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99129 wrote:
我再說一次阿,你去西班牙IDIADA實驗室撞出來也是"數值",有"數值"才轉化成Euro NCAP的"分數",這樣懂了嗎?
ARTC的測試數值是參考歐盟設立,針對不同標準去轉化成"分數",也就是台灣法規的"分數",Euro NCAP的"分數"
隨便舉例,某車撞出來數值800,台灣法規可能只有低於1000合格或高於1000不合格,所以800以台灣的法規標準就是"合格"
而這個數值800在Euro NCAP可能換算不同分數(或幾星),0-200 五星 200-400四星 400-600三星 600-800二星 800-1000一星,所以800就是二星,理解?
不是有媒體回覆了西班牙IDIADA實驗室沒有義務對U5的撞擊測試做Euro NCAP背書,只能說用這樣的數值換算Euro NCAP分數是幾星,所以你在ARTC撞測的數值同理可證也可以換算成Euro NCAP分數,這樣您懂了嗎?
真的要說就是測撞地點有沒有經過Euro NCAP認證而已,但這次也是納智捷自費測試及換算,並不是Euro NCAP認證。...(恕刪)
e1299129大大您基本上說的都沒錯,
這裡可能有點筆誤:
ARTC的測試數值是參考歐盟設立,針對不同標準去轉化成"分數",也就是台灣法規的"分數" (台灣法規是沒有分數,只有過與不過),Euro NCAP的"分數"
下面哪行舉例,數值800在NCAP裡面會先換算成分數,然後很多的分數加總起來,才能換算星級,具我理解應該800沒有辦法直接換成星級。
的確納廠拿出ARTC撞的成績出來,也會跟這次在IDIADA撞的成績,格式一樣,
因為這兩者真的只差在撞擊實驗室不同,兩者的Protocal一樣,但跟EURO NCAP是不一樣的
硬要冠上NCAP分數或是星級,就是張冠李戴了。
Euro NCAP 測試對比台灣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