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ES2018電動車開始成為電子產品,大量出現在展場,各家車廠也開始推出各式電動車為搶佔市場。
台灣是電機王國,Tesla電動車許多電機元件還是台灣生產供應,Luxgen 作為台灣政府獎勵生產電動車的主要廠商,幾年前就已經有測試車上路,可見技術不是問題,但卻遲遲無法上市,這箇中原因為何?
文章關鍵字
可是台灣人比較愛神A,但遇到納智捷就把小問題放大放大再放大

搞的神A好像沒壞過任何零件一樣呢

那電動車怎麼可能賣得出去呢
fredyoung wrote:
今年CES2018電...(恕刪)


1、價格肯定偏高,畢竟成本就在上面
2、台灣的充電站太不普及了,基礎建設太過落後
一直不出 才能跟經濟部申請更多補助 拿更多錢 發展其他油車
現在就出電車,那中油賺什麼

nick667 wrote:
我覺得最大問題在電池..
那隻賊 沒辦法 克服電池的問題...
馬達 動力 都有現成的可以用, 但是 電池組 搞不好...

電池不夠力,可以學outlander、BMW i3做油電增程啊!
電池技術一直在進步,我反而希望有真正的快充技術問世再推出會比較好,例如工研院研發的鋁電池就很適合(好像今年會量產)

fredyoung wrote:
今年CES2018...(恕刪)


在特斯拉之前
電動車都是小車
譬如三菱的 i
結果2009年這家就推出龐然大物的電動車
難到是台灣電池技術突然就趕英超美幹掉日本?
我當然是看空
結果也是
8年過去了
你還相信

fredyoung wrote:
今年CES2018...(恕刪)
裕隆在電動馬達跟輸電配置上這塊比大同還要爛
然後因為公司文化的關係基本上沒有幾個有肩膀的主管
燒錢的時候會被抓出來討論績效,而且也很愛看KPI在做事
所以都沒有什麼大膽的研究(研發基本上就是燒錢又很難用KPI去衡量的事情)

總歸一句就是,沒有競爭力,然後也沒有財源問題,也不會倒
所以主管都在養老,沒事就只會開會然後把問題丟給基層去處理
東西沒作好就是拿基層開刀換下一個新人弄這樣,弄好了也都是主管在攬功
基本上整間公司的研發環境很爛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