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大家身為台灣人講話真得是都完全不留情面耶 牛牌跟納牌的選擇如果用規格就可以區分哪家沒誠意 或是空間誰給得沒誠意 那我只能說就繼續活在那種撕殺業代獎金的年代好了 殺了半天真得見骨了嗎天曉得 等別人殺得多時就別噢不二價如果賣得都是天殺般的訂價 那就不要買就好啦 如果給的東西是科技跟未來感 那就是牛牌該檢討得不是嗎 當台灣人的錢那麼好坑啊 就算是老品牌不求變只在比一些安全汽球誰家多 那乾脆多放些抱枕在車上就好啦 我很多朋友去看過納牌的科技配備 感覺是在為台灣人的方便而設計 雖然狀況不斷 但至少沒出過人命吧所以台灣人的用心 多去感受看看 不要只為品牌情結就唱衰台灣 台灣現在才是發光得開始 不買也不要總是在嫌嫌嫌 精神支持也好啊....
我也覺得要買就是只有2.0旗艦版不過如果照1.8頂級型和2.0尊爵型的定價策略,1.8旗艦型的定價就要超過87W,加不到4W就有2.0的引擎雖然只要同級進口車的大概8成價格,但是我想願意買單的人應該不多吧
拼了阿 wrote:明年才要出的車現在先...(恕刪) 納智捷高層?不然怎麼知道是假想?原來發表是假的?LUXGEN版上還有人嚷嚷要訂車現在又說一切假想中丟煙霧彈?拼了阿 wrote:我在怎麼看,都覺得l...(恕刪) L牌1.8基本款--69萬T牌1.8j--62萬我這個上班族看一看自問,我為什麼需要渦輪?看看T牌我在怎麼看,都覺得T牌1.8J 配備比 L牌 1.8基本款滿太多了(千萬別忘了,銷售界王道的一句話:嫌貨才是買貨人)
回覆在別篇,轉貼到此現在市場就缺這個等級corona,altima2.4,telstar,exsior,premio,霹靂馬,glant2.4,bluebird,capella 626,mazda6這個世紀台灣少有的等級與其把品牌搞Lo殺紅海和中小型房車(4400-4600mm)拼價格戰,擠入狹縫(4600-4800mm;2700-2800mm),進入藍海(1.8稅金,>2.4馬力重量比,比2.4漂亮的扭力曲線)是對的讓73萬的車主換個鋁圈貼個銘牌,就有91萬的自我感覺;反正1.8t跑起來還是比中小型房車1.8快;中小型2.0或大型2.5相信160前也追不(160之後可能會持平)P.S. A32的時期,不少2.0喜歡改3.0VIP式樣,但是油門一踩就露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