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n.chou wrote:GM最後沒有採用華擎...(恕刪) 昨天花了一點時間研究,的確,上海通用最後沒有用華擎的引擎,我研究了一下我猜應該是那幾年間,GM併購的大宇的關係,東南也沒採用,用的是三菱自己的,只能說又是依個沒品牌的結果(有點像面板業)另外那智捷不是帝二個採用華擎引擎的車廠,是第三個,第二個是昨晚搜尋到的叫昌河汽車的,爱迪尔,不過現在也沒用了,原因昌河跟鈴木,也是依樣沒品牌就沒後盾~
說實在,看到不少人拿"日系車"來做比較,那真是相當可笑...各位先進們如果是拿進口的"日系車"比較,我會豎起大拇指,因為那表示LUXGEN有品質。反之,如果是拿國產的"日系車"來比較,我會笑掉大牙...有位先進說,他還是會選擇老店,請問你是選擇哪一國的老店?請容我舉出我自己的例子,讓大家瞭解一下,"日系車"在台灣是多麼不堪。小弟前一輛車是牛頭牌的1.8 A車,經過一次事件後,立刻換成進口歐洲車。為什麼呢?某日當小弟我帶著老婆和朋友欲上陽明山洗溫泉吃大餐,當天下雨天。中山北路上遇到一台違規右轉的賓士車,我以時速20KM左右撞上這台車的屁股。撞擊完畢後我仔細查看了一下賓士車,畢竟如果有大傷,小弟我只是個白領,很難賠...結果是賓士車以幾乎毫髮無傷的狀況,讓我重重的吃了一驚,因為對比小弟我的車...牛頭牌 1.8 A車,引擎蓋翹起變形,水箱護罩脫落,兩側前葉子板內陷...我永遠記得當時我老婆看著賓士車問我說:我們的車怎麼會這麼嚴重阿?當時心裡發麻的我只能安慰她說...:現在的車子很安全,都用自動潰縮來減輕撞擊力道...給這串大樓某些言論較為匪夷所思的先進,台灣的國產車跟實際這台車在國外的品質差距是相當之大的...這是為什麼我在前面的發言說的是,台灣幾乎所有國產車廠,只做賺錢生意,有人肯燒錢,這是進步。日本車的確長期以來就是省油、經濟、耐操著稱,但是台灣的"日系"國產車,通常是用舊款引擎...舊款引擎怎麼省的了油?看官心裡有燃起這想法嗎?那還不簡單,偷啊!不是偷板金,偷鋼骨,要不就偷引擎室,偷懸吊,偷制動。減輕重量=省油!幾乎所有台灣的國產車廠,都是這麼幹的,牛頭牌常常受到對手攻擊就是這樣。為什麼日本車在日本的售價比台灣國產還便宜?為什麼日本車到台灣後拔掉一堆安全和懸吊配件?唯有工業自主,唯有汽車工業自有化,才能達到產品量產化後,達到真正的國民車價格。支持LUXGEN,願意做燒錢的事業,這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