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員均為台中直達,10/8PM10愛買集合出發==
01.小R
02.蕃茄
03.小二
04.小黃
05.阿順
06.小白
07.建輝
08.阿澤
09.小顧
10.癡漢
11.小吳
12.佳欣
13.金斯
14.阿民(遞補MIZU費用)
15.志銘(找阿順拿)
16.世閔(費用待收)
17.鐵木
18.空空(順哥極力推薦的好行程,當然要一路騎到底囉!不過應該會騎到台南or高雄(視個人體能狀況),然後再將公路車打包,搭和欣客運返回台中)
====補給車,未上版請出聲====
01.阿鈞+2<三人><可載兩台單車>
02.小金+1<兩人>
03.駱明璋(2.5貨車,另徵愛心司機)
04.升級當長輩的油條(可載四車)
單車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能力准許的範圍下能輕盡量輕能,能偷盡量偷!!(意指不必要的裝備就卸下吧)
1.曲炳:盡量使用標準盤53/39t(齒盤齒數大,可減少腿部迴轉次數)短曲柄165mm可提升回轉速,但腿部輸出力量不大,比175mm來的小!長曲柄175mm較省力,但迴轉較165mm來的低!請自行斟酌使用
2.飛輪:盡量使用齒距較小之飛輪.例:10速飛輪,12t13t14t15t16t17t18t19t20t21t,或是12t13t14t15t16t17t19t21t23t25t,平路騎乘齒數間距越小越好!
3.輪組:單純以平路來說,越重的輪組後續加速性越好.建議使用2kg左右的輪組.在中速續航時會有意想不到省力之效果!
4.外胎:建議使用20或23c外胎,壓力可打至約140~150psi的外胎.高胎壓可節少胎面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騎乘時較省力.但騎士必須吸收衝擊時的震力.
5.坐墊:建議使用較軟的坐墊,fi'zi:k是可以考慮的坐墊之一
6.車把手:若使用碳纖維車把手的車友,建議帶上手套,或者在車把手上纏上車把帶,減輕手部負擔!
7.龍頭高度:這點可能無法被大家採用,建議龍頭高度越高越好,手握在休息把上騎乘時背部能夠越挺越好(腰與背負擔極小),請參考路上騎淑女車的學生背部挺起的角度,大約就是那樣.(缺點是:風阻大!)
8.
備註:單車上不必要的裝備盡量卸下!減少重量及風阻影響!
行前的車輛檢查:
1.煞車線檢查(最好整條線抽下來檢查有無斷線或不順彎曲,檢查無誤在上一層油潤滑)
2.變速線檢查(檢查變速順暢度,上油)
3.煞車皮檢查(注意有無髒東西卡在上面,煞車皮是否已經磨到底)
4.鏈條檢查(若間距過大就換掉吧)
5.煞車檢查(動作是否正常,螺絲有無鬆動)
6.曲柄檢查(bb有無鬆動,固定齒片的螺絲有無鬆動)
7.外胎檢查(將外胎仔細檢查一圈,有無裂痕膠化或是異常之情形)
8.
個人行前準備:
1.行前一週盡量調整好作息,能10點前就寢最好!
2.行前一週盡量不要做強度訓練
3.行前一週最好不要再有單日超過80公里以上之騎乘活動
4.盡量讓肌肉放輕鬆,但平日的騎乘還是要持續,只是要減量降強度.
5.
個人裝備篇:
1.基本的安全帽
2.排汗衫(盡量選擇深色醒目的顏色)
3.六角工具一組
4.內胎一條
5.打氣筒一隻
6.挖胎棒2支
7.健保卡&緊急聯絡卡
8.摳摳
9.手機一支
10.
有補給車的話.能夠不揹背包就不揹,減輕肩頸的負擔,也讓背部完全透氣.
一個人的經驗有限,若有不足需補充的地方請繼續

讓大家集思廣益幫助所以挑戰者能夠達陣成功

大家加油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