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買車難道只評估鋼性嗎?

我開過日系H牌 and T牌;如您所說T牌省油~同意;但日系國產車最令人詬病的就是車體鋼性不足這已是不爭事實!沒出事省油當然最好,一但撞車就會對省油的觀念改觀!

JJ303 wrote:
這跟我所認知的相對速度有很大的出入,有沒有物理專業的可以幫忙確認一下??

另外,針對樓主的標題,我也很想問:
很好奇,買車難道都不評估鋼性嗎?

不否認某牌很會做(賣)市場要的車,但車體剛性這部分,有多少該牌車主列入考量呢??
拜該牌車暢銷之賜,我們得以見到許多國產該牌車的道路實撞測試
相信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

我想,當多數的消費者不考量車體剛性的時候,車廠自然不會著重車體剛性
鋼材與焊點的costdown,消費者看不出來,但卻可以替車廠省下不少成本...(恕刪)



有些國產車主總認為有"潰縮設計+兩顆氣囊+車慢慢開"就天下太平了

殊不知車子的鈑金鋼性+安全配備(主動+被動),最主要防備的是台灣南北大小道路上," 歹年冬,厚肖人"的那些"捉狂車"的駕駛

特別是捉狂車主的車,偏偏其車子鋼性又壯又勇時

那多出來的鈑金鋼性,或許就能救您以及摯愛的家人的寶貴性命!

不是讓有錢人的命就特別值錢~~~

如以台灣每天正發生的大大小小車禍為例,就是最好的教材

舉例:

蘋果日報2013年07月15日---【李政遠/雲林報導】

虎尾鎮高鐵特區內學府路與學府西路口,今上午10點30分發生一起死亡車禍意外,一輛豐田轎車,上面乘坐了5位大人、1位小孩,遭到另一輛賓士車攔腰側撞,因撞擊力道猛烈,豐田轎車翻滾側翻,賓士車車頭嚴重凹陷、扭曲變形。

雲林縣消防局獲報到場搶救,將兩車8名傷患分送虎尾若瑟醫院、台大虎尾分院、彰基雲林分院。豐田轎車內後座一位60多歲婦人,傷重到院前死亡,副駕駛座的約40歲男子有重傷有生命危險;車禍發生原因及傷者身分,由警方調查。

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715/225398/

當你有以下預算買車

50萬買----------車
100萬買---------車
150萬買---------車
200萬買---------車
250萬買---------車
300萬買---------車
350萬買---------車
400萬買---------車
1000萬買--------車

空白處填的車種就會不一樣了
買車當然不只是看車架硬不硬,可是軟的就絕對不買!
材料只是一部分參考

好的材料還要有好的結構才能體現安全
一阿里布達一 wrote:
當你有以下預算買車5...(恕刪)


當你有以下預算買車

5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10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15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20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25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30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35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40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1000萬買------此價位最安全的車,而不是最省油沒安全的車
http://incar.tw/2014-toyota-corolla-gets-marginal-iihs-small-overlap-crash-test



美規Corolla測試

iamway wrote:
電子配備雖然炫但是當機或其他問題常看到 另外就是引擎科技太落後 比較耗油 你可以對照一下同樣使用渦輪增壓技術的福特國產車 排氣量 馬力與油耗的關係就知道(恕刪)


1. 我開了四年 80000公里的U7 電子配備沒壞過...,當過3次...重開不用10秒...你朋友真的有開過納車嗎? 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人云亦云....

2. 引擎不先進...但這樣重的車一公升有7.5~8公里...還想要怎樣...你怎不講萬年4速變速箱 科技太落後

3. 渦輪的設定是取決於車廠功能的要求...納車的渦輪是為了在對系統最底消耗下,補強低轉時扭力,不是為了拼轉速和馬力...


vero.chen wrote:
TOYOTA賣得好確...(恕刪)


很好奇?買車評估鋼性不行嗎?
至少開起來多一份安心



我也很好奇買toyota的人到底是評估啥????


現在那一顆2.5 hybrid引擎 也沒有業務敢保證 30+km/L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