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廠對台灣的貢獻有Toyota大嗎???

光是汽車工業的自主研發經驗與know how的累積+開發人才的培育價值, 就不是Toyota在台灣能比的.

記憶中一些報載新聞供參考:
趙鐵頭時代, 計畫中的大汽車廠, 因種種原因跟合作夥伴豐田說bye-bye, 趙先生也曾提到一些指定東西要在台灣生產, 豐田不肯技術放行而談不下去.至於是那些東西年代已久, 已經忘了.我把豐田車從購車名單剃除了. 反正他們也不少我一張訂單.
三陽黃世惠以前幫Honda代工時跟Honda要噴射引擎的資料, Honda說你們不需要這個技術, 不給.後來三陽花了一元在圖書館Copy到這個資料. 看到這則新聞我也把Honda從購車名單剃除.
陳年往事, 技術掌握在別人手上, 就沒辦法, 嚴董也真自找, 花錢, 下決心做事還要被丟到酸桶中泡.我也閒到沒事到美國出猜還回這爛命題.

人, 可以窮, 但不能沒有志向, 當個兒皇帝還高呼"豈不快哉". 我丕.
我比較好奇的是...半數外銷...
銷到哪一國? 外銷產線採用什麼樣的安全和內裝配備?

難道一條國內線放拉基,隔壁國外線放黃金?

Sinfield wrote:
國瑞汽車預計2014年外銷量將達到11.4萬輛,供應國內的產量則是約10.9萬輛
就是半數生產都是外銷...(恕刪)

DTHENRY wrote:
光是汽車工業的自主研...(恕刪)



照這樣說

美國政府都沒有01上廣大鄉民利害
應不讓日本車在美設廠
不然會損及美國利益
是這樣子的嗎???

pontiffkao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半數外銷...
銷到哪一國? 外銷產線採用什麼樣的安全和內裝配備?
難道一條國內線放拉基,隔壁國外線放黃金?......(恕刪)


這倒是可以討論的議題
像說雙B有德訂
當然配備可以選
外銷量越大
要再對內銷動手腳的機率"或許"比較小
就是配備的多寡
本體若要隨生產線不同做不同的件號管理
外銷版的件號與內銷版的不同
設計圖面也會不一樣
這樣大費周章

這個版上不是有人喜歡爆Toyota的料
那就請他們來爆好了~

A9990040 wrote:
論經濟上的產值與助益...(恕刪)

說的真好,讚。
以下是小弟的認知:
luxgen 一個就是一個汽車品牌,
納智捷是銷售服務的總代理。
製造廠是 裕隆三義工廠
研發這塊是 華創新店大樓,當然還有相關
的公司協力…。(華擎、中華及ARTC等等)

如果要比,應該是
納智捷vs和泰 (和泰eps高)
裕隆&中華 vs 國瑞。(裕隆集團勝)
華創 vs 國瑞研發中心 (華創勝)

論台灣工廠的生產量,現在是國瑞最多。
論從業人員,最多的仍是裕隆集團。
論工廠的員工平均薪水的話,是國瑞。

講白點,這也沒什麼好比的,一個是有形量化,一個卻是無形的。
小弟認為,納智捷/華創的貢獻度真的比較好,至少是台灣的品牌!
也是培養台灣整車設計和產業向上的人才中心。




Sinfield wrote:
這倒是可以討論的議題...(恕刪)


有在交國瑞的廠商作就知道這些資訊了~
不然看看產業新聞也可以知道!

基本上就是拿一個中壢工廠作單一車種,
外銷和內銷生產比例大約是6:4~7:3吧?
其它車種就在觀音工廠生產了。

Sinfield wrote:
照這樣說美國政府都沒...(恕刪)


我有說toyota在台生產有損及台灣利益嗎? 我只說看不起國瑞與和泰, 那緊張幹啥?
1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如果照樓主的說法....
那我們對於部份東南亞國家的貢獻也是非常的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