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很多人只覺得外國月亮比較圓的時後 , 你知道 MIT 三個字現在在世界上的評價嗎? 或許我們的技術研發還落後美日等先進國家 , 但是 , 技術優良 , 實用 , 耐用 , 物超所值... 是我所接觸的外國人對 MIT 三個字一致的評價 , 台灣人 , 不要再妄自菲薄了 , 隨著國人的努力 , MIT=爛貨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回歸正題 , 幾乎所有的國產車 , 跟國外母廠進口主要的引擎及變速箱等主要零件之後 , 其於很多零件都在台灣製造然後進行組裝 , 很多車種在日本本國所使用的引擎 , 輸出到外國甚至東南亞和大陸之後 , 仍然維持使用同一顆引擎及變速箱 , 國內延後上市不打緊 , 上市之後 , 為了迎合台灣人的口味 , 除了外型之外 , 引擎及變速箱全全變了樣 , 很多主動及氣囊等被動安全配備也拿掉 , 取而代之的是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半殘恆溫空調 , LCD銀幕 , 迎賓踏板 , 廉價HID... , 國內某知名日系車廠就很擅長搞這一套 , 當全市界其它市場都用新搭配新引擎 , 台灣卻獨步全球 , 將用了好幾個世代的引擎沿用於新的車種 , 已淘汰的一流技術 , 卻賣現在的一流價格 , 偏偏國人卻很支持 ( 很多事情不要叫人明講 , 如果你攪不清楚 , 證明你跟本就是狀況外 , 不懂沒關係 , 各大搜尋引擎很好用 , 要參與討論 , 自己先多多充實資訊 , 不要不懂裝懂打嘴砲 )

裕隆汽車這次集中整個集團的資源 , 在結合國內一流的電子實力 , 推出 LUXGIN , 除了底盤沿用 RENAULT ESPACE 之外 , 變速箱更由世界前三大變速箱名廠 Aisin 共同合作開發 , 但是大家對於 華擎的引擎 以及 車身安全性 似乎較為質疑.
首先 , 要講車身 , 必須先講底盤 , 要知道 , 要重新開發一個底盤要耗費多少資金? 看看 BENZ 為了 A series 以及 SMART 所花的金額就知道 , 以國內的汽車市場 , 就算是加計大陸市場 , 以 LUXGEN 是初試啼聲的條件 , 要回收這個成本 , 只怕很難 , 裕隆的技術母廠是 Nissan , 而 Nissan 近年被 RENAULT 併購 , 在商言商 , 裕隆付權利金使用 RENAULT 的底盤也就合情合理.
至於 華擎2,200CC 的 Turbo 引擎 , 經過 Delphi 調校 , 能具有 178ps/28Kg-m 輸出 , 效能看起來也不錯 , 不過由於是新引擎 , 尚未經過市場試煉 , 大家也先別急著妄下定論.
而 撞擊測試 的部份 , 看來 , 這次裕隆未將所有資訊一次釋出 , 而是一點一點的吊人胃口 , 就是要炒作話題性 , 這一點從官網的釋出的資訊也很少就看得出來 http://www.luxgen-motor.com.tw/ , 不過 , 既然敢花大錢送測 , 又敢釋出測試影片 , 就一定會公告測試成績 , 而且結果應該會不錯 , 大家可以靜待分曉.
我個人覺得 , 如果整台車全部都由裕隆自力研發 , 由於裕隆畢竟在整車開發的經驗有限 , 所以可能會出現較大瑕疵 , 不過 , 這次整台車最重要的 引擎 及 變速箱 和 底盤 , 全部都有技術優良的國際知名大廠共同研發調校 , 裕隆又可從中學習 , 吸取經驗 , 應該不會太差 , 大家先別急著唱衰自家人 , 就算不實際買車支持 , 也應該多多給與掌聲與祝福 , 畢竟裕隆的成功也算是又一個台灣之光 , 再說 , 裕隆的成功還能帶動國內的生產供應鏈 , 進而創造國內的生產總值 , 增加就業機會 , 而且 , 隨著正式推出的日期越來越近 , LUXGEN 應該會不斷的逐漸釋出正面訊息 , 大家跟我一起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