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boy wrote:
引擎?? 華擎公司?...(恕刪)
如果我記憶沒錯(如有錯煩請修正), 華擎前身是由政府與當時各汽車廠, 共同投資要研發引擎以達引擎自製為目標, 印象中裕隆, 中華, 福特, 三陽...都有投資(和泰有否我就沒印象), 其中以中華最積極. 當時找了蓮花來設計引擎. 第一顆1.2試轉時還上報.
後來日本母廠紛紛要求台灣配合廠家退出, 以達到抑制台灣的引擎工業生存, 最後一群廠商做鳥獸散. 華擎就很不得志的殘存下來, 以前汽車工業上也只有中華在用這顆1.2引擎, 從未風光過, 我個人一直覺得它是苟延殘喘. 這就是您們大批特批的政府補助廠商啦.
其實當時創立起引擎研發中心的背景是, 日本小汽車大舉進入美國的時代, 如果成功了, 台灣也希望如法泡製進入外銷市廠, 只不過最後日本原廠反對而退出, 這些附傭廠也真沒Guts, 另外台灣自有生產技術也缺乏. 我反倒開始敬佩裕隆集團對台灣汽車工業的努力. (以前我都笑他"震耳裕隆") 如果沒有Luxgen, 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到台灣居然還有一家生產引擎的廠商哩.
swiftboy wrote:
而且Luxgen本身就是一台拼裝車
其拼裝模式與當年飛鈴如出一轍
當年飛鈴底盤用日本NISSAN 然後號稱給某外國公司調校
然後也是送到某外國(印象中記得好像也是英國 真巧阿)去做什麼亂七八糟測試~~
然後噹噹噹噹~~~~就變成當年號稱台灣自製的世界名車.....
鳴~~又來了
民族自卑感又來了,又再說別人的大腿有多好抱了
只要MIT 就是爛貨.
swiftboy wrote:
很遺憾的~LUXGEN不但~底盤~變速箱~都外購~本身更沒有底盤調校能力~連調校都要送國外~
作生意的那有那麼笨,什麼要都要自己研發.還沒等到車子上市那一天,自己就先倒了
你就這塊料子,想必C200K也不是你賺來了的.祖上積德福廕給你吧!
swiftboy wrote:
去問問威利箱型車使用者~就知道 華擎引擎評價如何........................
我開過啊!
我前一工作送貨就是開威利啊!
五速手排,操了十幾萬公里,引擎很正常啊!,唯一的缺點引擎在屁股下面,開久了很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