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感到很恐怖,台灣人大部份的想法還是自己最優秀,
殊不知大陸13億人口就有3億人是超級高消費能力的人,
美國才幾億人口?
大陸的三級不知名城市(離青島近)比新竹的竹北市還繁榮(也不知道竹北地段在貴什麼)。
Toyota 的 corola 10 altis 剛出大改款的時候,
台灣還只有改外殼、內裝,
引擎呢?不好意思,大陸同時間已經連引擎都換了最新的了,
大改款卻只改外觀,這是小改款吧?
台灣,不好意思,麻煩先把舊的庫存引擎用光了再來說吧,
連國產車都不支持自己國人了…還想說什麼…
同事說他出差去德國拿了一大疊發票退稅才退了1000歐元,
後面等的不耐煩的大陸人只拿了一張發票就退了5000歐元,
台灣人強是沒錯,但是大陸經濟在起飛,什麼都不用發明光靠模仿就夠了,台灣不也這樣起來的?
大陸物資又多,人工便宜,如果大陸差,那為什麼各大資本家都要去大陸投資?
連美國都要買大陸的帳,台灣人又回到退出聯合國時的自悲自憐,
台灣人大部份的想法還停留在1990-2000的年代,
閉門造車、井底之蛙,好像八國聯軍來了拿著槍炮彈藥還以為自己是義和團,
大丈夫能屈能伸,應該多接受一些新看法來補自己的不足,
而不是一昧的反對……
該不會還有人以為中共打來國軍還擋的住的吧?
台灣人真的要加油!
我是台灣人!
以往,台商在中國經營的成功品牌,多到不勝枚舉,只是版主您不知道/或誤以為它是中國品牌而已,但是台商所欠缺的是團體合作,或是集團策略,大多都是各自為謀,與韓國人(或外資)的企業思維不太相同,所以在很多大型或長遠的謀略上就輸給韓國或外商,其實這也不能說誰對誰錯,各有優缺點,只是中國市場難保有一天會被韓國人給佔據.....
而LUXGEN先進軍中國,我認為只是要擴展銷售市場的第一步,把產業提升到能起碼有營餘的狀態,以台灣一年內需的車輛頂多三十萬輛,根本無法逹到一個市場規模,但是到中國新興市場,一年一千萬輛的車市規模,能佔個幾%的銷售量,才足以養一個車廠,;或許LUXGEN在中國的汽車品牌不是最好的,但起碼是華人自主品牌裡最優異之一,;而LUXGEN的,耐用度或許還未明,但日後也會見分曉,
台灣的品牌在大陸確實沒有日韓強勢。我曾經親眼看到過一對夫婦打算買機車,是光陽的機車。也許覺得外形比較好,當問到哪個國家的品牌,回答台灣時那對夫婦竟然頭也不回就走了。以台灣光陽的地位,比之納智捷要好很多吧,機車的競爭遠沒有汽車那麼激烈,可台灣光陽在大陸的市占率有多少?總銷量還趕不上台灣的銷量吧。
也許早點進入大陸會好些,可是現在似乎時機太晚了。我姐上月剛剛買車,上海別克汽車才12萬人民幣,合資車都能12萬。比亞迪也就5、6万的样子。
有些網友會說納智捷是高端品牌,那我們再看看同屬於台灣高端品牌的HTC吧。 HTC在沒膀google前,也就是和微軟合作的時候,在大陸的代理是多普達。多普達的銷量在大陸也許還不到1%。 htc在進入中國大陸後,行貨的銷量也並不好。當然水貨是賣的相當好,可是台灣人知道行水在大陸的價格麼?以Desire來說,水貨是
2700元人民幣,水貨是5900元人民幣。納智捷無論從品牌和競爭力來說比HTC是差遠了吧。
主文曾經說過,台灣的機械重工在大陸人的概念幾乎為零。大陸從教育上來說,就是194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很落後,是一窮二白,連個火柴都不能生產,完全不能和現在的中國相比。至於1949年之後的台灣,完全是依靠美日的技術搞些加工貿易,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有汽車工業和造船業。
王潤海 wrote:
台灣的機械重工在大陸人的概念幾乎為零。大陸從教育上來說,就是194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很落後,是一窮二白,連個火柴都不能生產,完全不能和現在的中國相比。(恕刪)
一碼歸一碼.......請問Ferrari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Italy,告訴我你的概念裡它有啥重工業?????還是你認為Ferrari不是台好車????
請問Italy自身市場有多大????
Lamborghini ? Fiat ?
對...在台灣很多重工業的確不如大陸....但是重工業很多都是重汙染在台灣是不能生存的....我寧可不要....
在大陸....有人care嗎?
反正經濟重要咩......如果你有機會出國旅遊....看看各國的環境...再回國比比....你就知道我在說啥啦...
還有如果你拿194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跟現在的中國相比.......的確你可以保有優越感...
汽車領域,大陸人只認為德系是王道,老美費油,日系是省油性價比高,但是也稱為鐵棺材。北京的出租車是現代的,伊蘭特和索納塔。
法拉利太出名了,你知道F1嗎?知道上海有F1比賽嗎?舒馬赫可是在大陸有相當高的人氣。
要看什麽車牛,就看他們參加F1,還有那兩家相當牛的輪胎公司。
別說對意大利工業沒了解,當年中國從意大利買了相當多的紡織機械,目前還有意大利汽車設計公司為中國汽車公司服務。當然紡織機械,瑞士比意大利還牛,但是非常貴。
說到台灣品牌,我能想起來的就是康師傅和統一。你們知道爲什麽嗎,台商都是做出口的,根本不做內銷,所以當然不知道。
看看各位的回覆,我甚至覺得裕隆會不會仔細做市場調查。市場再大,沒有做好市場劃分也沒用。台灣的重工業確實在大陸眼裡就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