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敢自創Luxgen的原因?

如果有人拆裝過WISH應該不難發現,
裡面的零件大多是何處生產的?!

MIT...只是台灣組裝,
品質上還有待討論......
我個人是不認為裕隆第一款主打MPV是錯誤的決定,
現在台灣市場以房車為主流,品牌車型眾多,競爭激烈,
LUXGEN又是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
要在這麼多品牌中打下一個成績本身就是一場硬戰,
但相較於MPV在市場中競爭相對的沒那麼激烈

好比若LUXGEN一開始就主打房車,
說真的台灣人會有多少人因為挺這品牌而買
畢竟選擇太多,景氣太差,都會精挑細選,在加上之前失敗的例子,
難免還是會考慮買歷史較久的日廠車比較有保障,
而相對的MPV車型選擇就沒房車那麼多,
更能凸顯出他的存在性,且他一開出的價格又極具吸引力,
大大的增加了他在市場中的購買力,
用這種方式來說服消費者打出他品牌性賴感,
雖然第一台車有好有壞,不也看到褒多餘貶,
大家也才開始對LUXGEN這品牌多出那麼一點信心,

總之我個人是不認為一開始主打MPV七人座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至於是不是這樣,我想只有銷售能證明這個決定,我個人淺見啦
如果像twhot所說,搞代工就一輩子搞代工,不要自創品牌,那現在一堆新興品牌哪來的?
當然有成功有失敗的,但是不表示就一定要一輩子搞代工,當然,安安穩穩搞代工是鴕鳥心態,
代工就表示取代性較高,能永遠的安穩嗎?
有見地的商人是不會這樣想的!
當然理想崇高代價就高,不過,不冒風險怎麼能走出自己的一條康莊大道,
走不出來,大不了再回去搞代工啊!反正走回去走老路而已,沒什麼,重來嘛!

小弟相當同意有人說裕隆現在其實是情勢所逼,從日產手上已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好處了,
只能走另外一條路,至於這條雖然艱辛,但是至少是想走自己的路,勇氣十足,但也不一定有勇有謀,看將來走得如何了!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剛開始一定會一堆人潑冷水,這些人也是屬於不敢走自己的人,小弟倒是相當讚許能有這樣勇氣
突破僵局的人物,雖然目前情形不看好,但是希望裕隆能夠成功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
08公08,哥愛哩來公08妹賽公08翻譯:恁爸說恁爸,還要你來說恁爸不能說恁爸!
sasasa wrote:
當初他接掌裕隆時 裕隆宛如風中殘燭 岌岌可危...(恕刪)

有人知道為何裕隆曾經如風中殘燭 ...?

記憶中 80 年代裕隆自主研發飛羚101,102(當時 Hyundai 也是代工,剛出現代小馬沒多久的事),即遭到 Nissan 嚴重的打壓,不給最好的車型、不給好的技術支援,要求裕隆放棄自主研發。

飛羚101,102當然缺點很多、不夠完美,但假設當時的研發可以持續,現在早已不同凡響,可惜的是在沒有 Nissan 奧援,飛羚101,102又無法大賣的情況下,裕隆開始資金吃緊,銷售已每況愈下。

風雨飄搖、岌岌可危,裕隆拱手將國產車龍頭寶座讓給福特六和(福特天王星時代),非常可惜裕隆熬不過那段期間,只好放棄自主研發、自主品牌,全部倒向 Nissan 代工廠,甚至放棄裕隆這個商標,以向 Nissan 輸誠,最後換來 Nissan 提供Cefiro 車型並大賣,終於紓解了資金壓力。

為什麼說非常可惜?當時與裕隆幾乎相同起跑線的現代,你看它現在有多大?你可以不喜歡韓國車,但不可否認現代目前已經是可以跟 Ford、Nissan、Honda 並列的汽車巨人了,當時假設裕隆挺得住,現在成就絕對非凡,雖然不一定有辦法如 Hyundai,但絕對遠遠超越 LUXGEN 目前的規模水準。時也、命也~

