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 泡水發霉車 (應該是最後的更新了 2016-10-26)

flyone__150 wrote:
照北美的汽車行情與LUXGEN目前的企業身價,
報價應該一台USD$10,000~15,000左右才有辦法打入北美市場吧?
保固可能要像當初韓國現代汽車一樣以十年做標準。
不過就要看來嚴董對本身產品的信心夠不夠了。...(恕刪)


您好,

其實很多汽車品牌沒有選擇進入北美的原因大致有:

1. 北美的法規太過嚴格, 車廠為了要進入北美要修改安全/排放規格不合成本

2. 北美的市場/疆土廣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設備在管銷/維護/後勤支援. 以美國本土品牌GM為例, 在美國就有約5000家經銷商(台灣所謂的原廠) 本田這外來品牌也有1500家(約250-350家Acura). 只在重點城市賣車這種在中國才搞的經銷方式在北美行不通. 美國人開車到處跑/搬家/旅行. 只在特定州/城市有維修據點...在開玩笑嗎?

3. 北美現有的販售車廠每個都是納牌的幾倍大(指納牌想要競爭的同等級廠)...真要打價格戰, 小廠不是對手. 小廠有多少銀子可以賠? 想想#2的這些人事管銷每月要多少?

4. 廠牌的形象在北美需要時間建立, 參加幾次車展不代表甚麼. 沒有讓北美的消費者吃到甜頭(價格/規格/保修)哪會有人把錢花在你這沒有聽過的牌子?

5. 如果真要在北美深耕建廠, 這又是一大筆的投資.(還不保證車賣的好).

小弟也希望可以見到納牌在小弟家門口前的馬路上跑. 但這實踐的代價很高, 一個弄不好整家賠光都有可能啊.

三菱/鈴木都被玩死完全退出或退出轎車市場了.....想清楚了再做.


Calvin
dalehouhou wrote:
大大真是愛說笑....呵呵
我倒是覺得很難再碰到比這次還糟糕的車輛使用經驗了....
對死忠支持者而言,Luxgen自然是『好品牌』,
真正的台灣『好品牌』是走出了台灣,依然在國際吃得開,例如『ASUS』、『台積電』....等等。
可惜『Luxgen』出了台灣,就什麼東西都不是了。


)


下一台一定會更好,給大大加油,
車子後續還有什麼問題,再請麻煩更新,感謝。
應該是最後的更新了 2016-10-26

昨天10/25回廠修理了,目前都修理好了,也拿到之前答應給我的5張保養券了,大致上是這樣了,其他好像也沒啥麼好提的了。

這期間因為沒留意到路邊鐵欄杆過近,轉彎時擦撞到了,導致左後車門凹陷與掉漆,第一次傷到車子本來以為應該會很心痛的,不過倒是意外的無感,傷到就傷到了,反正不影響功能,我也不想修復它了。搬完家現在有兩個車位可以停,估計隨時都可能會再買一臺新車吧。

CalvinC wrote:
您好,
其實很多汽車...(恕刪)


沒錯,前幾天的地球黃金線,講三十年前的飛羚的故事,在歐洲的慘敗的過程。
CalvinC wrote:
您好,其實很多汽車...(恕刪)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北美消費者保護非常嚴格,只要品質出問題,輕則召回維修,重則鉅額賠償.
向VW柴油事件天價賠償,不是每一個廠賠得起的.
這都是任何一個新品牌要進入北美市場要稱稱自己斤兩方可為之.

K6 and VIOS wrote:
沒錯,前幾天的地球...(恕刪)


K6兄好,

不能看....YOUTUBE說因為版權問題.

其實賣車子不是光車子本身..更是拼後勤及維修.

常看見台灣車友的進口車知道哪壞了但光等零件就要1~2週或船期. 在小弟這大概是 有2台車/瘋了的人 才會買這種後勤的車.

沒車沒腳.....用爬的1~2個星期上班上學嗎?

PS: 真等1-2週零件的車友別生氣罵小弟...不是指台灣歐.

Calvin
Allison Wu wrote: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北美消費者保護非常嚴格,只要品質出問題,輕則召回維修,重則鉅額賠償.
向VW柴油事件天價賠償,不是每一個廠賠得起的.
這都是任何一個新品牌要進入北美市場要稱稱自己斤兩方可為之....(恕刪)


Allison兄好,

您說的沒錯. VW這次不光害到自己/車主.

最倒楣的就是它的Dealership(經銷商)還有專修VW的Independent shop(VW專修私人廠).

柴油車本來就比較貴, 柴油車主通常對愛車都是比較顧車的. 所以維護上的花費都比較寬手. ---> Dealership(經銷商) 專修VW的Independent shop(VW專修私人廠)才有飯吃.

根據Youtube上的VW專家(HumbleMechanic)指出...柴油車主現在已經不在乎正常維護他們的VW了. 誰會花錢去維護要買回(Buy Back)的車?

--->修車廠的技師沒有工做喝西北風.

The Aftermath of Dieselgate 10/2016 Featuring HumbleMechanic

小弟很久以前在01就發過一篇 福斯集團對柴油技術丟白毛巾了嗎?

看來成真的機會不小....(英聽OK的就參考那Youtube的兩位的討論吧..當然人家講的很含蓄.)

Calvin

dalehouhou wrote:
應該是最後的更新了 2016-10-26

昨天10/25回廠修理了,目前都修理好了,也拿到之前答應給我的5張保養券了,大致上是這樣了,其他好像也沒啥麼好提的了。

這期間因為沒留意到路邊鐵欄杆過近,轉彎時擦撞到了,導致左後車門凹陷與掉漆,第一次傷到車子本來以為應該會很心痛的,不過倒是意外的無感,傷到就傷到了,反正不影響功能,我也不想修復它了。搬完家現在有兩個車位可以停,估計隨時都可能會再買一臺新車吧。...(恕刪)

剛搬完家如果還在繳房貸,另一個車位出租貼補家用比較實際...

人之常情啦,自撞的不能出保固...堪用即可!
估計原廠那位廠長也不會傻到再想辦法幫你免費板金了吧?



CalvinC wrote:
The Aftermath of Dieselgate 10/2016 Featuring HumbleMechanic

小弟很久以前在01就發過一篇 福斯集團對柴油技術丟白毛巾了嗎?

看來成真的機會不小....(英聽OK的就參考那Youtube的兩位的討論吧..當然人家講的很含蓄.)


謝謝你的分享.
VW對柴油引擎應該是沒輒了,對環境反而是好事.

CalvinC wrote:
不能看....YOUTUBE說因為版權問題.


為何不能看?因為是海外的問題嗎?

我簡單講這集的結論:

飛羚 102 開始有賣歐洲,但賣的很差 (一百多台吧),主要原因猜測是價格太高,當裕隆要放棄歐洲市場時,當地有規定要備十年的零件,裕隆覺得不划算,把庫存車全部買回,就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