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LUXGEN預告將推出320匹馬力等級2.0升汽油引擎!?

做出來後 問題也一堆
是要給誰賣?

難覓經銷商 納智捷新車誰來賣
http://sc.people.com.cn/BIG5/n2/2019/0924/c345167-33382705.html

北京唯一納智捷經銷商已變為廣汽三菱4S店,店內僅提供納智捷車型售后維修服務。

北京納智捷銷售渠道已處於全面退出狀態,此前在京僅存的一家經銷商,也隻保留售后業務,不再進行新車銷售。
銷售人員稱:“這裡早已不銷售納智捷車型,此前確實曾銷售該品牌車型,但銷量一直不理想便更改為廣汽三菱品牌,由於廣汽三菱與納智捷同屬一家經銷商集團,因此目前店內還能為納智捷車型進行售后和維修工作。”同時,在北京另一家負責售后維修的納智捷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納智捷在北京已經沒有銷售網點,距離北京最近的銷售網點在山西。”

納智捷URX是否滿足最新國六排放標准還是未知數。此外,針對銷售網點較少是否會影響納智捷URX未來在內地的銷售,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東風裕隆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對方的回復。
棒球迷 wrote:
除了引擎燃燒效率外
ME還導入了缸內直噴 休缸技術 也許還有一些細節是商業機密 沒公開

缸內直噴,休缸叫做技術?本田早在十幾年前就用的老技術了。
細節是商業機密?真好一句話帶過繼續吹牛,
真不愧是井裡長大的,頭埋沙的技術真是無敵。
買來技術不丟臉,膨風吹牛才讓人瞧不起!
又如何 可以比 f16快嗎 可以比戰車硬嗎 可以比較 閃躲三寶嗎
棒球迷 wrote:
建議大家 不要再理這...(恕刪)


笑死,不支持就叫酸民,說實話而已,拜託多充實點知識

別講什麼缸內直噴電動車那些,別人都能做出來

唯獨領了一堆補助款的台灣本土品牌企業做不出來

台灣人不是凱子,有錢買同樣價格的東西為什麼不能選品牌價值更高技術更純熟的車子?

要買個油耗高還是會積碳卡痰的車來搞死自己?還沒比較便宜?

要有自己的市場之前要能先把車賣出去,車都賣不出去跟人家談什麼自創品牌?

只有死忠粉絲在那邊喊別人酸民卻看不到為什麼車子賣的這麼慘
l0919022554 wrote:
笑死,不支持就叫酸民...(恕刪)


台灣酸民的邏輯與想法都一樣 , 說穿了就是自己的利益擺第一 , 影響到自己利益的任何人事物都是錯的

不過這也沒什麼問題 , 活得開心就好

只是 , 我還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這些酸民們背離現實的奇怪邏輯

首先 , 雖然內燃機技術已經很成熟 , 但相對較新的技術還是有專利保護著 , 有時候不是做不出來 , 而是
要做得先付錢買專利授權 , 而這會墊高成本

就算不計成本買專利做下去 , 內燃機加工與材料還是有很多眉眉角角是傳統大廠的機密 , 不是買顆引擎
拆開來照做就可以達到一樣的效能 , 而這些技術你覺得大廠是怎麼得到的? 也是長時間從錯誤中學習改進
來的 , 然後我要提醒 , 代工跟自己開發的難度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 , 就算代工再久 , 你也只是會製造同樣
的東西而已

台灣的產業發展重押在電子業 , 所以人才在畢業後大多去了電子相關產業 , 請問有多少人畢業之後的第一
志願是去車廠搞內燃機的? 所以在車廠的我相信大部分不是學校裡最優秀的人才 , 不過這也無妨 , 慢慢培養
總行吧 , 但問題來了

想要做出成熟的產品 , 沒有經過量產的過程來一步步找出問題加以修正改進是辦不到的 , 所以不管初代產品
再爛都要想辦法量產出貨累積客戶回饋 , 之後才能推動 出貨->發現問題->改進修正->推出更好的產品
這個正向循環 , 公司也才能賺到錢繼續投入研發

然後要讓喜好舶來品的台灣人掏錢買國產貨 , 最重要的是什麼? 就是大家低薪的元兇之一C/P值

要導入最新的技術要花錢買授權 , 最好的材料 , 最高的加工精度都要砸大錢(有些高精密加工還不是你
花錢就買得到) , 而且不是砸錢就能保證有好產品喔 , 還要經過量產修正個幾次才有機會 , 那請問你一台
國產車要賣多少錢? 你要燒多少錢才能有產品上市? 自私的股東不會抱怨嗎?

