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產品想要熱銷,一定要從國外紅回台灣才有可能嗎?

TylerChang wrote:
我po 了2張戰機與坦克的照片,該不會等下要版友被問:你買了嗎?這麼喜歡,怎麼不去當兵?

+1
donhsueh322850 wrote:
+1...(恕刪)


所以 你買納智捷了? 

呵!
從開始到現在,我也沒有在吹捧納智捷,只是想探討納智捷與鴻海合作後,可以在銷售調整方向,試試由海外起步,因為目前臺灣車市,確實納智捷要翻身需要很多因素才有機會,納智捷的車或許如版友所言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不過其他品牌的車也不是十全十美,這樓接受大家互相提出自己的觀點去批判,當然,也希望大家彼此尊重喜好不同品牌汽車的差異。
TylerChang wrote:
從開始到現在,我也沒(恕刪)


我可沒給你亂扣帽子

你是沒吹捧納智捷

你只是幫用不實訊息(只截個圖斷章取義 東拼西湊 張飛打岳飛對我來說就是不實)帶風向的複製C說話

就事論事

納智捷這10年來並不是沒在海外發展過

只不過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

這可跟台灣人的民族性沒關係

你在指責台灣人只愛國外月亮時有沒有想想為什麼

台灣消費者意識薄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連個檸檬車法案都沒有

歐美罰起車商可不是說假的

如果這牌子能在歐美站穩腳步就表示有一定的品質水準

台灣人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選擇品牌保護自己不要被車商欺負

一個號稱台灣品牌的車廠

剛出前幾年台灣消費者也是很捧場的(就算裕隆之前做過的各種差勁事還歷歷在目)

結果發現也只是跟國外車廠一起欺負台灣人

賣到只剩台灣靠台灣消費者生存

台灣消費者還要被指責不支持台灣品牌??

省省吧
KILIOSAIRI wrote:
我可沒給你亂扣帽子你...(恕刪)

看樣子納智捷不倒,難消你心頭之恨,對吧?
看樣子臺灣車廠永遠只是代工廠的角色,對吧?
看樣子臺灣永遠只能買別人設計的車,對吧?
TylerChang wrote:
價值與價格之間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如同買賣股票,所以有人賣出,就會有人買進,有人覺得該賣掉持股,有人覺得該買進持股,所以,很難衡量賺或賠,最後唯有時間能證明。(恕刪)


汽車只是消費財(Consumer Goods)

和股票是屬於投資財(Investment Goods)

在本質是不一樣的,新車一落地就是開始

貶值,時間只會證明一輛汽車的殘值

是否為消費者所接受,是否為市場歡迎的

車款。

所以消費者購車都是為了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因此,所謂的汽車的消費性,是一種耐久的消費財

一輛汽車一般來說至少使用5年~10年,

是未來效用產生的根源,也是將來慾望得到滿足的憑藉。

從這樣子的角度來分析可以得知一款汽車的價值

是可以客觀的由銷售數量來得知。銷售數量不好的車款就是代表說

它的價值與價格在消費者心中沒有取得平衡點

簡言之銷售數量不好的車款就是"賣太貴了,跟本不值那價格!"

以上
國產品牌 很多能支持 捷安特啦一堆!不一定要支持 納牌!

車廠來說 個人是不會再買國產的車!捷克的鳥頭牌!捷克總人口才多少!鳥頭牌 外銷多少輛? 有沒有心 做好產品 才是重點!裕隆這坨爛泥沒什麼好支持的了!保護了多久  做出個什麼鳥出來?

我眼中 納智傑就是個投機者!沒有研發能力 所有技術買來修改 請人設計外表 組裝起來 就這樣!

另外 別說我不愛國產 裕隆做的日產 我開太多 太久了很膩....我曾經擁有過 cefiro 2代2000跟3000各一台、鐵A那2400頂一台,Tiida第一代 頂規1.8有天窗一台!這樣算很支持裕隆了吧⋯⋯結果納牌 呵!
棒球迷 wrote:
汽車產業在台灣要做起來還真是挺困難的
首先這個產業歐美都已經比你先走了百年以上了
基本上是根本追趕不上人家的腳步了!!
要像韓國那樣也難啊 政府行政效率對國產品牌的保護不夠力 導致國產品牌的價格 難以降低和別人競爭
(恕刪)


完全不能同意您的觀點,Luxgen成立的時候這些要克服的

障礙又不是不存在是早早就明擺在眼前的,明明是主事者沒有vision,

1)技術發展的路線有問題
當時要全力投入電動車輛的研發

2)市場的選擇有問題
可以迎難而上直接選擇歐美市場

3)人才的晉用有問題
晉用一批當年從龍有功的老臣
而不是重新創業選用一群有新鮮的肝可燒
有理想、有夢想的可以打拼的年輕人
一如當年的裕隆童子軍。

孫子有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以上
pmet wrote:
汽車只是消費財(Co...(恕刪)

這個說法不錯喔!納智捷汽車定價策略應該調整,找到適合消費者理想的定價,找回一些消費者的信心。
TylerChang wrote:
看樣子納智捷不倒,難消你心頭之恨,對吧?
看樣子臺灣車廠永遠只是代工廠的角色,對吧?
看樣子臺灣永遠只能買別人設計的車,對吧?


奇怪

不是要就事論事嗎??

我講的有什麼問題你可以逐一反駁

就這樣沒頭沒腦就給我扣這麼大頂帽子??

沒關係 我都期許我自己懟人要有理的懟

首先 我不恨納智捷 也沒那閒功夫去"恨"

我只是討厭某些仗著愛國心把問題怪在消費者頭上的人

更何況許多寫手也都利用著所謂台灣車廠來行銷操作

至於台灣車廠是不是只能代工

請你去問台灣車廠

問我幹嘛

是我讓台灣車廠只有代工的份??

臺灣永遠只能買別人設計的車

這又干我何事??

消費者自有選擇

這就回到我上頭說的

麻煩不要利用愛國心跟民族意識來無限上綱跟扣人帽子

打一打發現你完全沒在看我寫的內容(或是根本不想看)就回這三行字

這三行字的答案根本就在我上一篇回覆的內容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