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分身 wrote:
1956年創建品牌比...(恕刪)
有人翻臉啦~

拿腳踏車的技術等級跟汽車比?
過去常說汽車業是一個傳統產業的指標,他需要充沛的工業基底與厚實的技術能量做支撐才可能撐起
101初期為何問題不斷?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台灣的工業基底太弱,那幾台自製車每一台車組裝時東挫挫西磨磨誰都知道,這樣的組件品質自然做不出品質合格的車子,會失敗也是能預期的
我再說一次,受關稅保護的全台汽車業界而不是只有裕隆,做授權車的是台灣全體車界都有份也不是只有裕隆
當年政府首先棄守60%自製率要求,裕隆快倒時也是自力救濟起來的,這算是政府保護嗎?好像看不出來耶?
人家曾經幾乎倒閉,今天願意冒著龐大的風險再出發,那專砍這個願意做的而不是檢討全台灣車界是何心態?
如果他做的太差自然會被市場淘汰,還輪不到咱在這嘴砲給他死,有做事的現在都正在忙呢~

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言盡於此,再說也沒意義了~

eclair_lave wrote:
拿腳踏車的技術等級跟汽車比?
果然不是工程底的
巨大的環法冠軍車上面有多少航空級的技術
鈦合金.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技術
裕隆如果有能力進步到應用這些航空級的科技
那一票"發包"專案恐怕還得到巨大台中總廠好好學個三五載勒
當然啦
照慣例
"發包"給老外,然後對台灣同胞說,是自己"整合"的就混過去是比較輕鬆啦
做授權車的不是只有裕隆
不過最早的可是它呀
跑得比人家早
爬卻爬不起來
"難道又是台灣人對不起他家嗎?????"
政府棄守自製率????
民國78年(1989)
裕隆幾歲啦?
也不過降到50%
1999年,wto談判降到40%
裕隆又幾歲啦?
夠鬼扯淡
這是裕隆開門之後多少年的事呀??????
小孩養到18歲不行
養到20歲有投票權
結果到了33歲還在發他生活費
"難道又是台灣人對不起他家嗎?????"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現在網路發達
要查歷史紀錄很難嗎?
快
多搬一點歷史出來
讓大家來審視
難看的是誰?
eclair_lave wrote:
101初期為何問題不斷?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台灣的工業基底太弱,那幾台自製車每一台車組裝時東挫挫西磨磨誰都知道,這樣的組件品質自然做不出品質合格的車子,會失敗也是能預期的
這段話很有意思

當年裕隆汽車應該也生產Nissan授權車很多年了,我想Nissan授權車組裝時不是很需要東挫挫西磨磨吧。
那麼我們可以說當初因為台灣的工業基底太弱,所以做不出達到Nissan組件品質的零組件,這是技術上的問題,可以理解。
但是明知道這些東挫挫西磨磨做出來的車有這些問題還把他推到市場上,用"中國人的驕傲"(當時不流行說台灣人的驕傲)來包裝,這就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主事者心態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