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自己整合我就不敢想像了調一顆引擎就要整整10年而且還是請人幫忙...這10年內其他車廠都已經產出一顆還小改一次了...要是當年水野不同意加入團隊的話恐怕早就已經收攤了grandaurore wrote:類似skoda模式...(恕刪)
看到一半大部分的聲浪在質疑大陸引擎跟零件我先回一下我的看法看似有些道理。卻也很沒道理有道理的部分我就不多贅述,納版很多在當下以及很長的一段未來大家可能要對「大陸製」重新給他定義尤其在全球分工下大家可能要打破所謂「進口車」的迷思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車市。連2b1a都已落地生產製造在嚴控生產成本之下,不論哪家全球性車廠當然是採用cp值最高的零組件供應商加計運費考量後的最終成本為依歸試想你買台車,同廠牌的你都會跑好幾家去比價了商人難道都是佛心來的德國進口車用的都是德國當地零件供應商?或許有些進口車連組裝也都不是在當國組裝了所以你會看到「德系進口車」「日系進口車」「美系進口品牌手機」全球那麼多果粉有哪個零件是美國當地生產製造的全球車企有樣學樣未來會有更多共同開發的零組件不論是底盤、引擎、變速箱或是電動馬達如果大家還很care「中國製」的產品不仿連署以後跟食品一樣零組件都得要標示產地佔幾%我粗淺認為納智捷的問題不全然在此
禮誠工作室 wrote:我並不認為這一顆是 「中國製的爛引擎」 呀!...(恕刪) 動力配置上,S3所搭載的,乃是一具直列4缸、Dual VVT的1.6升自然進氣引擎,動力數據分別為116匹的最大馬力,以及15.3公斤米之最大扭力,與之搭配的,乃是在順暢性與效能有所助益的CVT無段變速系統恰好小弟20年前的第一部車五代喜美Honda Civic VTi (坊間稱為K6)引擎代號D16A馬力125匹,扭力14.7到現在還是很多頭好壯壯在馬路上跑呀S3的引擎動力輸出落後別人20年,又不省油也不會跑,還覺得這引擎很好嗎?
已回不讀 wrote:看到一半大部分的聲...(恕刪) 對,中國製其實不是問題,中國可以造便宜很爛的東西,但也可以造出精細質優的產品。重點還是來自於產品設計以及生產品管上面,東風有沒有設計好這個引擎、裕隆下單前有沒有仔細評估、下單後有沒有監督生產流程,這才是最大問題。
edc218 wrote:動力配置上,S3所...(恕刪) 怎又在扯東扯西了呢?這個是 納智捷 選擇之下的 「引擎」, 他們為了最大的 利益 ,選了這一顆,但是並沒有把 價格 回饋給車主,這個是 納智捷 的問題,和 引擎 本身沒啥關係吧!若是 納智捷 說,因為用了「中國製的低價引擎」,故我們一台車價只要 30萬 NT 不到就賣給車主。我想今天就不會有這樣大的「反彈」了吧!所以是這一顆 「中國製的低價引擎」(你所謂的爛引擎),還是「台灣製的高品質銷售手法」出了問題了呢?再者這一個 「引擎」 其他的車子也有用,就沒這樣的問題! 那「問題」到底來自何處? 只能問 xpro 和 納智捷 高層了吧! 看看當初為了 「利益」 又做了啥 「選擇」 了!
grandaurore wrote:類似skoda模式...(恕刪) 那還不如向對手Toyota 的關係企業Aisin 買變速箱然後引擎向Nissan 找一顆還不錯的上(1.6NA)長期就是應該主導華擎開發1.6的系列引擎,不然嚴家是華擎原始股東是當好玩的嗎?
hk.tw_1973 wrote:說的好像買引擎,人...(恕刪) 其實以嚴家而言已經有過先例.所以他也知道問題點在哪邊.重點在於為何放棄穩定而成熟的Nissan 體系引擎不用(頂多是授權金問題)或者放棄與之前和GM 合作生產的Excelle (1.6NA)不玩.說穿了就是一直想放棄台灣現有市場西進的濫觴.以Buick 品牌搞出中國與台灣專售車型Excelle,在台灣賣出多少? 學了多少?講穿了就只是嚴家自己沒學到教訓的想一步登天.
kevinyeock wrote:哀 你們這些酸民OOXXOOXX...(恕刪) 請自己上華擎官網看看現有產品系列就知道.華擎現有產品僅1.2L 與2.2L ,1.2L 的用在CMC做商用車,2.2L你就應該很熟悉.1.8 與1.6 的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