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2006827 wrote:步飛玲101後塵.........真可惜
大7剛開始的銷量還有...(恕刪)
以國產汽車來說..先扣除經銷商的利潤約15%,
在扣除政府收取的稅金(2.0以下總稅率31.25%)後,
把剩餘的金額乘與70%左右就是成本了。
以一台90萬售價的車來說,
經銷商利潤約13.5萬 = 76.5萬
政府稅金約18.2萬 = 58.3萬
成本價 = 58.3/1.3 = 44.8萬
所以車廠利潤約13.5萬
如果車廠真的要照顧台灣人
他大可以減少20萬左右的利潤來賣車
只是總利潤會從27萬變成7萬
感覺上好像少了許多
但是後續的車輛保養又是另一門高利潤的穩定收益
商場上很現實
有好的產品也要有好的價格
沒有好的產品,就更要有好的價格來撐場
安全、好開、省油,才是車子的初衷!
lh2006827 wrote:
呵呵,倒退100年是...(恕刪)
講實在的真是如此
4-50年前台灣只有一家裕隆,政府也把資源跟市場投注在那邊
可是汽車總不是一家就能成的,蘋果的iphone若是沒有三星.台積電.富士康等協力廠
他也生不出零件來做手機,那種草創年代加上人民所得還不高買不起車,就白白錯失了最好的時機
之後的年代就比較複雜,競爭激烈
要嘛像韓國徹底排外,至今能在韓國在地國產的也僅只有通用汽車
自主設計國產牌&國外高額關稅進口車 這種明顯的保護讓韓系車市占率就破8成了
要嘛像中國挾著政府跟市場的誘因讓那些國外大廠吐出技術
俗話說抄襲是最快的進步,當然前提是不要像裕隆反被日產弄掛

...
那如果兩個都錯過了,那不咬牙撐個幾十年累積研發能量大概不會有甚麼轉變吧
自己研發引擎的概念是好的,雖然現在性能油耗實在只能說堪用
但如果全都用別人的,那跟那些組裝的代工廠又有甚麼差別呢? 取代性太高了
他們高層在做市場定位也感覺頗有問題,重點都放在一些外觀零件或是影音那種非必要性的東西上
多那些也沒有比較多競爭力...自己拿石頭砸自己腳
那南韓人在xx01上批評HTC不好
那又能怎樣呢?
但若南韓人直接連到mobile01上說HTC不好
那....叫做挑釁,被台灣鄉民圍攻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但....我不會圍攻個這人,除非他講的與事實有所出入
再者....樓主這個大陸人對Luxgen的批評~~不是事實嗎?
既然人家講的都是事實....那又有啥好炮的呢?
另外,在我個人的感受中
Luxgen和HTC在現階段都不是我會喜歡的產品
HTC再怎樣貴也就是兩三萬的東西,我還可以因為它是台灣品牌而加減支持它
但Luxgen動摘七八十萬以上的產品,除非它有能打動我的規格或價錢
否則我不可能把這麼大把的錢花在單純"支持台灣品牌"的理由上
畢竟....我的錢是每個月一點一點存下來的,不是中大樂透或搶銀行得來的
asaman wrote:
謝謝指教
我個人好奇的請教一下
如果有個南韓人來01炮HTC爛...您打算如何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