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凌晨Google有場很重要的發表會,當中宣布了很多硬體的細節功能跟上市時間、價格,包括:兩款旗艦Pixel手機、Daydream View VR眼鏡、Google Home智慧音箱、可傳送4K串流的Chromecast Ultra、Google Wi-Fi路由器,涵蓋行動、娛樂與生活。
▼Google Pixel手機,規格、特色可以參考Google官網,Pixel手機今天起可在美國、澳洲、加拿大、德國、英國Google Store及美國Verizon預購,售價649美元起(約台幣20,350元)。


▼Daydream View VR眼鏡,預計11月上市,建議售價79美元(約台幣2,477元)(比第二代Gear VR便宜好多)

▼Google Home智慧音箱,內容特色可以先看官網,今天開始美國接受預購,11/4上市,售價是129美元(約台幣4,045元),並送6個月YouTube Red(無廣告、有原創影片、Google Music串流服務的YouTube)。

▼Chromecast Ultra,預計11月上市,售價69美元(約台幣2,160元)。

▼Google Wi-Fi路由器,11月展開預購,12月上市,單個售價129美元(約台幣4,045元),3個一款買售價299美元(約台幣9,370元)

但大家會不會一瞬間覺得奇怪...Google何時變成硬體公司了?
其實看完整場發表會後,就可以了解,雖然發表的是一堆硬體,但骨子裡最重要的是:Google終於要把Google Assistant正式推入真實世界,進入大家的生活裡了。
因為這些裝置不是可以執行Google Assistant,就是是為了更好執行Google Asststant而設計,她幾乎貫穿了每一項裝置。(好啦,Daydream View VR眼鏡比較算獨立產品)

Google Assistant不知道會不會有中文名字讓大家比較好記好理解,如果有的話應該可以叫谷大神或谷特助之類的吧...
她是一個語音助理,很像蘋果的Siri,也可以說是現有Google Now的加強加強加強版,但操作方式由打關鍵字,變成用語音及文字回答,且不同於Google Now用資訊卡靜態顯示資訊,Google Assistant是用對話跟你互動。(不過目前限英文)
~你可以問她問題、查資料、查活動、查任何東西,她會從Google龐大的資料庫裡幫你找出答案。
~你可以用語音請她幫你打電話傳訊息、定位定餐廳、加好行事曆、查行程、天氣、製作購物清單、播放音樂影片、叫Uber、遙控其他連線的家電...等,各種你會在手機上打開一個個App來完成的生活事項。
~而且因為Google透過機器學習來訓練她,所以她會用自然語言回答你,並且你可以用連續性的指令請他一個個幫你完成,你越用她,她會越聰明,反應越正確。
發表會上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說,Google Assistant的目標,是要成為每個人專屬的個人化Google,這段影片可以讓你初步認識Google Assistant。
她是一套系統(軟體),需要活在一個硬體裡,才能和人類互動,Pixel手機、Android Wear、Google Home、Android TV,甚至未來的汽車、三星SmartThings...等有Android OS的連網裝置,都是可以搭載Google Assistant的硬體。
Pixel手機跟Google Home,就整合了Google Asststant,Pixel也是第一部內建Google Assistant的手機。
Google今天發表的這些裝置,多半會在11月於美國上市,如果你現在就想體驗Google Assistant,可以到Google Play上下載並加入Allo,在程式裡可以先用文字跟Google Assistant互動,不過Allo裡的Google Assistant是比較初步的,Pixel手機裡內建的,則是有和其他Google程式整合,功能更全面的。

Pixel手機緊密整合Google Assistant
怎麼個全面法?
在使用任何程式,任何畫面時,都可以長按Home鍵,叫出Google Assitant,跟現在叫出Google Now一樣。
在發表會上,Google用一連串生活指令來展示Google Assistant怎麼和App們連動。
①
首先對著Google Assistant說:請找出我10月拍的照片。
這時候Google Assistant就會去Google相簿裡撈出這個時間的照片,我們知道Google相簿已經結合了機器學習,會自動辨識地點、人物動物、場景、物品、時節...等,並加以Tag及分類,所以除了請Google Assistant找某時拍的照片,也可以請她幫你撈出內有某某人,或是在某某地方拍的照片。
在這裡,Google Assistant就結合了Google相簿。

②
接著又向Google Assistant詢問某某戲院近期有什麼活動?
結果她不僅把結果條列出來,還告訴你活動的相關人物資訊,這裡就是結合了Google Knowledge Graph知識圖譜這技術。

