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已成眾自主品牌反面教材 太失敗

真的很閒……
比得罪方丈還慘……
期待LUXGEN能像韓國一樣做出價格便宜的大眾車
卻又能像10年前CIVIC 8代上市時讓人驚豔

大陸銷售差也是事實
應該不算是黑文才對

加油吧LUXGEN

林桑(小林) wrote:
如果要說嚴董在走鋼索???但畢竟是自己的事業,然而買了他們家車的人呢???
只有自己判斷了吧~~


我買了u6也不覺得跟我的honda accord有太大的差別
Honda保養廠感覺更擠
同級車的內裝不見得比較高明
贏在外型與引擎效能

納廠5年前 2年前 到現在
車的競爭力與妥善率是持續在進步中的
當然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
但絕對是可以買的車

感覺一堆沒碰過這廠方向盤的鍵盤車手
但也不意外 因為我3年前也是納牌展示廳都沒進去過的鍵盤手
看完文章我要對先前和現行的納牌車主肅然起敬!!!

meowmeowcgb wrote:
既然納智捷的生死門...(恕刪)

u8415005 wrote:
不懂開福特汽車的樓...(恕刪)


這讓我腦中出現幾個場景
1.標案開標前,.......廣發黑函.
2.標案開標後沒拿到,.......想辦法吉得標者.
Robert5889 wrote:
你有開過長城的車嗎...(恕刪)


搭過一次便車,騰翼C30轎車
開了一百多公里的拉力級爛路(理塘-德格-白玉),我只能說,這車真TMD的結實
只有保桿因為一直磕碰扯掉扣子稍為落下(車主大哥自己弄一弄又裝回原位)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Flyoda wrote:
噗 我還以為薪資高低是與能力有關 現在又多了個信心是不?
我想其實你心裡也清楚 就算台灣企業每個都做到鴻海那麼大 台灣人薪資也不會提升啦
勞基法就擺在那裡 老闆會說我依法給薪資何錯之有?
所以就別拿這種不相干又本末倒置的原因來借題發揮
台灣的薪資門檻取決於資方和政府而不是台灣人支不支持自己產品
要馬跑得快應該是先給馬吃好吃飽 而不是馬要先跑得快才給馬吃好吃飽
不是台灣人媚外台灣才變弱 正是因為台灣弱所以台灣人才會媚外
弱國崇拜強國 這道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按照你的說法就直接請政府強制規定資方將薪資調到10萬,

不就直接超越韓國了跟日本了

其實你忽略了一個東西,所謂生產力所得取決就是生產的價值,

如果生產的產品都只能搶低毛利搶低端市場,

試問您的薪水是要高到那邊去????

因為你生產的價值就值這些而已,

我會說信心是因為台灣其實有技術,只是遲遲沒有轉型,

台灣人對於自製產品都認為只能走低價路線,

當然就只價值這樣薪水囉!!

舉例:同樣做皮包的師父,花一樣的時間但做出來的皮包,一個只能賣3000,但另一個卻可以賣30000,試問兩個師傅薪水可能一樣嗎??

對岸對台的策略就是在外交孤立,在經濟上打擊台資企業,溫水煮青蛙,不戰而屈人之兵,很現實的是在兩超強國的國際現實,台灣人目前無法自己決定統或獨,有能力的人一定多國護照。

不好意思扯遠了。

納廠在對岸市場走到這樣跟HTC有點像,品牌力往上打不過龍頭廠,往下價格戰有大陸本土廠,只希望能再加油,妥善率一定要重視,高層換了後能有新思維。
meowmeowcgb wrote:
既然納智捷的生死門...(恕刪)
屁啦,那有可能賣這麼多台,大陸都是習近平灌水,為了就是展示有錢。
我們台灣其實不止2千萬人,我告訴你,我們起碼有二億人,政府不公開而已。

我們台灣賓士車主平時車聚,line上面約一約,一出門都是上萬台,路上開起來還是空空盪盪,台灣士地面積大,路寬沒辨法,撐不起車很多的港覺。

唉呀,鍵盤掉了,誰誰誰幫我撿一下,我眼不好使,看不太清楚.....

險路勿近 wrote:
看完文章我要對先前...(恕刪)


其實也沒什麼不用肅然起敬

我開了快三年的U6,你問我不滿意嗎?

我覺得我開的很滿意啊! 要外型有外型要動力又不差,

重點根本樓主寫的那些鳥事都沒發生,

價位在我買的當時CP值是很高的,

消費就是你情我願沒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