~ 如有記錯,歡迎更正 ~
大家來連署,建議開美國、英國、中國板
eychung wrote:
記憶中 80 年代裕隆自主研發飛羚101,102(當時 Hyundai 也是代工,剛出現代小馬沒多久的事),即遭到 Nissan 嚴重的打壓,不給最好的車型、不給好的技術支援,要求裕隆放棄自主研發。

說到這段,當初Hyundai也是接受三菱的技術支援
假設三菱也像Nissan一樣翻臉不認人
還會有今天的Hyundai嗎?
非常值得我們省思
LR Freelander MK1 SE 2.5 V6 /YAMAHA Cygnus X FI
補充,裕隆放棄繼續研發飛羚 103,導致好不容易成型的研發團隊解散,這些當時華人車界最好的汽車設計人才(當時大陸車市還是一片沙漠),紛紛出走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汽車自主研發能力瞬時瓦解,重新歸 0,這跟後來 IDF 戰機的研發停擺很像,台灣在 80、90 年代分別錯失兩次可以建立起火車頭工業的機會,從此汽車產業跟大陸死亡交叉,無論市場與研發能力,都再也追不上了。
jason0514 wrote:
說到這段,當初Hyundai也是接受三菱的技術支援
假設三菱也像Nissan一樣翻臉不認人
還會有今天的Hyundai嗎?
非常值得我們省思
...(恕刪)

我認為韓國人愛用國貨,當時幫了 Hyundai 很大的忙,讓三菱不敢真正與 Hyundai 翻臉。
我想會被批吧

但是小弟只是說出心裡的想法

裕隆敢自創Luxgen的原因???

我想是YL反正被國家保護那麼久了

不會倒的..反正最慘就是政府買單....
雖然前面有很多先進提到LUXGEN先推出MPV,而MPV在大陸是個冷門的車型,但來這裡兩個月以後,我覺得從MPV切入大陸市場或許是個不錯的開始。

1. MPV市場小歸小,但相對的競爭也小,上得了台面的就兩台,一台是Odyssey,一台就是Buick的GL8,Odyssey剛改款,但GL8已經有點年紀了,LUXGEN 7跟這些車比起來,算是有競爭力,只要價格不要太誇張,至少可以有穩定的量跟利潤。看看Camry這個級距好了,Camry是目前豐田在大陸賣最好的車,但你到任何一間廣州豐田的店裡看一下,你會看到Camry的庫存多的跟什麼一樣,只要一談價格,經銷商都是賠本在賣,只求換點現金回來,就是這樣的販賣模式才會有這樣的量,但虧錢也虧很兇。

2. 大陸市場太大,但像上面有位內地的網友也有提到,地區差異性也很大,初期通路的建設絕對是很痛苦,但如果LUXGEN能夠針對幾個市場先去建設通路,我覺得未嘗不是沒有機會,畢竟現在大陸一個二線城市的人口就跟台灣一樣多了,如果能準確鎖定幾個區域進行販賣,而不要想進軍全大陸這種美夢,機會也還是有的。

3. 一般來說,以裕隆製造Nissan來看,大概400台/月生產線就可以打平(Toyota要1000台/月),但這僅止於製造,如果把研發算進去,我"個人"猜測一個月大概要1,000台/月,以MPV這個級距,能超過這個數字的大約有6台,第10名的車都還有700/月的數字,所以如果LUXGEN能夠穩穩的賣個500/月,至少可以撐一陣子。

一家標準的4S經銷店,給他3台車賣的時候,理論上一年會有500台的量,也就是一個月約50台,假如LUXGEN可以準確掌握地區特性,弄個20幾間經銷商,或者是找到其他品牌經銷商一起合作,一個月賣500台是有點機會的。
我個人只覺得~~為何不延續原本的名子 裕隆汽車在我心目中裕隆汽車一直是台灣唯一的汽車品牌
用個新的 名號~~感覺怪怪的

因該繼續用~~~裕隆汽車~~~車型延續 飛羚~畢竟這兩個名子一直在台灣人心中,而且 飛羚也還在路上跑阿

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