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_chen wrote:
所以不二價做的好你也...(恕刪)


我也有夠討厭要殺價的文化
該多少,就是多少...
Supplier抓好他們該賺的錢,Buyer抓好自已的預算...

例如出國的時候
去一些落後國家,
每次都拿一個計算機出來按
你按一下,我按一下的
買件T-shirt買個20分鐘....
真的是浪費大家的人生
例如出國是5天4夜是3萬元好了
扣前後各半天,相較於待在台灣,大概每天多出來的成本是7千多,
清醒的時間大約是16個小時,每個小時的成本400多元,
每去一家店就按來按去,
不知道有多少的成本被花掉了...

場景回到台灣
我希望不二價就不二價,我不覺得價格開得不漂亮,
一下子把MPV的價格打了7折以上,
配備不提,至少80幾萬的門檻真的蠻低的
讓許多真的每到假日都要載三代的使用者,都可以買一台讓大家舒舒服服坐著的車
拿來相比差20萬的那幾台,坐第三排坐一個小時出門坐個兩、三次,
就知道這種車還是當有很大置物空間的房車就好了

而不二價及改款時的管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以前的X菱,2000年,LanXer要改款的時候,中南部喊到三部一百,
那時我還特地跑到雲林去看車....
我覺得,企業應要把這些都管理好
不要把管理的疏失,由消費者去承擔
(本來要改款,早就該預先控制好生產線了)
遇到這種剩車太多,賣車賣到像賣水果...
真的是企業管理的重大缺失..
也對不起原來的支持者,
後來這台車的銷售慘跌的程度,也部份反映出Buyer對價格的不信任(當然下一代長得很奇怪也是原因之一啦)

如果有一天我看到 Luxgen的車,改款時搞個什麼兩台一百的話,
我就把我的Luxgen開去撞牆...
把自已撞醒...

希望Luxgen,在這方面要千萬注意
不要辜負我們這些支持不二價的Buyer....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我也有夠討厭要殺價的...(恕刪)

韓國購物文化,敢殺價就等著被醮
回文是美德,現在就積德
audi6300 wrote:
昨天去桃園展示間與s...(恕刪)
這牌子的車當然要賣不二價,看最近電視上的廣告,及最近所做的上市活動就知道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廣告費用當然是要用這賣車的價錢來賺回來,所以才要賣不二價,因為這牌子的車目前維修場根本就還沒賺錢。

看到這裡面的廣告,都是訴求科技車,都沒有強調這台車的車身結構,安全結構等等,這台車真的有通過安全撞擊測試嗎?還是跟對岸的安全性一樣呢?感覺這台車都故左右而言他,專門避重就輕。

老話一句,嚴董,你車庫裡面的代步車是不是這台車呢?如果不是,請問那怎麼取信於人呢?
我真的不太懂那些要逼嚴董開自家車的邏輯在哪?

嚴董要是都只開luxgen才是該擔心的吧~

如果他不去開其他高級車來比較,那怎麼能知道高級車的工藝標準呢?

難道真的希望嚴董閉門造車嗎?
獅王動力 wrote:
這牌子的車當然要賣不...(恕刪)


安全性的影片從車還沒上市就已經在流傳了...要說沒看到,是蠻像睜眼說瞎話
獅王動力 wrote:
這牌子的車當然要賣不...(恕刪)


要發言批評前, 先爬爬 文, 或google一下有這麼難嗎?

車身結構與碰撞成績討論的發言不知已蓋了幾層樓了, 怎麼到現在還有人發這種文

不解
jocoliu wrote:
如果車子是七十萬,公...(恕刪)


這完全是你假設LUXGEN定價策略, 那我也可以假設

A: 我們訂70萬, 然後不二價
B: 不, 我們應該先定80萬, 然後不二價, 先賺一波, 等到不二價撐不下去了, 再開放價格空間給業務去當銷售籌碼, 這樣賺比較多
老闆: 基於商業考量, 公司決定採B的策略

PS:實行不二價的Honda, LUXGEN, 他們的車價有比較便宜嗎? 有比較合理嗎? 我個人是不相信公司會因為不二價政策而把價錢降低
eric_chen wrote:
所以不二價做的好你也...你比較喜歡殺價的感覺吧...(恕刪)


不, 我比較喜歡幫荷包省錢的感覺, 殺價有什麼感覺? 累啊! 但如果累可以省個幾萬, 我甘之如飴
ryanku918 wrote:
不, 我比較喜歡幫荷...(恕刪)

如果你要這樣說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我只能告訴你
沒有人硬逼你買,嫌貴就別買就好了
犯不著要別人一定要聽你的
值不值得買家心裡自然有譜

大家都想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
不過與其要求降價空間
我還比較希望要求嚴董把品質顧好

如果luxgen 只剩下殺價空間的優勢
那會讓我很失望的

既然你想殺一下,談談你覺得殺到多少你才想買吧~
獅王動力 wrote:
這牌子的車當然要賣不...(恕刪)


無的放矢...

第一台車,開多少錢都一定是賠錢的...
其他的通通不用算
就算到現在還被批評的安全性這一點就好
Luxgen花了5700萬做撞擊測試
如果Luxgen MPV成功了,一個月可以平均賣400台好了
大家都買一百萬的車型好了,
扣掉要交給政府的稅(貨物稅+營業稅=30幾%)
光是撞擊測試的錢,就要約二年才攤得回來
光是撞擊測試哦而已哦!!
其他的咧?
其他車子本身的成本、廣告費、展示間、人員,通通都不用算了嗎?
我相信,這一台車賣多少錢都一定是賠錢賣的,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是206變速箱的問題還是一個無解
卻仍然賣了不知道幾年還在賣...
明明同樣是自排,C3的穩定性就高得多
所以要不二價
就不是不要像407那樣,
一開始賣120幾萬
然後情況一不對,就90幾萬丟出來...
這樣原車主情何以堪咧?

您說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