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部納智捷的車 感覺電子配備比豐田好

但是 引擎 變速箱 車身行進間的靜肅性卻 略遜一個世代

事情就是要做到完美

請問各位有何建議


文章關鍵字
納智捷已經夠黑了,你還發這文章!!!!!!!!!
豐田是真的很強

除了台灣被拔配備換料變成爛車之外
全球受歡迎程度非常高

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豐田的車"沒個性"
一個油門跟煞車操作觀念再爛的人去開豐田
都會覺得豐田好開
要是把他們放到U6駕駛座上
他們的評價只會是U6難開到炸掉

這種型態的車
如果駕駛技術到位的人去開
則是會覺得開起來順暢
但就只是順暢

我身邊有二個朋友開車技術頗呵
有感而發啊
車的強度,來自於鈔票的厚度!
樓主有搞清楚豐田和和泰是不同的嗎?
是要在台灣超越和泰,還是在世界超越豐田?
在01納版,2者都達到了。

gprs19 wrote:
看了幾部納智捷的車...(恕刪)
除非豐田集團跟OLYMPUS一樣作假帳虛報營收。否則納智捷永遠不可能超越日本豐田。就連超越和泰豐田都不大可能,光是能與和泰平起平坐就已經是超水準的表現。

不可能超越豐田的原因
1. 日本豐田超過半世紀的造車工藝
2. 銷售足跡遍達全球,能夠自全球市場獲得極大的使用者資訊
3. 龐大的市佔率提供無法動搖的量化優勢
4. 日本國內具備完整的高階供應鏈,分工優勢遠非台灣所及。

gprs19 wrote:
看了幾部納智捷的車 ...(恕刪)
U6G T變速箱用日本T牌子公司愛信第三代(世界前三大),U6e c o也是用愛信同一家。

用在L牌就不精緻,用在T牌就是最優,且U6轉速2000~3000轉就能夠用,能有多大聲,你真的有開過開多久。

反而我同事說:他的阿踢斯配CVT滿載爬山路沒力又大聲。

而U6底盤更不會輸人,
去試試U6G T才能說出真東西,才有說服力
目前來說不可能

豐田的車業來說可以說是龍頭,不論車種、資金、人才。

是納智捷無法比的,雖然是裕隆集團的子公司,
可是子公司的營運還是要依子公司資金來運作,
裕隆集團不可能全部投入,而放其它他子公司不管。

我覺得先站穩台灣及中國市場才是正確。

而外銷歐美的問題,可能還不行

裕隆曾經把飛羚102外銷歐洲,但慘賠近100億,
必須回收已賣出的車子(如不回收,必需補料10年份才行,才能安全、完全退出歐洲市場,也造成裕隆嚴重的虧損。
如現在的SAAR車子,現在雖然沒在賣車了,但是維修人員、料件、保養廠、人事都必須友出,直到車子完全下市,大約須再支出近20年左右資金。


所以還是先站穩後再銷東南亞才是上策。
整個01給您滿滿的U6討論區
togolin wrote:
當然可以超越.在01...(恕刪)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台灣島上人民要支持
加上納廠也要能傾聽車主聲音
一步一腳印的走就對了
"豐田2017年研發費是臺幣406.6億"

"陳國榮指稱,從人力、模具開發(每輛國產車模具費約10億元)及新車型研發,華創明年研發費用40億至50億元。愈是不景氣,愈是要對長期具有競爭力項目進行投資。不過當初M7與U7,研發費超過150億台幣,還不包括開模具、開生產線的費用。

一輛新車從無到有快為3年慢則5-6年,1.5L小型車開發成本約新台幣100-150億元,3.0-4.0L中大型房車約新台幣200億元,若是全新開發的底盤、車體等約需新台幣300億元,但這些苦不包含引擎在內,僅止於造形設計、底盤懸吊調校、測試、開模等項目"


開發費就算一百億吧,U5以70萬車價,且全是純利計算,要賣一萬四千多台才能回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