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toyota的有形的影響層面較大
資本,受雇人數,在台投資(軟硬體)
應該都是最大
因為也是賣最好的最多的。
但是
賣最好,最多台灣人(政府)受益最多嗎??
不見得
因為假如你是台商去國外設廠,你所的利潤也會想辦法轉回(合法或非法)台灣不是嗎??
所有企業都這樣,所以toyota也是阿。
台灣可能也就是代工廠
其實代工廠也不是不好,依日本的生產成本相對高許多,所以各車廠才會相繼尋找國外可代工的車廠
才會造就現在所謂世界工廠,任何產品都是如此
說代工
台積電就是一例子
你說他不好嗎??
納廠對台灣有一定貢獻,也可以是說台灣奇蹟。
畢竟台灣市場相對其他車廠早已經營數十年的市場
納廠想在台灣甚至於世界各車市上賣出一定的量也是很值得鼓勵
A9990040 wrote:
論經濟上的產值與助益 toyota對台灣的幫助目前看來確定是大於納智杰的
但樓主是否想過,這樣的財富可以比喻叫做"賺苦力錢"
...(恕刪)
沒想到昨天PO文就有這麼多的回響...
當然以目前來看
Toyota的貢獻度比L好
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算不算賺苦力錢
一個產業
整車廠在最下游
有很多協力廠
這些協力廠可是可以與很多車廠做生意
也可以把產值拱大
以美國而言
三大拼不過日系車
只能要求來美設廠
多少也能降低貿易逆差
當然大家都希望L廠可以成長
沒有人能否定
但現狀就是Toyota的貢獻比較多
況且還做到半數外銷
我只能說
L廠要加油
要外銷能與Toyota比
是很大的挑戰
外國人憑什麼要買L的車???
Toyota打遍天下
L廠要更努力
光憑台灣人的熱情是不夠的~
艾倫先生 wrote:
TOYOTA每賣出一台車,會有一筆授權金進日本
納智捷賣出一台車,所有的利潤會留在國內,
你說呢?...(恕刪)
沒錯呀~
江山是人家打的
研發不用錢???
對台灣而言
就如同美國要求日系車設廠一樣
當初趙耀東也是要求Toyota在台灣成立大汽車廠
以政府的角度來說
國產廠商最好
外國廠商也可以
政府要經濟成長
整車廠一來
協力廠就可以設立
相關產值就可以上來
納廠研發設在台灣是值得肯定的
但L廠的的銷量還不足
以目前的情形來說
納廠還需加油
不是只有靠台灣捧場就可以
台灣才兩千萬人
母國市場才多少???
納廠可要更認真
以管理的角度
要拿大錢燒
汽車這條路不好走
要走就要有決心
一台車的研發要燒多少?
有人可以舉出納廠的研發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