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嗎?』google知道你一切行事曆、聯絡人、約會,你放心嗎?

q.mowoo wrote:
拿起紙筆起來改用手來...(恕刪)

上帝有可能會知道喔

jwave wrote:
如果這一天發生,我感到驚恐的程度,遠大於驚喜。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把一堆重要資訊放在網路上 or 電腦上吧!


重要資料自行把關, 有沒有人有問題啊!






我只是把垃圾資料跟 Google 同步, 您會不會想太多?
樓主的擔憂是正常的
不只calender,email,還有google docs,picasa...
也不只google還有flickr、facebook、hotmail、msn...
所以會需要透過類似個人資料保護法之類的法律來約束
不過我想google等企業不敢拿這些資料開玩笑的
一但發生問題可是會讓google一夕垮台的

我個人是還沒有很在意這樣的事情
但這個問題某個角度來說的確是需要被注意的

另外...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之前
Yahoo曾把中國一名記者(師濤)的資料交給中國政府的事件!?
我倒是覺得樓主的想法很有道理,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每個人都一副不在乎自己隱私權的樣子。其實這件事跟google或者M$沒有關係,而是跟雲端服務所能提供與保證的隱私有關。

先從商業活動說起。只要有點概念的公司都知道不能把自己的資料曝露在自己無法控制的環境下。另外請不要忽視大家在email裡面字裡行間透露的訊息。被商業對手知道你在什麼時候去哪裡其實是很危險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辦法想像某公司因為旗下小工程師在Facebook上貼出一張在亞特蘭大機場等飛機的照片而丟掉一張大單,但是對於這種事情我有親身的經歷。

當然你可以說笨到把自己的資訊公開的貼出來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雲端運算雖然不會主動將大家的個人資料公佈,大部份雲端運算服務卻保留分析資料的權利,另外對於一旦發生的安全事故也通常不負責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使用google之前好好看過他的使用者條款。其實裡面蘊含的意義是很恐怖的。

所以公司的各種資訊不應該放在雲端之上,而需採取使用私有伺服器加上各種通訊的加密機制和權限管制。如果你真的要把公司的資料放在google上面,請付款買google apps換取google多一點點點點點點對於資料安全的承諾。另外請認真考慮購買類似postini這類的服務。

個人的資料或許不像商業活動這麼需要隱密。但是每個人還是應該根據自己對隱私的需求選擇服務。Google這類公司對於大家的資料及對於分析大家使用行為以後產生的資料都不負責。當然現在是沒有出過大問題,或者說大家沒有聽說出過大問題。但是哪一天要是出了事,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另外,M$與Google在這種事情上的立場有基本的不同。如果大家看看M$的使用條款,這種事情在條款裡是禁止的。換句話說M$如果要把資料送出來,只要全世界裡有一個人發現了,他就得吃上恐怖的賠償官司。當然可以說M$把這種行為在Windows裡面藏起來了,所以大家看不見。但是從IP的角度來看,要分析這種問題不難(如果M$的軟體可以不用IP就把資料從網路偷渡出來,那我也無話可說了)。全世界有無數的M$ hater,要爆早就爆了。

但是google的服務本質上就是要大家把資料交出去。首先,我們沒有管控的辦法,甚至沒有主動觀察問題的能力。其次,要是真的出了事,根據條款,使用者幾乎無法得到任何實質補償。我們當然可以信任Google大神站出來作大家想要他做的事情,但是要是他只是聳聳肩跑掉了,基本上我們也是沒轍的。


現在研究所榜單都能自由搜尋到了都是公開的
每個人所用的ID只要仔細去網路上整理
你畢業學校個人照生活照甚至手機都有
只要跟網路牽扯越深你的個人資料就越詳細就是了

話說微軟的MSN或是yahoo即時通還不是掌握全世界每個人的情報網
你確定你的對話記錄伺服器沒記錄?
只能說隱私權真的很難避免被洩露
光是拍賣網站 個人部落格就能挖出多少個人資料阿
看起來好像駭客任務的劇情準備要上演了
這些服務都沒有比信用卡公司將你的資料給詐騙集團還嚴重吧?

還有如果去電試購物過的話 , 資料外洩的情況更多吧...

之前新聞說裡面離職員工以一筆三塊錢的代價 , 將個人資料賣給詐騙集團

我只能說 , 只要有心沒有得不到的資料...
benyle01 wrote:
總是會有人想太多想像...(恕刪)


+1

總有人把自己捧上天去
樓主應該是google team派來的
先引起話題之後,然後就消失了
因為已經成功的達到讓使用者自己捍衛自己家的產品的目的

唉呦!不錯喔
第一,這個服務google沒有強迫你用,你用就表示同意服務條款,而且了解風險。
第二,不要用免錢的還回去倒打人家一耙講的好像自己先人之見,看起來就是一整個莫名其妙。
第三,明知道危險還擺資料在上面,這是什麼行為?

電腦世界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隱私,從一個免費的服務還能夠推論到google也只是另外一個微軟的這種邏輯,真的是很好很強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