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石油生產將達到高峰,煤礦撐到2072年,但鋰呢?2560年,且不只於此。

尼斯 wrote:
就你談到了重點 "電從那來?"
今天電動車數量少還沒出現問題,等到那一天以台北縣市舉例,有100萬輛汽機車,
每天光是充電需要的電力,最少要再增建現今規模的核電廠2座,
配電所要10座,市區所有的電纜也要再增加,還要建充電站,
電動汽車是使用400V電力,而非目前家庭用110V,220V,
為此配電線路重整預估要百億資金以上,未來全部總支出可是會上兆,
看似簡單又環保的電動車,其實是最不合經濟及環保."...(恕刪)

電動車都是吃電池的吧!? 也就是電動車應該都是吃直流電,
由交流400V轉成直流電會不會有點脫褲子放屁?為何電動汽車要使用400V電力??
只要電池容量夠大,就不需要快充,大不了一天充電八小時,你在睡覺時,車在充電,
家家戶戶都有電,只要有電線的地方,就不需要"搬運電"。

且發電廠也不能白天發電晚上就停機,充電時大多是在晚上,並不會增加白天尖峰時段的負載。
發電的容量是要看尖峰時段,台電以現有發電資源就能多賺點電費,用戶也可省下油錢,這沒什麼不好的!

汽油才麻煩咧! 運輸、儲存油品,都是要花錢和耗用能源的!
從煉油廠用危險的油罐車載到加油站, 汽車加油也要從家裡開到加油站,
還要有人領薪水在加油站幫你加油,這些全都是用錢用能源砸出來的!!
每台車為了去加油多跑0.5公里,把所有車都加起來就耗用不少油了!
看看在便利商店賣的水有多貴就知道了! 0.5公升的水就要15元,
"水"本身的成本並不高,主要都是運輸、倉儲、人事、包裝、服務成本!

基本上,買電動車的能源成本,主要就看是那顆"電池成本",
電費根本都可以不必算,用換機油的保養費就夠你的電費了!
而電動車充電用的"電費"之所以可以這麼省,主要也是可大幅減少運輸、倉儲、人事成本!
若要在自己家裡準備一台發電機才能充電,絕對省不了錢!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longyeekimo wrote:
電的運輸和儲存都是困難而危險的...(恕刪)


這是在開玩笑嗎?

1. 電的儲存....
(我當然懂有什麼方法儲存,但那些方法沒有一個可以少量儲存....連微量都談不上)
2. 電的運輸很危險
(我沒有在放風箏,可能不是很清楚電的運輸哪裡危險....

sycee2008 wrote:
這是在開玩笑嗎?1....(恕刪)


就是因為你不懂才搞不清楚狀況.

別忘了你活在台灣,電力建設從日據時代就開始有了.
所以你現在享受的生活來自幾十年前幾代人不避危險的努力.

電要儲存目前除電容外,就只有轉為電池的化學能一途..就每天能發的電和儲存的電的比例來說,這不是很困難嗎?本來就微量了.不然電動車現在充飽為什麼只能跑個百來公里?

電要運輸,要架一堆的高壓電線.這不危險嗎?
110v的家庭用電都能電死人了.何況是幾萬伏特的超高壓.偏偏主要輸電網路都這種的.
而且還有最後一哩成本的問題.

flycode wrote:
電動車都是吃電池的吧...(恕刪)


假設我要從基隆走二高到林邊. 一台電動車只能開到高雄. 那我要等8小時充好嗎?

400V的問題是這樣.最後當然也要轉直流.但110v轉直流的效率比不上400V轉直流的效率.
交流電的特色就是越高壓,在運輸中間所損失的能量越少.這完全不是直流電可比的.(感謝特斯拉打敗愛迪生,讓交流電成為世界主流的電力系統). 所以要做快速充電的應用,有必要用400v以上的交流電來攜帶電力轉直流. 這樣才能達成夠效率的商轉效率. 不然,電力系統就只用直流系統就好了.何必要有超高壓和高壓和220v及110v各種交流電.
你要慢慢充我不介意. 但別人介意. 再加上台灣那來那麼多車庫給你充電. 大部份人是路邊停車吧.所以路邊停下車的8小時你能充電嗎?

發電的問題不予置評,因為除水力發電外,主流方法是很難"停機"沒錯. 但問題完全不在這裡.而是要去解決台灣環境下,如何有效率為電動車充電的問題. 請問,你能把路邊停車的地方放插座給人利用充電嗎? 如果真的這樣做,不就回到建置大量充電站的問題.

油這種有型物質運輸是很麻煩.但加了就跑是它的特點. 電的運輸更麻煩,只是現在你生活的地方可是經過幾十年電力建設的台灣.麻煩的事已經過去. 但如果要建置大量有效率的充電站,還要額外加上不少東西下.那才是麻煩的開始. 為什麼電費可以不用算?這論點更好笑. 你以為台電是佛心來的.等電動車充斥,發電容量不足,你有辦法享受在目前政府高度補貼下的電費嗎? 台灣的電是賠本在賣,不要以為永遠都會是這樣.

