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也是贊成,
如此一來消費者才能少浪費點時間跟精神在談菜單這件事情上,
就買車而言,
談「談菜單」真的是一件非常耗費HP跟MP的東西…
但是看了這麼久的文章,
還是覺得有太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被各種既得利益份子到處張揚,
使得我都不知道消費者權益應該被擺在哪裏了?
例如說,
以100萬的價格就可以買到進口車要200萬的配備,
這樣消費者就該無條件的接受,
甚至還要感謝車商嗎?
(強調一下,我只是舉例,並沒有指定是哪個車商、哪輛車子,不要告我,我很膽小的…
)這件事情應該要這麼說吧,
如果一家車商它的車子只要賣到50萬,
就能維持它的所有生產、管銷成本的支出還能小有賺頭,
為什麼要把定價定到100萬呢?
我想大家關心的重點也只有這點吧!
最好玩的是,
明明已經好好的賺了一筆,
還要跟消費者大大的做作一番,
說什麼我們車商已經極有誠意,
你找不到比我們家更具CP值的車子,
你有理由好好的支持國貨,
你不跟我買也大有人買…
(再強調一下,我只是舉例,並沒有指定是哪個車商、哪輛車子,大家也不要亂揣測…
)。又例如說,
大家最常提到的話題之一,
穿著藍白托,
加上歐吉桑的汗衫去展示間看車,
然後遭到業代勢利白眼,
冷淡的對待,
討論到後來,
居然還是消費者的錯,
實在有太多令人疑惑的事。
總之,
實在很無言。
反正,
汽車消費者在台灣真的很弱勢啦,
辛苦賺來的錢完全都沒個著力點來好好的看管,
只能任由大廠商剝削。
至於版主的情況,
只有一個建議,
錢是辛苦賺來的,
您只要好好考量,
這部車的車商要賣您的價格跟配備合不合乎您的需要就可以了,
至於能不能砍價,
應該不是考量的重點,
只要車商不是對您有差別待遇就可以了(畢竟如果別人可以砍,就您不給砍,這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
我還是認為單一車價是利多於弊,
至少可以讓買車這件事單純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