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chung wrote:小劍劍不就是年輕人種...(恕刪) 他是神人級農夫,像他想種田的人很少很少,我有問過家裡有種田的人,他們說收下來的米,除了有吃不完的白飯,拿去換錢的話,只夠半年菜錢,收入低得可憐exige999 wrote:人口斷層是其次~~~...(恕刪) 其實不能怪不尊重技師的問題,重點在於台灣車價真的不低,在國外工資真的嚇死人,但車很便宜,在台灣買車都買那麼貴了,對於維修保養當然更斤斤計較
不長眼 wrote:大老闆不肯給薪水..要怎麼留住人才....黑手(一般勞工)在大公司本來就是被當成可丟棄的工具.再過幾年..連經理級的..都不會被當成回事(現在其實也差不了多少)台灣近利短視.又不是今天才開始歐盟裡面賺錢的國家.幾乎也都是以傳統產業為主.一個員工進公司.可以做到退休台灣?除了一些特定企業之外有幾個勞工能真的拿到退休金.? 我也是這樣認為~人才留不住就是老闆不肯多給薪有錢老闆賺卻苛對員工當然留不住人才啊~再來~老闆認為人才很多~不差你這一個...如果每個老闆都這樣想~那我只能說這個斷層是一定會來~而且會來得又快又急這都是企業老闆所造成的~我只能說~那些老闆"活該"
政府的政策,會左右一個國家經濟長遠的興衰.台灣長期對研發與研發人才的漠視,才是導致薪資每況愈下的罪魁禍首.國家的採購,除特定品之外,是沒人敢採用專利品的,因為"圖利"這大帽子一扣,包管有吃不完的牢飯.但"專利"卻是保障發明與創新者的一個要件,這些發明與創新者,通常是掙扎在0與1之間大起大落,研發不成功便是0,研發成功便是1.幾乎禁用專利品,扼殺了創造發明者的生存空間,也造就了全台皆走製造的路."製造"比的是成本,比的是"敢",正常成本250的東西,剛上市可以賣500..1000..之後拼的是產量,拼的是成本效益,所以有人賣500,就有人敢賣450..................有人敢賣250,就有人敢賣230..一件成本250的東西,為什麼能賣230?因為"敢",有人敢買就有人敢偷工減料.而我們普羅大眾的薪資,就在這樣講求成本的氛圍下被犧牲掉了..
問幾個問題,現在是老人有錢還是少年的有錢?是老人養小孩還是小孩養老人?年青人找不到工作還是中年人找不到工作?知道了吧?人生越少當然越好,不會那麼擠,房價也不會那麼高,不是很好嗎?沒人修車?給多錢不就有人修了,怕是你修不起吧?在美國自己換機油是很普遍的事,修不起就自己弄,不會弄就不要開車,還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