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拉桿!攻頂去!!!

機械式調壓閥提高增壓值..然後進去ECU修改點火供油?...
所以這顆2.2T 壓力控制原廠是機械式?靠棒棒糖控制?
這種改法最好注意一下渦輪壓力與排溫相關...
可以的話火星塞換冷一號的...

趴趴喵 wrote:
買納智捷也有5個月了...(恕刪)




改那厚拉桿 有啥差異呢??? 開公司的MPV 開到都快吐了 後輪晃到不行

jovi368 wrote:
改那厚拉桿 有啥差異...(恕刪)


L牌大家稱讚操控佳的歐式底盤還要拉這麼多跟拉桿才不會暈嗎?
暈......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danyshih wrote:


L牌大家稱讚操控...(恕刪)



以我的 試車感覺 ?56 km/per hour S型 奔走 及 55-70 km/per hour 沿路 攻內湖碧山岩

尤其那 250 度的髮夾彎 的敢覺:

1. SUV 後輪機乎"不外滑",1640 mm 有不同,,,車身基乎 是水平 不會上下搖晃過彎(東南西北)..

2.但 那 4個 250 度的髮夾彎 似乎 一手 操控即可 過 (50-55時速)---因為必須一直按喇叭(右手)

3.問提來了 : 似乎 2次 後輪 遇 坑洞及凸出 時 跳嘞 一下(3 cm 位移) 馬上又 under control..

我覺得 底盤 早已 太硬 ,,問提 Maxix 輪胎 不能充太飽 (36)會跳
danyshih wrote:
L牌大家稱讚操控佳的...(恕刪)


其實有些拉桿原廠已經有了,但是有些車主比較喜歡SPR的拉桿,

所以會到阿德那邊換SPR的拉桿。

不過裝了一些原廠沒有的拉桿,增加了操控性,多少會減少了一些舒適性,看每個車主自己的想法~~

也是有些車主覺得原汁原味就夠囉~~

JefferyHu wrote:
也是有些車主覺得原汁原味就夠囉~~
本人就是如此,我是那種經常在山路打右方向燈,讓後方車先行的駕駛者。
讓一家人在車上能有舒適的乘坐感,是我對自己的駕駛要求。



我也覺得原廠應該就偏硬了呀~
就我所知,上面那根拉桿是把原廠換掉
但下面扭力樑裡的補強,有什麼作用嗎? 原廠挖空也是為了減重。

Andreewchen wrote:
以我的 試車感覺 ?56 km/per hour S型 奔走 及 55-70 km/per hour 沿路 攻內湖碧山岩

尤其那 250 度的髮夾彎 的敢覺:

1. SUV 後輪機乎"不外滑",1640 mm 有不同,,,車身基乎 是水平 不會上下搖晃過彎(東南西北)..

2.但 那 4個 250 度的髮夾彎 似乎 一手 操控即可 過 (50-55時速)---因為必須一直按喇叭(右手)

3.問提來了 : 似乎 2次 後輪 遇 坑洞及凸出 時 跳嘞 一下(3 cm 位移) 馬上又 under control..

我覺得 底盤 早已 太硬 ,,問提 Maxix 輪胎 不能充太飽 (36)會跳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請問動力提昇多少?
15自喔
<blockquote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15自喔
>趴趴喵 wrote:
買納智捷也有5個月了...(恕刪)

jovi368 wrote:
改那厚拉桿 有啥差異...(恕刪)


拉桿4支裝了之後
感覺路感回饋較直接
SUV底盤感覺硬裝完拉桿的感覺是Q的

總結:回饋較直接跟Q.底盤遇道路不平感覺較不會晃動.
現在的渦輪車控制渦輪壓力應該以棒棒糖居多
由進氣岐管那邊連接一條管路到渦輪壓力控制器,再由渦輪洩壓控制器連接一條或數條管路到棒棒糖, 由控制棒棒糖來達到洩壓動作.

所以在進氣岐管與渦輪壓力控制器(我記得那個約1千多吧)中間外掛一個機械式的調壓閥, 就是要去騙行車電腦, 讓電腦以為目前的壓力還沒到達設定的上限, 但是如果車子在進氣岐管內還有另外的壓力sensor, 就沒有辦法騙了, 只要超過原始的電腦設定的壓力上限還是會開始洩壓.

除非這台車的洩壓方式是純機械式的, (但是我在OBD II上又看的到渦輪壓力), 不然這樣的改裝方式是很難去騙電腦的.

至於裝了機械式的調壓閥後, 又連結電腦是做什麼? 我就不知道了.
如果真的是在改裝晶片, 那應該機械式的東西是不需要安裝的, 直接把電腦裡的渦輪壓力的設定值作修改, 再搭配供油曲線修正, 這樣才是完整的改晶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