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shortstop wrote:
其實從這篇文章,我相...(恕刪)
65大
小弟不懂耶!明明是車廠有錯在先且不願面對
為何你都能將事件解釋成車主無理
難道是因為納智捷是國產,所以車主就要包容容忍?
反應問題就是修養不夠?
沒有幾個人能像H大那般連買3台納車
我們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
還有這些車主已經對納智捷夠理性了
hcpine76 wrote:
謝謝強森老爹大,我現在還在回想今年四月博愛生活館曾前經理與高雄區協理大戰那一幕。
之後,曾經理還和我聊了一些話,然後就說他要去說服一位準備跳槽到BMW的業代。
他覺得該業代離職是Luxgen的損失,結果不到一星期反而是他先離職。
讓人覺得遺憾的是南區創業三個元老經理,竟然通通離了職。
一個現在華南Luxgen(是大陸的銷售體系與台灣沒那麼多關係),一個在賓士中古車,另一個在TOYOTA中古車。
為什麼一下子陣亡三個元老經理,簡單說就是業績要求不合理。
去年的SUV銷售大爆發,反而加速了這些經理的陣亡。
因為之後的產品良率不佳,加上國際油價攀升不利大型車銷售,最討厭的又碰到選舉。
總而言之,在產品銷量推升不易的情形下,公司應該稍休養,緩業績壓力,先做好產品妥善率,並提高服務品質。卻怎知,聽說也有根本什麼都沒做,維修單及電腦都顯示有做的造假事件。
一直快到下半年了,公司方面才願意面對現實,下修各處的銷售額度,讓許多辛苦打拼的業代總算可以拿到業績獎金。
Luxgen S5是一個目標,有時候可以學學韓國經驗,現代車廠的研發還是遠落後歐美及日本(有專家說這是他們將來發展的隱憂),但他們整合資源的能力不錯。
Luxgen不必樣樣都一定要一新耳目,研發不足的,可以以其他方式合作進來。
對車子不是很懂,也不敢表示太多意見。
Luxgen S5的保守,表示研發人員也經過了一些歷練,成熟了一些。
我一樣又投了Luxgen一票,希望這次能不一樣。
65shortstop wrote:
其實從這篇文章,我相信H大應該對L廠也有很多的衝撞,一定跟L廠之間有很多不同意見,甚至權益受損
但H大外顯出來的文字幾乎都是正面居多
這就代表H大個人的修為與氣度
畢竟,遇到不滿意的事情,每個人都會不高興。但如何面對這些煩事,外顯出來的作為,完完全全反應出一個人的修養
不是要忍氣吞聲,不是要息事寧人。遇到不合理的對待自當挺身而出,但即便是受害者,所有的作為也會被人檢視的!做得太過只怕也會反受自傷吧!
H大
wangchungte wrote:
65大
小弟不懂耶!明明是車廠有錯在先且不願面對
為何你都能將事件解釋成車主無理
難道是因為納智捷是國產,所以車主就要包容容忍?
反應問題就是修養不夠?
沒有幾個人能像H大那般連買3台納車
我們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
還有這些車主已經對納智捷夠理性了
wangchungte wrote:我願意當白老鼠,在於我的車子都能在妥善的地方停車,而且我有許多開保修場或輪胎行的朋友。
納智捷只讓我感覺到,只注意到主體和其他主要結構
其他零件則並未做好測試...(恕刪)
阿福的網宅 wrote:個人認為wangchungte大大確實說到了確實原因,主體結構真的沒話說,零件部分真的要加強。
納志捷LUXGEN華創設計中心的資深經理秦蕪荒前輩就我所知,他就曾提出需要成立材質設計部門
的概念,這是需要的,不然我們很容易看到一層不變的國產內裝用料,C/D成本,就地取材受限
於合作廠商既有的材質、成品上,難以突破。
在材質這一塊,確實有必要有專人來設計材質的搭配。




hcpine76 wrote:
我願意當白老鼠,在於我的車子都能在妥善的地方停車,而且我有許多開保修場或輪胎行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我把開車當修行,真的是氣定平和、輕鬆愉快。
透露一下,某次為趕上太陽下山時間,難得在山道上飛奔(我多年來難得的山道狂飆,真的應該錄影存證)。幾個急灣之後,我的SUV前輪拱首次出現"匡董"聲。
之後偶而出現,但只要到生活館,這聲音就消失,一離開生活館又出現。
所以我特別要求我鄰居,若有異樣一定要告知我,還有兩年保固,有問題就直接換掉。
今天在阿福大的討論文中可以知道,Luxgen也知道了一些原材料部分,台灣無法提供的部分。...(恕刪)
.....65shortstop wrote:謝謝65shortstop大大,我乾脆直接把感想寫出來<<<期待Luxgen S5能帶來更好的Luxgen品質,讓等待是值得的。>>>。
看到這一篇,確實知道H大也是車輛妥善率不佳的苦主之一
只是聽他娓娓道來這些遭遇,好像是訴說別人的故事一樣....
我相信該有的權益他都在爭取,但這種風範更值得稱讚
更棒的事,願意聆聽別人的聲音與意見.....
只能再給