接下來針對你的發言稍微回應一下:


>> 別講什麼缸內直噴電動車那些,別人都能做出來

唯獨領了一堆補助款的台灣本土品牌企業做不出來

==> 就像我剛剛說的 , 有時候不是做不出來..... 然後很多中小企業也有領政府補助啊 , 有生出
什麼厲害的東西嗎?


>>台灣人不是凱子,有錢買同樣價格的東西為什麼不能選品牌價值更高技術更純熟的車子?

要買個油耗高還是會積碳卡痰的車來搞死自己?還沒比較便宜?

==> 沒人想當凱子好嗎? 但是Luxgen開發車子真的沒幾年(代工不能算) , 難道你以為給HTC一大筆
錢他們就能馬上做出超越 iphone 的手機大殺四方嗎? 更何況開發整車的難度遠超手機


>> 要有自己的市場之前要能先把車賣出去,車都賣不出去跟人家談什麼自創品牌?

==> 對啊 , 請問誰要花錢買不成熟的產品讓國產品牌有進步機會? 先說我有買 , 但我不想
拿這個說嘴


>>只有死忠粉絲在那邊喊別人酸民卻看不到為什麼車子賣的這麼慘

==> 唉 , 別講得那麼好聽啦 , 賣不出去純粹是不夠便宜啦 , 只要價格低到一個靠杯這些利益優先的
酸民還不狂買一波....嗎?
但這是一間負責任的公司該做的事嗎? 沒賺到錢是要怎麼繼續開發更好的產品? 到底有多少人
能理解很多東西自己開發反而比較貴的道理? 在台灣開發 , 大概就是RD的薪水比國外便宜這樣 ,
但是你沒有的技術最終還是得跟國外買啊
vero.chen wrote:
台灣酸民的邏輯與想法...(恕刪)


講那麼多就是還是怪天怪地怪台灣人嘛

就我纳最棒棒

要不要直接每個月薪水直接匯給纳纳

不給就是看不起台灣品牌就是酸民就是阻礙台灣發展


vero.chen wrote:
台灣酸民的邏輯與想法...(恕刪)

你講的很有道理,但納納
1.買技術、開發並不可恥,進化過程必經之路,但別吹牛、膨風;
ME引擎就是「委託開發」而不是「共同開發」,在神也是買來的技術,
低調一點吧!
2.超越雙B媲美保時捷,這種夜郎自大的話一出,這個品牌價值就是垃圾!
3.要國人支持開這種跟日系車一樣價格,叫呆丸郎支持?
市場是殘酷的,沒本事跟他廠競爭就別出來混。
撇開不管什麼科技,跟技術好。。
最基礎的toyota,本田也是從萬年引擎變速箱站穩車市。
可是納牌最基礎萬年引擎,變速箱有嗎?
沒有那些核心技術怎麼談到改進跟進化呢?
*萬年引擎還有變速不是被罵慘了。。只不過產品穩定度高*
KILIOSAIRI wrote:
講那麼多就是還是怪天...(恕刪)


我只是覺得酸民的邏輯有問題 , 要不要支持本來就看個人 , 我也反對把支持Luxgen跟什麼愛不愛國
的民族情操綁在一起 , 產品不好市場自然會淘汰這間公司 , 怎麼 , 酸民經不起質疑?
vero.chen wrote:
我只是覺得酸民的邏輯...(恕刪)
要不要支持看個人,沒錯啊!那不支持算酸民?你什麼邏輯?納粉經不起質疑?
一個車廠居然派一堆寫手在攻擊車主,這是什麼樣的心態才會做這種事,這種車廠就應該讓它倒,不只不要買,還要盡量避免親戚朋友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