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後懸真的是扭力梁,那確實值得嘴一嘴的。像PSA那種扭力梁絕活的,可以相信它憑藉獨門的設計、調校數據,在底盤動態表現同等甚至小反超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增加空間。但鴻海/納智捷有這樣的底蘊嗎,大多數人都不信吧,那基本就是成本、空間導向了。然而零跑C11頂規106萬台幣,就已經願意給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懸吊了。堆料出來的終端產品不一定會有全方位高水準表現,但連料都不願意堆,細品吧。
不懂有什麼好酸的促銷廣告造勢手法百百種能創造話題新聞這行銷就成功了作車的時候好好作車行銷的時候好好行銷這沒錯啊你不爽就不要玩也沒人逼你玩遊戲規則都寫在那裏想花1000元排隊就去排後悔了想退錢就退錢個人也不覺得到明年其他品牌電動車就會有什麼新梗電池技術每年就是那樣到明年想必也還是一個樣只是時間給你車廠了希望到時候端出來的產品是好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