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所言的確屬實.LUXGEN唯一救贖就是壯士斷腕.有當下完全朝向電動車發展的覺悟.
電動車與LUXGEN品牌主訴求的人性科技化形象是契合的.
並且前導企劃方向要清楚.商用車、純房轎、都會短軸.選一個先做到專精.
"新品牌"什麼都要做.做雜了卻樣樣差一點. 消費者的品牌印象就是次等貨.
很好的比喻就是GGR.先不管人多口雜. 這品牌至少是成功的.
光產品工業設計.拿到歐日都不會顯得有任何不足.甚至是超越的.
在設計相關行業看來.GGR的確是台灣之光.
我很容易聯想到.在這企業裡.深具品味的主子(老闆).是如何精準的選擇出"對的"工業設計人員.
並且這些設計人員是如何擁有絕對的執行權力. 這並非想像.而是擺在眼前的成品.
我可以這麼說: 當GGR產品擺在面前仔細端倪. 我看不到任何設計方的奴性.
也看不到毫無品味腦滿腸肥台巴子老闆的嘴臉.
而這些. 就是台灣代工產業形態走到末端.企圖轉型成一個獨立品牌時. 為何會夕陽化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