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的銷售量情況是否太過於自滿造成?

Agent_Justice wrote:
真不好意思! 福斯這種一線國民車我都不想開了,更低檔的二線 斯扣達 我看了只想笑!


不要看不起斯扣達喔!
在台灣,如果秤斤論兩算,可能Skoda還比VW車貴喔!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ooowen wrote:
就是因為做不好車子...
但真的要想進步而且還要回歸本質,做好車子...所以找水野...不是嗎?
找外援不是想進步...所以找外援是...???(恕刪)


裕隆汽車工業集團成立超過60年了卻沒有紮紮實實的

投入一些基本汽車工業核心技術儲備要如何稱的上是回歸本質

例如
大型整車風洞(至少到大客車級都可以驗)
大型試車賽道
大型實體車載資通訊研究場域
車聯網智慧號誌研究場域
車聯網自動駕車輛控制系統可行性模型驗證
厚植基礎能力,車輛空氣動力外型基本參數不需要再送出國驗了。

沒有建立一個方便又便宜的維修體系所有的維修零件能夠
比國內其他 車廠,發揮在地優勢扶植在地supply chain ,
開放維修零件讓小型修車廠自行 購買不需要車主證明,
開放維修手冊和 diagnostic program
讓全台所有中小型汽車維修保養廠
通通會修、通通愛修Luxgen的車型。
讓在地的Luxgen 消費者感受到真正國產自主品牌
有維修方便又便宜的優勢,這才是汽車的本質

Luxgen 有沒有提高全車零件的自產率,至少一部汽車最重要的
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
要全部在台灣生產,短期可以以購買國外成熟設計
的方式在台生產,長期都必需以在地團隊自行研發的產品
上述的才是汽車的本質


ooowen wrote:
銷路還不夠好...當然要打廣告!!
這是每間車廠都專門應該做的事情...(恕刪)


銷路還不夠好...當然要降低售價呀

200年前的經濟學就提出了供給理論,

Luxgen要讓產品價格真正平實的貼近消費者,

牌價約在55萬新台幣左右,

可靠度就算暫時還比不上

國外大廠,但是至少不要輸太多。

在加上方便又便宜二線或三線維俢。

以至少要佔有台灣汽車銷售年總額的10%來當做目標,

未來至少要佔有40%的企圖心。
pmet wrote:
裕隆汽車工業集團成立(恕刪)


你應該去應徵納智捷總經理
Ronniekuo wrote:
你應該去應徵納智捷總(恕刪)


在此先謝謝您的抬舉,不論是捧殺或是譏諷亦或是真心

您能發出此言本人感到無比的榮興。

本人的本職學能和人格性質沒有這麼厲害無法勝任,

本人自小學一年級就知道本人適合當領導人身邊的

謀劃者而不是決策者。本人喜歡學習、樂於學習但

重感情不擅於做困難的決定(例如要fire不適任下屬之類的)

Luxgen目前需要的是了解汽車工業敢大夢的領航人

如果只是任用一群已和新科技脫節的老臣,是無法開創新局

Luxgen 需要的是像潤泰 尹衍樑先生,睿能創意 陸學森先生

特斯拉汽車 Elon Musk 本田汽車 本田宗一郎.....

這種類型的具有專業研發能力,能夠捲起袖子親自實作激勵同仁

帶動企業內部文化,具有遠見及決心的領導者。

事實上本人真心推薦Luxgen 可以慎重考慮延請

國內真正懂車而且對汽車工業有如中毒般熱情的賢達

例如統哥、Stan這些真正具有賽車經驗和戰績的人

來擔任Luxgen的領導者,將整個集團內和汽車製造工業無關

的事業群拆分,如果前面十年裕隆汽車製造工業集團花了

900億新台幣上了一課,就要知道只有真實的自主掌握汽車

工業的基礎科學技術再從中找出可以突破的地方集中資源

去攻克它成為技術賣點,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

要全部的技術都要均衡的投入資源研發,不要再有技術點

被他人或他國在技術上卡脖子。

目前世界上的知名汽車品牌,不都也是從掌握技術起家,

汽車工業的歷史上,大部份可以成功的汽車品牌的創辨者

不是工程師、機械師、賽車手出身。

就是創辨者放手放資源信任首席工程師去開發去創新。

舉例來說
Karl Friedrich Benz(工程師) 創立Benz & Cie
Gottlieb Wilhelm Daimler(工程師) 創立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
Louis Renault (實業家創立)Société Renault Frères
Kiichiro Toyoda(機械師) 創立Toyota
Karl Friedrich Rapp(科學家Otto之子) 創立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Enzo Anselmo Giuseppe Maria Ferrari(賽車手) 創立Ferrari N.V.
Ferruccio Lamborghini (機械師)創立Lamborghini
Soichiro Honda (機械師)創立Honda
Elon Musk (應用科學家)創立Tesla
Vincenzo Lancia(賽車手) 創立Lancia Automobiles S.p.A.