事後補充:
電從何來還有另一個意義. 就是產生電的能源是什麼.如果只考慮到電費.那電動車的美意就大打折扣.
要節能減碳必需轉移化石燃料到其他的能源. 電這種能源型式有個好處是,不同能源來源都可以轉換成電.所以初期也許是化石燃料來提供,未來有新技術就會慢慢解決碳排於問題. 但如果不改變發電方法,從減碳的觀點來看,跟用內燃機都差不多. 再多的鋰做成電池都無法改變這點. 而且隨著電動車變多,事情反而更嚴重. 這就是為什麼我問電從何來這個問題. 所以電動車要完善必需要整個思考,而不是說單方面好就好的事. 現階段電動車也不能說零排放,只要發電的方法從火力來, 那就是有排放.只不過做了污染轉移.

cafy.tw wrote:
其實這位longye...(恕刪)


我不排斥電動車會成主流的問題,那天內燃機消失也不奇怪. 我一開始只是指出,樓主在美好願景下潛藏的問題.電從何來?
但你一開始就叫沒常識去看電視.Google什麼氦3,什麼上帝粒子,東扯西扯...千萬別以為別人什麼都不懂.
我批評的是這點. 不然我寧可完全不理會你的言論.

結果最後你又轉成電動車未來是主流的論點.那你一開始說我沒知識去看電視,去Google的不就白講了.

如果這樣天馬行空.那我跟你說, 用反物質發電好不好. 反物質比上帝粒子來得真實. 太陽附近一大堆.
一點點就夠發很多很多電.
再簡單點,在太空架個大陽能發電站好不好?

沒鑽石沒黄金的話,去小行星拉一顆回來好不好?

沒化石燃料, 去充滿甲烷冰的衛星吸點回來用好不好?

黑洞發電好不好? 黑洞也比上帝粒子真實.
(以上純屬謬論...)
你自己再去google一次氦3看看. 不要只看幾篇啊.正反都去看看..

科技發展就像水桶裝水,水桶由一片一片高低不一的木板拚成.最高水位會受限於最短的那片木板.
千萬別把科技當成跳躍式發展.




longyeekimo wrote:
假設我要從基隆走二高到林邊. 一台電動車只能開到高雄. 那我要等8小時充好嗎?
400V的問題是這樣.最後當然也要轉直流.但110v轉直流的效率比不上400V轉直流的效率.
你要慢慢充我不介意. 但別人介意. 再加上台灣那來那麼多車庫給你充電. 大部份人是路邊停車吧.所以路邊停下車的8小時你能充電嗎?...(恕刪)

上班8小時整天都在開車,時速100公里連開8個小時全程也不過800公里。
當電池容量可跑800公里以上,成本又夠低,人比車還要先累,你絕對有8小時以上可以充電(休息)!

因為在自己家裡充電,可以減少運輸、倉儲、人事成本,
若一樓店面花個2千元買個瓦時計、接條電線就能賺"電費",你放心,會有很多人想跳下來賺這個錢!
用別人的電需要服務費,會增加"人事"成本,自己家用繳給台電每度2~4.5元,但賣電至少每度收3~8元,
只要有錢,不用擔心沒法充電,就怕他們收的電費比你自己家充電貴太多,你不爽買別人的電而已!

很簡單,現在手機、相機都用鋰電或鎳氫充電電池,手機、鎳氫電池充電也要2~3個小時,
現在很多人也都只用1顆電池而沒有座充,為何台灣沒有手機鋰電、鎳氫快充站或電池交換站?
怎麼大家都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充電啊!?

電動汽車的瓶頸是"電池容量"成本的問題,並不是充電站的問題,實在不必為充電站傷腦筋!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其實台灣最適合電動車了
印象中自從台南高壓電塔倒後
原本全台只有一條高壓輸送網
現在已經有六網了
flycode wrote:
上班8小時整天都在開...(恕刪)


你好像很堅持8小時這個數字..

但有人規定一天只能用車8小時嗎?只能用車800公里嗎? (現在電動車續航力根本不到400公里)

如果照你說法,只有要有違規一下,超過你制定的里程,那是不是要再8小時才能上路.
沒錯啦..台灣好小.8小時夠你從台灣頭開到台灣尾,那大陸呢?美國呢?
我能不能趕路時換手開?為了要等充電,所有事情要等8小時才動得起來.那才叫沒效率的做法.

再者充電站可以隨便讓你設嗎?
就算可以,你以為老闆會愛把店面給人充電啊.你充個電擋我門口8小時,商業損失可能遠高於充電能賺的費用.
如果每個人都這麼看得開,世界早就大同了.
就算這樣好了,如果這時有路人經過不小心勾到電線,線掉了...等你上班回來發現沒充電,那你要等8小時再開車回家嗎?

還有,如果不小心忘了充. 連100公里的路你都得等上8小時才到得了. 用燃料,叫人送來或在用盡前找到加油站.一下子又生龍活虎.

