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過大車禍經歷,並有行車紀錄器紀錄,而因車子的安全配備而救了你的命嗎?

有類似的經驗,不過安全氣囊沒有爆、安全帶也沒啥用,至於那個廠牌就不說了,反正不是進口車,也不是雙田、福特。支持國貨是可以的,但不要拿生命安全做賭注。

行車紀綠器是沒有,因為車子不是我的,倒是有警方所繪製的圖面。

--

很多人常比較幾個氣囊、是否有循跡系統,有當然是最好,但是有卻不能動作就等於沒有,所以車子的妥善率是很重要的。
車子買喜歡的就好吧,如果你都慢慢開其實都差不多

就算你慢慢開,被酒駕以時速80↑側撞,我相信不管是哪台車人員受傷結果應該都不會差太多的

老運將 wrote:
美國政府對於上市車...(恕刪)


別這麼說啦~~
咱們大有為的政府也有做事
汽車部分
把廢氣排放搞得全世界最嚴格
噪音的油耗標準也是高標準
增加其他車廠導入國內得困難度
機車部分
也是把廢氣排放搞得全世界最嚴格
化油引擎改成噴射引擎
後續還要搞日行燈與ABS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M1A1夠不夠硬!? 最高時速可達72Km

你時速70Km和砂石車對撞你也沒比較贏面!!
不好意思,我剛好剛經歷大車禍,所以點了進來…只是,我看不太懂樓主的探討?

我,一台很一般般的國產車最基本款,
而對方是進口車,
我方被對方高速衝撞右側中心點略略偏後,
我們發現對方從右側一路飆速無停過來時,
先生直覺把車往左打踩煞,試圖閃避,
可惜還是被撞到車身整個轉向(可想見速度之快),對方車頭也毀。

但很幸運的是,對方還有我們一家四口,
皆神智清醒平安下車,僅僅我因坐副駕駛座被直接衝擊。之後驗傷也幸運僅挫傷無後遺症。當時連到場警察都驚呼我跟幼孩居然沒事?

若以普通觀念與配備數據來看,應該是我這台國產會被撞的零零落落,但因為撞擊點的不同,那根門柱吸收了大多的衝擊力,保我一命,結構也無損。對方鈑金較好的車子反而傷得比我們慘。


經歷這事,我很能暸解樓上其它大大說的,車禍...沒什麼東西是一定會保你的,主被動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太過追求數據其實沒意義…


老運將 wrote:
我們一般汽車的碰撞...(恕刪)
撞擊測試的單位,不是笨蛋好嗎?
它是以時速40KM/H去撞一個堅固的物體,
撞擊力道等同2倍,

一般道路最多的碰撞是車對車,會有能量轉移,所以也可以接近8~9成了,

再說了,樓主不知道,再堅固的車,也是有人因車禍死亡嗎?
所以,研究那台車全安性高,有意義嗎?

記得當年家中的一台T牌的入門車款"拖鞋兒",
在小弟的手中,以90KM/H的速度,撞上了連結車的車頭右前輪,
(它從我左側殺出,無預警,直上)
在那個不用繫全安帶的年代,我還能下車騙髒話,
真的是命大啊~~
LUXGEN車子骨架的確是堅固沒話說,不過如果能全面標配6SRS

這樣或許比較能讓人覺得是一個以安全為出發點的車廠,就像國外許多車廠都有自己的產品訴求點

像是BMW的操控性、VOLVO的安全性、SAAB的渦輪引擎等,車廠從以前一直堅持一灌的同樣重點

最後變成全世界所有人對於該品牌的一個既定印象,進而產生無法取代品牌的價值

建議如果納廠如果要以安全為訴求點,那真的應該多朝安全配備上著力

自然就會產生死忠的擁護者,而不是像台灣許多代工廠一樣

所有的思維都以Cost為考量,在產品都還沒人買單前,就開始精算Cost卻忽略了品質和本質

最後就是沒人買的稀有產品,那Cost算的再精準又有何用呢
到現在都還沒有裝行車記錄器,總覺得有一天一定會因為這樣而吃虧的
但人的惰性就是這樣
總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對安全相關的配備都不是很看重 只看重油耗
老運將 wrote:
我們一般汽車的碰撞...(恕刪)
呵呵...
PK2000 wrote:
LUXGEN車子骨...(恕刪)
安全很重要阿
安全配備也很重要
這麼多人這麼注重安全

可是我卻沒看過有多少人開車戴安全帽
安全帽也是安全配備
會這麼在意氣球數的人怎麼開車可以不戴安全帽
每個人買車有自己評估的點

一直要用安全性來討論
你開車會戴安全帽穿防火衣嗎?
不會?
你真的重視安全嗎?

不管是主動、被動安全配備
都只是配備
最重要的是駕駛觀念
下雨天狂飆還緊貼連結車
這種人開再好的車都沒用

的確我們不能否認有時是別人來撞我們
所以平常對於各種風險本來就有個人的評估
就像有人保險買千萬
有人一張保單都沒有
有人保甲式險
有人只有強制險
難道保甲式險會笑只保乙式、丙式險或強制險的沒有保險觀念嗎?

買車也是有每個人評估的點

車禍發生會不會因為安全配備救了自己很難確定
因為你不知道沒有這些安全配備會怎樣
也許沒事也許更糟無法確定
但是駕駛觀念絕對比這些配備重要很多

所以要求立法強制安全配備
我覺得倒不如加強汽車考照的安全觀念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