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7288 wrote:
鹽董是夢想家??投機...(恕刪)
思想決定一個人的格局
您覺得是什麼,就是代表什麼
我覺得是什麼,就是代表什麼
您對嚴董的評論,您覺得這樣您可以開心
那就可以了
我覺得 嚴董值得我尊敬,畢竟這個做品牌的夢想,我覺得了不起
pmet wrote:
如何
TylerChang wrote:
看到納智捷在尋求翻身的努力(與鴻海結盟),雖然還是現在進行式,但是從市場上反應來說依然不看好。這或許是台灣品牌長久以來面臨的困境。
印象中,小時候物資匱乏時,台灣興起舶來品店,國外來的東西就有比較高級的地位。到後面台灣經濟起飛之後,台灣雖然也開始生產各類商品,自己人往往不買帳,依然以外國進口貨為高級品的思考模式,但那時很多所謂的進口產品,其實是台灣代工出口後,再回銷台灣,所以那時國人出國旅遊買商品回台,很多商品都標示著made in Taiwan。這時大家才漸漸察覺很多外國的高級品,其實是我們台灣自己製造,但也產生一種現象,就是台灣製造的高級貨往往都是送到國外販售,而在台灣只有使用次級品的狀況。
後來開始有台灣廠商要擺脫代工的宿命,嘗試自創品牌,從竹科的華碩、宏碁開始,大量生產的商品先在國外販售,有了口碑之後,陸續開始回台灣販售,這種現象到目前仍然持續,台灣民眾似乎很難接受自創品牌(從過去聯發科的晶片、 超跑用的避震器到精品服飾,就連藝術作品也是),除非這品牌在國外發光發熱,要不然台灣民眾根本不會想要購買。
前面寫了一堆自己對過去的觀察,回頭看看目前車市,似乎也是存在相同的狀況,對自有品牌國產車信心不足,新車稍有狀況,就往死裡打,砲口對自己人時,毫不留情。而外國品牌如果有狀況呢?態度就謙卑不少,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 從過去H牌進口車車底有鏽蝕到近期T牌的進口車車內漏水,有見到市場上往死裡打的氛圍嗎?如果這事發生在納智捷,狀況會是怎樣?韓國車過去也是被罵到臭頭,可是韓國自己人依然相挺,漸漸韓國車改進再改進,現在是不同過去的跳躍發展。
所以納智捷目前的現況,與鴻海的結盟,未來生產出來的電動車,先不要在台灣上市,而是以國外市場為目標,做出口碑後再回台發售,或許是最可行的策略。要不然以目前台灣酸民的水準,納智捷做得再好,也會被放大狂酸,就讓酸民去享受T牌為了省油而裝上薄薄的防撞鈑金帶來的危險吧!
離開台灣才會有正常的發展,似乎是台灣人的宿命吧!
TylerChang wrote:
如同你說的,發現身邊(恕刪)
TylerChang wrote:
在ptt、mobile01裡的貼文,感受到很多網民對自己品牌的嚴格要求,要便宜、要省油、要配備、要安全、要造型、要一大堆連T牌、H牌也做不到的要求,還要出來公開道歉?那其他的廠牌如T牌車內漏水,有相同標準要求出來道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