又,車子只能一個人用嗎?如果買台車2個人要用.今天第一人把電用得差不多.第二人就要等8小時才能再用.這合理嗎?
這種情況是不能避免的吧.

電動車還有幾個問題.
電池重量和續航力相關.但增加的重量,又減少續航力. 要讓電動車做到和汽油車同等級的續航力.車重我看要往上加1噸有喔.而且越加續航力不見得增加. 所以在電池技術沒改良到適合小型電動車之前.所有電動車無法普及的障礙就會在那邊.

就假設電池問題解決了. 還一個問題.馬達轉速.汽油車的最佳效率是在較高轉時發生.正好是一般道路使用的速度.但馬達會隨轉速降低效率.也就是車跑越快,續航力掉更多.所以一般電動車時速都不高.除非未來規定大家只能開時速100公里,但這可能嗎?

電動車不是不好.事實上幾十年前就有電動車. 問題在於電動車要普及所需克服的技術不是打打嘴砲就能解決.
其實電動車的推廣本來就是階段性的, 一開始一定是推特定用途及滿足特定需求的人, 不需要等到車子的性能(包含航程等)及基礎設施(充電站)都完善, 所有的規格都要比的上汽車才開始推廣.
我想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電動車的電價換算成油耗可以達到1/6甚至1/10, 如此低的費用用每年的保養費及燃料稅(電動車不需繳燃料稅)來支付大概就夠了. 如果是上下班通勤族每年固定開個25000km, 換成電動車一年就可以省75000元左右. 如果每天開的里程更長或是油價繼續漲, 這差異還會更大. 這筆錢就是一個很大的誘因說服部分的人改開電動車. 至於充電8小時, 這應該是指全放電的情況才需要充這麼久, 就算8小時吧, 充電對我們這種住郊區透天房子的人根本就不是問題. 至於住都會區的人自己就要去思考到底還要住在房價高漲的都市內好還是搬到郊區划算. 就算非住都會區不可, 在電動車慢慢普及之後, 利之所趨房屋建商甚至收費停車場也一定會考慮充電的需求.
至於充一次電的里程限制, 坦白說在推廣階段考量到成本我覺得電動車完全不用去考慮太長的里程. 現有電動車的里程大多只訂到160~200km, 極速也在160km/hr以內, 這樣的規格已經可以滿足特定用途的人. 試想有多少人沒事會用小綿羊每天騎800km去環島? 小綿羊的用途就是都會短程旅途使用, 推廣初期的電動車也是如此. 電動車並不需要說服所有的汽車駕駛人改開它, 也許它只要說服有兩輛車且充電不程問題的家庭, 或是認同電動車環保訴求而願意犧牲部分生活中的不便而支持他的客戶, 這就已經構成足夠大的經濟規模. 台灣的低電價是發展電動車一個現成的誘因, 只要再加上政府車價上的補貼及稅率的優惠, 初期可能浪費錢養蚊子的充電站也不用投資, 以我個人來說, 只要車價對了, 規格就像上面所述也夠了, 別人沒興趣我不管, 我個人會在政府補貼還有的情況下趕快換一輛電動車(現在已經買電動機車), 以後的油價再高也沒我的事了.
至於充電規格, 400V也好, 220V甚至110V也好, 差別也就在於充電的時間. 聽開工廠的鄰居提到申請"大電"台電收費非常貴, 我不知道甚麼是"大電", 但我猜快充一定和大電流充電有關. 如果初期一般家電無法支援快充所需的大電流, 8小時慢慢充我也OK, 等到電動車普及了, 也許快充的設備也會大幅降價(大電流充電是不是要用很多銅? 目前銅的應用還是以建築為主, 未來電動車流行銅價應該會看漲吧...).

也許等電動車普及後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就不再是石油公司而是電力公司了. 哈哈哈.
longyeekimo wrote:
你好像很堅持8小時這個數字..
但有人規定一天只能用車8小時嗎?只能用車800公里嗎? (現在電動車續航力根本不到400公里)...(恕刪)

是你自己講充電8小時的,我就以8小時為例,
電動車續航力不到400公里,這是電池的問題,並不是充電站的問題!
只要電動車解決電池續航力的問題,充電站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所以,也不用拿電動車充電站的問題做文章! 還鬼扯到要什麼高壓電,或充電很久...

因電力系統可以集中管理,台電自己的發電成本,比收購民營號稱環保的發電成本要便宜好幾倍,
且各國的發電廠幾乎都是國營的,較少私營的利潤,

電動車的好處是使用隨手可得的便宜電力,才能減少運輸、倉儲、人事、包裝、服務的成本,
只有非不得已時,才會花錢到高價的快速充電站充電。 你家有電,我家也有電,幹嘛還要買更貴的電?
電動車的電池成本已很高了,若充電的成本還是太高,就乾脆買吃油的車不就好了!?幹嘛買電動車?
你以為那麼多人在意環保啊? 政府又沒規定只能開電動車!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