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MPEG-1時代,一堆人為了去交錯,把352x240 60i影片,轉為320x240 30p影片開始起了這個頭~既然是交錯影片,不想容量倍增就去掉補像素再設定比例,同樣轉成交錯影片不就得了!不過~那個年代的播放軟體去交錯能力不足還有話說,到了DVD時代,還是一堆人把720x480 60i影片轉為640x480 30p影片就說不過去了,而且,從VCD時代因為不了解矩形像素與過掃描(Overscan)問題,導致出現一堆畫面變形的轉檔影片的問題,到DVD時代還是沒進步。
※ VCD與DVD非1:1的矩形像素也就是長方形像素衍生出兩種情況,一種是知道需要補像素填滿Overscan,一種是不懂Overscan,把原始影片直接變成矩形像素。前者直接播放可得到正確比例,但直接轉檔為4:3會使畫面變形。後者是直接播放畫面比例不正確,但直接轉檔為4:3反而可得到正確比例。
直至今日,陋習延續,讓一堆相機、手機廠商大辣辣的直接使用30P錄影,也讓一堆網路媒體廠商名正言順的節省一半的流量預算使用30P影片。
類比無線/有線電視即使進步到數位時代,還沒有人敢肆無忌憚的用29.97Hz影片瞞混過關,可見規範還是必要的~
還好,網路上還有Youtube有正視60P的問題,早早就開始支援"正常流暢度"影片,希望能有領頭羊效應啊~
30p與60p的差異,請觀看下方連結影片,自行切換1080p60與480檢視流暢度表現有多大的不同,不是解析度喔!是流暢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Pm3SSj6W8
順道一提,電視剛出現時,為了解決頻寬不足下維持應有的品質,延伸出使用交錯影像,以一半的頻寬來達到接近的畫質與應有的流暢度。到現在,頻寬已不是問題,但為了解決降低營運、處理與學習成本的問題,產生出了59.94Hz轉成29.97Hz奇特現象!
都是成本考量,但目的卻完全相反。
epic520 wrote:
幫盒子說句話......(恕刪)
其實是不是盒子的問題也沒那麼重要了
我之前想買個盒子.附遙控器..這樣家中老人及小孩操作會方便些.外加有些手機的螢幕投射不太OK..想說透過HDMI連接電視會更順暢一點
當時透過愛奇藝撥放"老九門"播了20集.超清晰..後來20集之後要付費會員才能看.每週只增加兩集...老媽急著想看完.而且畫質變超差((我以為是手機不勝負荷.又認為是便宜高規手機硬體還是比不上旗艦機.才導致畫質變差....後來透過其他影音網站搜尋.才發現其他影音網站可以直接看到30集.而且畫質不差))之後就很少看愛奇藝了
但蠻多劇..透過YOUTUBE直接搜尋播放.畫質卻比透過某些影音網站連結到YOUTUBE的差非常非常多...這倒是蠻奇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