所以就目前看起來,Luxgen的領導班子看不出

有那位是真的有散發出對汽車工業有無比的熱情

對技術的追求、對工藝的要求、對速度的渴望

一個汽車品牌的成功需要的是那種在賽車場上

就是要贏人的氣魄,只有懷有這種熱情的人

才能帶領同伴或下屬去克服種種技術難關

就算是近期的Elon Musk 也是常常的睡在工廠,

地點包括工廠地板,或是會議室桌子下

只有領導者這種工作到筋疲力盡的精神才能感動部屬

「鼓舞人心」、「激發士氣」最後才能

幫助特斯拉戰勝唱衰者

是自助後才有天助

是確立目標後不改初心

汽車工業是個厚積薄發的市場

目前能夠存活的車廠那個不是歷經一些風風雨雨

所以從一開始立項之初的目標就是要走向國際,

那就要真的破釜沉舟不惜血本的打造出一款能讓

國際車壇驚艷的車。去參加國際賽事用

行動來證明台灣人造的車不輸國際一流車廠

今日大家看到Tesla 電動車的成功

但有沒有想到過Tesla 一路走過來

如果不是領導者一開始的目標明確

加上人格魅力讓投資者相信他

最後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種局面

如果談近代,小弟個人推崇的是

大同舊的大家長林挺生對華映眼光獨到的故事

是目前Luxgen 所需要的一個具有強大意志力

強烈人格魅力、具有跳躍性思為,能夠

打開新局的領導者。

目前Luxgen的所做所為只是在苟延殘喘

就算是靠MIH把這條命續下去

也是寄人蘺下、仰人鼻息。

那還不如破釜沉舟、𡚒力一博。

先開創一番局面,贏得一些尊重及商業籌碼

如果說純以長期台灣自已內部的市場規模來看

台灣的汽車市場常年銷售輛數是30萬輛到40萬輛

取中位數35萬輛,再取半數就是17.5萬輛

捨去小數位數算17萬輛,

如果Luxgen 能用平均一輛60萬新台幣售價的車款

取下每年這17萬輛的市場份額,將會是

每年1,020.-億新台幣的營業額

所以說台灣的市場小是一個假命題

為了台灣可以有一個優質的、價格合理的汽車提供給消費者。

Luxgen做為唯一的台灣車廠,消費者會認為這是Luxgen責無旁貸的事。

Luxgen也唯有往這個目標前進才能夠重新拾回消費者的信賴。


以上
Ronniekuo wrote:
你應該去應徵納智捷總經理


我還一直以為裕隆集團"不是靠才能"

而是用 誰鬥不倒,有靠山,還有酬庸關係去選總經理...........
pmet wrote:
在此先謝謝您的抬舉,(恕刪)


知易行難

大浪掏沙,不適者淘汰

納智捷已虧損母集團900億,如果我是裕隆高層斷然不會再增加投資了

你的建議若許能讓納智捷有一線生機,但回歸原始點,企業是要獲利才能生存

假設要用20年甚或30年才能回本

那裕隆倒不如回歸紡織本業
Ronniekuo wrote:
知易行難

大浪掏沙...(恕刪)

失敗者的藉口而已!
看不起納智捷?
Ronniekuo wrote:
知易行難
大浪掏沙,不適者淘汰
納智捷已虧損母集團900億,如果我是裕隆高層斷然不會再增加投資了
你的建議若許能讓納智捷有一線生機,但回歸原始點,企業是要獲利才能生存
假設要用20年甚或30年才能回本
那裕隆倒不如回歸紡織本業


LUXGEN為什麼會搞成這般境地,
就是因為找了太多像你一樣光吹不買的網軍。
就像本版聖人H,
雖然俺瞧不起他為了一些網路名聲來用大量打鳥灌水文試圖淡化LUXGEN的不良事件,
但是他至少買了好幾台車;
而你呢?
除了光出一張嘴還對LUXGEN有什麼實際的貢獻?
flyone__150 wrote:
LUXGEN為什麼會(恕刪)


為什麼我要對納智捷有貢獻?

網軍?

你是不是吃錯藥了?
Ronniekuo wrote:
為什麼我要對納智捷有貢獻?
(恕刪)


聽其言而觀其行也。
你對LUXGEN的確是沒貢獻--->這點無誤。
被網友多次打臉而還能唾面自乾--->俺衷心佩服你!
只能說俺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在乎尊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