有連結!
●黎明之前的夜晚總是最黑暗的! ●黑暗不能終結黑暗.唯有光芒!
八瑤灣事件後,
日本與清廷交涉。
清廷再度搬出1867年羅妹號事件的說詞:「生番是我國化外之民,是否問罪由貴國處理」

西鄉重道就出兵了。

清廷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
撫恤難民10萬白銀;購買日軍在台修築房舍、道路的費用40萬白銀。
清廷因而不用「賠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