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one__150 wrote:難得稅了對的話了 東風納智捷內部鬥爭目前看來是東風持續站上風,看來不久就要翻盤;屆時連台灣LUXGEN的車款開發都會受到東風牽制,看樣子在台灣快要有第二家TOBE車廠了。 俗話說如果真是好東西不怕沒人買,這真的是事實。壞就壞在大多數人覺得這不是好東西,結果賣家自我感覺良好,賣不好還責怪眾人不識貨,那收起來是遲早的事了。 ...(恕刪) 你看到誰佔上風了?翻什麼盤?納智捷還是一樣用華擎引擎,只不過行有餘力幫東風自主引擎開發市場罷了...
01forever wrote:請問你有比較過U6...(恕刪) 比較這個沒意義阿!!!就像討論日本Altis跟台灣Altis差異一樣,一樣沒意義!因為不是你所在市場銷售的版本但我知道U6 2017新款的台灣真的是全球首發了這就是有自主品牌優勢阿!
天企晴 wrote:你肯定沒修過政治學學分,在大陸日产奇骏是進口車,纳智捷优6是國產車...(恕刪) 再比較一台同為進口車來打你的臉同樣入門級中國19.38萬人民幣(89.3萬台幣)台灣84.9萬台幣這樣看你還能掰出什麼理由來
flyone__150 wrote:別犯傻了!就是因為用了東風引擎才會賣得好一點!以後還有可能用法國標誌的貨哩!基本上華擎已經被宣判留校察看了,還能撐多久只有問蒼天了! 你覺得這種東風引擎是法國標誌的貨?這種貨不過是落後的貨...,改一改就加強版就可以賣...
德系美系很多車款在日本的價格都比本國低,很多問題都是蘋果比西瓜,logo是一回事,製造成本 匯率 稅的各項構面都會影響,美國人買I phone的優勢在哪?愛國主義讓利都是沒有商業經驗的人說的話納牌在安全與相關電子配備的領先是事實,為何目前國產車相關配備都跟納牌接軌了?應該是都在追求電子配備極大化了吧,要買陽春的BMW,液晶螢幕已經是基本配備了,很多人看看兩三年前貼的有關電子配備的論述,目前都脫離現實,為何?好聽說是看不出趨勢,難聽是為反而反開了1年半的u6 eco 2.0,我還是頗慶幸之前猶豫還是下手的決定,馬力扭力加速操控都是同級前段班的前段班,重點是妥善率還比我雅歌2.0的前兩年好,價格該訂多少,本來就是市場決定,你要訂150 或是50都可以,但對股東負責 不是對這些酸民網友負責,這是基本的企業經營概念
ur0720 wrote:你們不是說中國有很多因素跟台灣不一樣所以入門級車價才會比台灣便宜現在你又指出旗艦級車價又比台灣貴然到那些因素在旗艦級這裡都不存在?(恕刪) 等你要開課的時候通知一下嘿!我只覺得你再繞圈圈 我的認知汽車商品區域差異售價不同是正常的,甚至配備不同也是正常的一再跟你說這無法比較沒有意義,你就跳針 跳針 跳針"你"硬主動要比較這各售價的差異,當然這個就要由您來教我們差異在那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