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香港舉辦的Google Playtime開發者活動裡,Google Play全球應用程式及遊戲產業發展總監Purima Kochikar(右)提到,2015年,Google Play全球下載量超過650億次,且根據2015年第四季財報顯示,全球每位使用者在Play商店的消費金額比起2014年,成長超過30%,
且Google Play有55%的營收來自亞太市場,即使其他地區可能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但亞太區仍有很強的成長動能,Purima強調,台灣及香港對Google Play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市場,Google Play可以幫助開發者將作品推向全球190個國家,提供台港開發者更多成功的機會。
根據App Annie的在今年六月發佈了一項調查報告,過去兩年,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花在程式上的時間成長了兩倍,顯示使用者願意,也花了越來越多時間在App上,這樣的成長曲線對程式開發者,顯示這個市場的基本面是好的,投入App開發是有機會取得成功的。
從台灣前往全球
App Annie的報告也指出,對歐美開發者來說,台灣是下一個10億美元市場,報告裡提到,在亞洲,尤其中國,很多開發者更傾向於推出本地程式,使用者也習慣使用這些程式,下載榜前幾名幾乎都是QQ、百度、淘寶、優酷...等,這對歐美開發者來說是個進入的障礙。
但在台灣,使用者對在地及國外的應用程式接受度都很高,以下載排行來看,前幾名的LINE、Facebook、蝦皮拍賣及遊戲,都是來自各國的開發者。且有幾個數字顯示台灣的多元,對全球的開發者來說,是個很好的前哨站,讓他們在前進更大的市場前,可以先導入台灣市場做準備,制定長期的經營策略,包括:
● 台灣智慧型手機滲透率(使用比例)高達82%。
● 使用者手機裡平均安裝了40個程式。
● 2015年5月~2016年5月間,Google Play在台灣的營業額是競爭平台的1.3倍。
● 且在2015年,台灣Google Play的收入在全球前五名內,相對另外四個國家:日本、美國、南韓、德國,台灣人口少,但卻能創造出可以匹敵的營業額。(前五名裡有三個亞洲國家,亞太的App經濟其實很蓬勃)
▼ 2016年9月台灣iOS及Play商店App下載及收入排行(資料來源:App Annie)

除了台灣,香港的遊戲玩家也表現出高購買力,付費用戶平均收益全球最高,且對熱門遊戲的熱度也可維持超過一年,對遊戲開發者來說,香港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
這份報告雖是給歐美開發者一個參考,但反過來說,台灣、香港這股活力,對本地開發者來說,若要把市場觸角伸向國際,也是一個很好的養分跟基礎。
三個方法協助開發者取得成功
Purima也在活動裡分享Google Play如何協助開發者成功的方法。
首先,在開發前期,Google提供開發者可和使用者溝通的工具,讓他們更容易得到user的具體的回應,當作修正程式,或是行銷的參考。 |
在這次的Playtime活動中,幾位港台的開發者,如「Framy」、「PAL+找夥伴」、「KKBOX」及「靈機命理館」的開發者,不約而同提到Google提供了Alpha/ Beta test工具,讓他們在程式上架前,可以測試不同的設計,在各種版本的Android裝置上執行效果如何,同時也可以在上架前收集使用者對不同UI的反應,從中得到具體的改善方向。
比方PAL+執行長提到,在做程式時,設計師總有個迷思是,想做一些絢麗的排版或效果,但設計當時往往不會知道這些東西對使用體驗來說會有什麼影響?使用者會感到困惑,還是願意接受?透過A/B Test,讓他們可以在出版前就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收集到使用者的意見,改善流程,這對開發者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最近Google Play上也新增了「搶先體驗」這個專區,讓使用者可以先安裝一些還在開發中,尚未正式上線的程式,並提供意見,這個專區對一些小型,或是獨立開發者很有幫助,他們可能沒有太多人力來做有規模的測試,但仍然可以透過這個專區先得到使用者的反饋。

第二,提供廣泛的付費方式,以及更了解使用者行為的工具。 |
Google Play提供多種付費方式,如VISA、Mastercard,或某些地區限定的金融卡、信用卡、Google電子錢包、gift card(儲值卡)、隨電信帳單支付、PayPal….等,不管使用者在什麼國家、年齡、有沒有信用卡,都可以選擇適用的付費方式,購買喜歡的程式,比方Google觀察到在日本,很多人會自行購買Gift card儲值使用,電信支付在亞洲很受歡迎,而德國市場則偏愛使用PayPal付費,每個地方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習慣,多元的付費方式,也提高開發者得到實質收入的機會。

另外針對那些免費下載,但以in-App Purchas收費的程式,Google提供了如Play Game、Firebase...等工具,讓開發者看到user的使用行為,比方他們會在什麼時候付費購買、什麼時候想要升級...等,讓開發者透過這些資料來設計關卡跟內容,提高使用者掏錢的意願,Google的角色比較像是提供平台跟工具,讓開發者更容易找到獲利的機會。
比方Firebase,這是一個跨平台(Android、iOS、Web)的App開發平台,從開發、成長到營收階段,都提供後台及分析工具,包括開發時期需要的即時資料庫、認證機制、儲存空間、主機、雲端訊息、當機報告、測試中心...等 ; 成長期需要的動態連結、邀請、通知、程式索引,以及後期的AdMob程式內廣告機制,並在每個階段都提供應用程式內行為分析,讓開發者知道用戶的喜好,以及投放廣告的效果。
第三則是提供開發者各種創新技術,以及商業模式諮詢服務。 |
新科技可以帶來新的商機,如最近興起的VR,Google就打造一個Daydream這個平台,讓想做VR應用的開發者,知道可以根據什麼標準,利用什麼工具,在Android裝置上打造更好使用體驗的程式,同時Google也打造一個適用於VR的Play商店,有特殊的瀏覽方式、介面設計、程式分類推薦方式...等,讓VR App更容易被使用者看到,進一步吸引他們來體驗。
在寫採訪讀資料時,看到台灣在Google Play上的成績,老實說還蠻驚訝的,台灣才多少人,但滑手機可以滑出這些成就,而且有不少在國際上取得不錯成績的App,是來自台灣的團隊,如前面提到的「Framy」、「PAL+」、「KKBOX」,以及「Pic Collage拼貼趣」、開發出多款熱門遊戲,如「Cytus」、「Deemo」...等的Rayark,雖然常常聽到台灣市場小、經濟規模有限...之類的說法,但我們在這些開發者身上看到的是他們不自我設限的態度,其實方向對了,善用工具跟開放資源,憑著一個App要走向國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