③
另外一個常用到的例子是,請Google Assistant播放某人或某首歌曲。
這時候Google Assistant會從你經常使用的音樂程式裡找到歌曲,比方發表會上示範的是開啟YouTube,從Music頻道播放音樂。
選擇從YouTube播放是因為示範的人經常在YouTube上聽或看音樂,如果你經常用第三方App,就會開啟那個程式播放。
這裡就看到Google Assistant和音樂App整合的結果。

④
或者開車時,我們可能會用語音指令發訊息。
你也可以用Google Assistant語音發訊息,這就很基本,結合了手機裡的聯絡人和訊息App,不只是內建的,你也可以請Google Assistant透過Whatsapp等第三方程式發訊息。

你以為訊息就這樣嗎?不,在這裡Google Assistant展現她更聰明的一面。在任何畫面,長按Home鍵並往上滑,就會啟動Google Assistant的相關搜尋。
相關搜尋指她自動辨識畫面上是什麼功能,並抓出關鍵字,比方示範裡的餐廳名,然後秀出這個餐廳的資訊卡,評等、照片、電話...等,並在卡片下方列出可以連動的App,比方Google Maps、OpenTable(訂餐App)、撥號...,讓你可以點選,繼續下一個動作。

示範者接著點開地圖,查看這個餐廳的位置,並詢問Google Assistant到餐廳有多遠,她就在地圖上規劃路徑並告訴你交通時間。接著示範人員再跟Google Assistant說:我要訂禮拜五的位子,這時Google Assistant就自行選用OpneTable這個App, 開始進行訂位,並在完成後寄送確認mail。


這裡可以注意到,示範人員查看Google地圖後,問了「How far it is form XXX」,他的問句裡並沒有明確指出餐廳名,但Google Assistant還是以正確的地點,規劃出對的路徑,這是因為Google Assistant可以辨識你畫面上的主要關鍵字,並了解上下文有關聯,因此可以像自然對話一樣,跟人做出反應。
不過目前都只能用英文互動。
Action on Google開放平台
讓更多第三方服務也能使用Google Assistant
以上的就是Google Assistant和相關程式緊密整合的例子,雖然上面用的都是Google的服務,但事實上像Spotify、Whatsapp、uber、OpenTable...等第三方App,也可以和Google Assistant連動,因此若有更多第三方App或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加入,Google Assistant可以做到的事情會更多更多。
為此,Google在12月初會推出「Actions on Google」這個開放平台,推出開發工具,讓更多程式、服務或硬體裝置可以整合Google Assistant。
發表會上Google Assistant的工程師Scott Huffman提到,使用者可以透過Google Assistant搜出的答案,接觸到本地商家、開發者、YouTube及影音創作者、媒體新聞行業、出版商...等各種內容提供者,或進一步使用到你的App,所以Google Assistat會是下一個蓬勃發展的生態系(ecoSystem)。
開發者可以建立兩種模式,一個是Direct Action,另一個是Conversation Action。
Direct Action是透過指令讓Google Assistant執行開啟程式、開燈、播放音樂...等,這類的單向指令--反應。
Conversation Action則是像上面示範的發訊息、訂位這類的,用對話一問一答的方式,完成多個連續的,或複雜指令。
Google之後會提供工具,讓開發商或內容提供者,可以為Google Assistant建立模型,已有App indexing、Deeping Link及Voice Interaction API...等工具,整合跟交互性也會更好。
其實今天發表的每一項硬體都很有特色,也有強大的地方,但Google打造的東西如果只看規格不看軟體,就有點流於表面了,所以在看硬體之前,想先跟大家分享跨這些裝置最重要的內涵:Google Assistant。
雖然她目前只支援英文指令,而且依照中文複雜的程度,要像英文那樣用中文順暢操作,正確反應,可能還有得等(或根本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但即便不是中文產品,我們還是可以看看Google在做虛擬助理時的企圖心,結合機器學習,跟意欲整合Google包山包海服務的大想法。,
蘋果的Siri也有導入機器學習,而且越來越深入蘋果所有裝置,以及對第三方服務開放,
兩個語音助理都有一樣的走向,開放的格局,想想這算是科技界的大發展,讓人還蠻期待未來兩大語音助理會成長到什麼規模的。(所以趕快把英文學好吧

相關文章:
Google打造Pixel手機 集自家最新科技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